祝聰宇 葉景學 張廣臣 侯杰
摘要:番茄是喜光性蔬菜,光照是我國設施番茄栽培的關鍵性制約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區弱光對冬春季節設施番茄栽培危害較為常見。在弱光條件下,番茄表現為徒長趨勢,葉片凈光合速率下降,坐果率和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等,通過選擇耐弱光品種合理安排番茄生育期、改善設施性能,提高設施內光照強度、加強栽培管理、人工補光、合理施肥、施用外源物質等措施可以降低弱光脅迫對番茄的危害。
關鍵詞:設施番茄,弱光脅迫,人工補光
番茄是喜光性蔬菜,光照是我國設施番茄栽培的關鍵性制約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區弱光對冬春季節設施番茄栽培危害較為常見。在弱光條件下,番茄表現為徒長趨勢,葉片凈光合速率下降,葉綠體和淀粉粒減小,坐果率和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降低設施番茄弱光脅迫危害的措施。
1選擇耐弱光品種
不同番茄品種對于弱光脅迫的耐受性不同,為了適應設施栽培環境,我國已經育成一批針對設施低溫、弱光環境的番茄品種,相對坐果率和相對產量可作為番茄品種耐弱光的鑒定指標,番茄耐弱光性以顯性遺傳和基因互作效應為主,存在部分加性遺傳效應。
2合理安排番茄生育期
設施栽培番茄弱光脅迫主要發生在緯度較高地區的冬春季節,為了降低弱光脅迫危害,各地區可以根據當地設施條件合理安排生育期。高緯度地區番茄生產,弱光危害發生嚴重時期盡量不進行大面積田間栽培,但可以進行育苗,育苗期間光照過弱可進行人工補光。
3改善設施性能,提高設施內光照強度
我國北方地區蔬菜栽培設施的設計應該重點考慮采光設計,采光好的設施溫度條件也會相對較好,同時對于空氣濕度降低也有利。設施透明覆蓋材料盡量選擇具有透光性好、耐老化、防塵、防水霧等功能的材料,采用薄膜覆蓋的大棚和溫室要每年更換一次薄膜,以保障薄膜的透光率。
4加強栽培管理
弱光條件下,番茄栽培可通過主副行栽培,合理保留枝蔓,及時綁架,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及下部黃化葉片,及時除草等措施增加田間光照強度;在溫室后墻掛反光幕增加室內光照強度;弱光季節,在溫度能夠保障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蓋不透明覆蓋物,二層幕要及時打開,即使在陰雪天也要打開不透明覆蓋物。
在輕度弱光下,增施二氧化碳可以彌補弱光對秧苗生長發育和物質分配造成的不良影響,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1000~1200mL/L即可。
5人工補光
番茄光飽和點為70klx,光補償點在2.5-3.5klx,不同生育階段對于光照強度和光質的要求存在差異。有研究表明:短期內,當番茄苗期光照強度達到8.4klx時即可起到良好的補光效果;在栽培中,光照強度長期處于30klx以下難以維持正常生長需要,具體補光方案要根據各地區設施內光照環境確定。
補光燈具可以選用白色接近日光的燈具,也可以選用LED等單色光燈具。苗期補光可以選用白色燈,也可以選用紅光或藍光燈,紅光和藍光燈優于其他單色燈,適當紅、藍光配比優于單色光燈,比例為7:3的LED補光,對番茄抗逆性、坐果率及產量較好。開花結果至果實青果期時采用紅光或藍光進行人工補光有利于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促進成熟;轉色期紅光更有利于促進果實成熟,改善品質。祁娟霞等引于11月下旬,在寧夏銀川地區對定植后的番茄幼苗每天補光10小時,結果表明補光可以提早成熟、提高產量和品質。
6合理施肥
施用鈣肥可以降低弱光脅迫危害,李天來等于晴天早晨外源噴施0.3%CaCl2,5天后再噴施一次,降低了番茄體內活性氧的水平,從而降低番茄弱光脅迫危害,吲哚乙酸可以增強這一作用。噴施0.3%磷酸二氫鉀也可以降低弱光脅迫危害。實際生產中也可以在進入弱光季節前在土壤中施入鈣肥和鉀肥。適當增施有機肥對于改善土壤、增加設施內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化學肥料的肥效等均有一定的作用,從而降低弱光危害。
7施用外源物質降低番茄弱光脅迫危害
7.1施用油菜素內酯
0.1mg·L-124-表油菜素內酯可以降低亞低溫弱光復合脅迫對番茄幼苗生長的抑制,調控弱光下番茄葉片碳水化合物代謝和內源激素的變化,改善光合性能,增強植株對弱光脅迫耐受性,從而提高番茄的產量和品質;對于耐弱光品種0.01mg·L-124-表油菜素內酯即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7.2施用亞精胺
噴施1mg/kg亞精胺可以提高弱光敏感品種“中蔬6號”的弱光耐受性,而耐弱光品種“中雜9號”使用濃度在0.1mg/kg效果最佳。
7.3噴施水楊酸和殼聚糖
王之煥以1-2mmol/L的水楊酸、100mg/L殼聚糖溶液噴施番茄幼苗,均可以提高番茄對弱光的耐受性。
7.4噴施5一氨基乙酰丙酸
將5一氨基乙酰丙酸配制成150mg/L溶液,按照O.06g/㎡用量進行噴施,可以降低弱光對番茄生長、光合作用及產量的影響。
總之,番茄冬春季設施栽培應以改善設施光照條件為主,配合選用耐低溫弱光品種、合理安排生育期、加強栽培管理等措施,以施肥和施用外源性物質為輔助手段。番茄苗期營養面積小,植株矮小,苗期補光具有效率高、效果好、成本相對較低等優點,因而,番茄人工補光一般多在苗期進行,人工補光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弱光問題,但需要專用的燈具,并且消耗大量的電能,目前,在我國番茄生產中仍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