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巍
摘要:蘋果腐爛病是中國北方蘋果樹重要病害,輕者減產,果品質量下降,經濟效益低下,重者整株死亡,發生毀園事件。因此,研究蘋果腐爛病的發生與防治,是提高果農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蘋果腐爛病 病害發生 病害防治方法 鑒別癥狀
蘋果腐爛病,俗稱爛皮病,臭皮病,是中國北方蘋果樹重要病害。該病主要危害3年生以上的結果樹,造成樹勢衰弱、枝干枯死、死樹,甚至毀園。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發生普遍。此病1年有兩個擴展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
1發病特點與癥狀
1.1癥狀
有潰瘍、枝枯和表面潰病3種類型。潰瘍型在早春樹干、枝樹皮上出現紅褐色、水漬狀、微隆起、圓至長圓形病斑。質地松軟,易撕裂,手壓凹陷,流出黃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干縮,邊緣有裂縫,病皮長出小黑點。潮濕時小黑點噴出金黃色的卷須狀物。枝枯型在春季2-5年生枝上出現病斑,邊緣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漬狀,后失水干枯,密生小黑粒點。
1.2發病特點
病菌在病樹皮和木質部表層蔓延越冬。分生孢子分散,隨風周年飛散在果園上空,萌發后從皮孔、果柄痕、葉痕及各種傷口侵入樹體,在侵染點潛伏,使樹體普遍帶菌。6-8月樹皮形成落皮層時,孢子侵入并在死組織上生長,后向健康組織發展。
2發病原因
2.1蘋果套袋后用藥間隔時間過長
蘋果套袋后,多數果農認為果實進入了“保險箱”,打藥只是為了保葉,將用藥的間隔拖得很長。調查發現,套袋后一般都連續噴2-3遍波爾多液,間隔期一般在25-30天以上,個別農戶間隔期達到40天。此期(6~8月份)正是腐爛病集中傳播時期,由于噴藥間隔期過長,給病菌傳播提供了條件,這是造成蘋果腐爛病呈上升趨勢的重要原因。
2.2樹體負載量過大
由于近幾年蘋果價格較高,果農舍不得疏花疏果,產量過高,加之其他管理措施跟不上,造成大小年結果嚴重,樹勢衰弱,抗病性差,加重了蘋果腐爛病的發生。
2.3肥料投入不足,結構不合理
調查發現,果園糞肥不足,特別是磷、鉀肥不足,是導致樹勢衰弱,誘發腐爛病嚴重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很多果農習慣于在雨季追施氮肥促果個,造成果樹秋季旺長,貯備營養不足,樹勢旺而不壯,也導致了腐爛病的嚴重發生。
3蘋果腐爛病防治方法
3.1果園管理
3.1.1合理負擔,穩產壯樹:要嚴格控制大年的掛果量,爭取小年產量不小。按間隔20-25厘米留1個果的標準疏果。管理水平一般的果園畝產量應控制在2500千克左右;管理水平較高的果園應控制在3000千克左右,克服大小年現象,提高樹勢,增強樹體對腐爛病菌的抗侵染能力。
3.1.2增施有機肥,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按每生產100千克果需純氮1千克、五氧化二磷0.5千克、氧化鉀1千克的要求,足量補充氮磷鉀肥,噴施微肥,控制氮肥施用量,提高樹體貯備營養水平,控制腐爛病的危害蔓延。
3.1.3合理灌排水:秋冬枝干含水量高,易受凍害,誘發腐爛病;早春干旱,樹皮含水量低,有利于腐爛病斑的擴展。因此,果園應建立良好的灌水及排水系統,實行“秋控春灌”,對防治腐爛病很重要。
3.1.4樹干涂白:冬前和早春樹干涂白,有降低樹皮溫差,減少凍害和日灼的作用,對防治腐爛病有很好的作用。涂白劑的配方:生石灰2份、固體石硫合劑0.5份、食鹽0.5份、水10份,再加少量動物油。涂白時要將下部各主枝基部和中心干中部以下全部涂白。
4.2藥劑防治
從2月上旬至5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要定期檢查,發現病疤及時刮治。刮治時要徹底刮盡病部組織(帶菌木質部),在其周圍刮去0.5-1厘米好皮,病斑刮成梭形,刮面要光滑。刮后隨即在病部涂藥,涂藥超出病疤外5-8厘米,一個月后再涂1次藥。病皮及時收起,帶出果園燒毀。3-4月間用38%惡霜嘧銅菌酯水劑600-800倍液等殺菌農藥涂抹主干和大枝,既可有效殺滅腐爛病、輪紋病、干腐病等三大枝干病害的潛伏病菌,又可兼防細菌病害和葉螨、介殼蟲。對發現的腐爛病斑,認真刮除表層潰瘍,然后涂抹45%的施鈉寧100倍液或843康復劑50倍液進行消毒保護。同時,剪除發病枯枝,集中燒毀,防止病菌大量傳播。病斑過大時要實行橋接或腳接,以補充樹體營養的供應,恢復樹勢。在萌芽前、果實膨大期(7~8月份),用潰腐靈噴施整個樹干或30-60倍液刷涂整個樹干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