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機電設備故障的產生都有其客觀原因,了解這些客觀因素對制定維修方法、健全正確的養護政策、防止因設備故障造成事故的發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文從煤礦機電設備的3個階段故障期、設備故障的分析、根據設備故障規律應采取的措施3方面闡述了煤礦機電設備故障規律的分析及所應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煤礦機電設備;故障;原因;解析;解決辦法
1 設備的故障規律
就多數設備看來,尤其是機械設備,使用時期在不同時段體現出不同的規律。設備的故障率隨時間的推移分為以下三階段:早期故障期、偶發故障期和磨損故障期。
早期故障期,該階段因為新摩擦副表面的加工刀痕和表面脫炭層迅速磨光壓平,零部件之間的縫隙變動較快,需要及時調整縫隙。另外,設備制造、安裝上的弱點也日益顯露出來。隨著設備在使用階段中的不斷整頓和修改,錯誤發生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所降低。
偶發故障期,這個時間段之內,摩擦副表面的加工刀痕已磨平,脫炭層已磨光,機械處在正常運行常態之中,事故發生率較低。偶爾發生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操作不當、維護不及時、使用不規則等外部原因帶來的。偶發故障期是設備的實際使用期,一般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故障發生前的不正常現象并及時處理,一定要把故障率降至最低。
磨損故障期,由于零部件長期的損耗導致損耗故障率不斷上升。通過有目的的地更換零件與維修養護能夠降低故障,從而延長機器的使用時間。
2 設備故障的分析
在設備管理過程中,對設備故障分析是特別有必要的一個內容。不僅要對每一個細微的設備故障進行解析,而且要調查產生的原因和機理,實行預防辦法,以避免故障再次發生,同時應該對本系統、本單位所有設備的故障基本情況、主要問題、發展泰勢等進行完整的調查,及時發現工作中的薄弱部分,立足本單位設備,采用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防止或減少故障,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2.1 故障信息數據收集
2.1.1 主要內容:(1)故障系統、設備的種類、編號、生產廠家、使用經歷等有關數據;(2)故障類型、現場的形態表述、時間等故障識別數據;(3)故障現象、原因、測試數據等故障鑒定數據;(4)故障設備的有關歷史資料。
2.1.2 信息來源:(1)現場即時的調查報告;(2)問題的詳細解析數據;(3)故障系統或設備維修養護單據;(4)設備運行日志;(5)定期檢驗和維修記錄;(6)設備安全狀態監控和故障判斷記錄;(7)產品說明書、出廠檢驗和試驗數據;(8)設備安裝、調試記錄和檢測檢驗報告;(9)系統或設備修理檢驗記錄。
2.1.3 注意問題:(1)依照科學的流程和方法收集數據;(2)故障要有清晰的、科學的判斷標準;(3)涉及相關時間要素的定義要清晰,計算各個相關費用的方法和標準要一致;(4)數據要明確、詳細、完整、可靠;(5)收集信息速度要跟上。
2.1.4 做好設備故障的原始記錄:(1)當班維修工作人員要寫好修理記錄,設備故障的整個過程要分層明確地記載詳細,比如哪個部分產生的故障、停機的具體時間、如何處理和如何發生的,諸如此類,對一些不能馬上處理的設備隱患也要清楚記錄下來;(2)負責操作的工作人員要做好設備日常定期的預防性檢查記錄,每班按規定對設備做好分時段檢查、各項目逐一記錄,一旦發現設備隱患除了按規章要求進行解決之外,對隱患的解決詳情也要按規定要求明確的寫出,以上檢修記錄和班檢、日檢記錄定期匯集整理匯總后,上交單位上級相關管理層;(3)必須認真填好設備故障修理單,相關技術工作人員會同維修工作人員對設備故障進行解決處理后,必須把詳細情況填入故障修理單中,故障修理單是故障管理中的最主要信息來源。
2.2 故障分析內容
原因分類:(1)設計問題:原設計結構、尺寸、配合、材料選擇不合理等;原制造的機械加工、鑄鍛、熱處理、裝配、標準元器件等。(2)安裝問題:基礎、墊鐵、地腳螺栓、水平度、防震等。(3)操作保養不當:未及時清潔,調整不當,未及時清洗換油,未按照規則操作等。(4)超負荷,使用不合理:加工件超規格,超切削規范,加工件超重,設備超負荷等。(5)潤滑不良:不及時潤滑,油質不合格,油量不足或超量,油的牌號種類錯誤,加油點堵塞,自動潤滑系統工作不正常等。(6)修理當中出現的問題:修理、調整、裝配不合格,備件、配件不合格,局部改進不合理等。(7)后備保護問題:沒調試好,后備保護線路斷或短路,線路板故障等。(8)液壓控制問題:壓力低,管路漏油,液壓泵有問題,液壓油配比不合格,卸壓閥沒調好等。(9)自然磨損劣化:正常磨損、老化等。(10)自然災害:由雷擊、洪水、暴雨、塌方、地震等引發的問題。(11)操作者一時大意:因為操作者工作時精神不集中等原因帶來的故障。(12)操作者技術不熟練:剛開始操作一種新設備,或工人的技術等級偏低,操作者未培訓上崗。(13)違章操作:有意不按規章操作。(14)原因不明。
3 根據設備故障規律采取相應措施
(1)在初期故障期,故障原因主要是由于設計、制造中的缺陷帶來的,所以降低故障的最終方法是嚴格認真做好設備的前期安排工作,在機器出廠前認真地測試運轉,認真按規則調試驗收,精細地解析操作方式,如果制造過程中存在缺陷要第一時間傳達給制造方。
(2)在偶發故障期,發生故障的因素主要是因為操作方面的漏洞而產生的,所以主要辦法是強化操作培訓工作,做好日常維修和養護工作。因此,一定要健全設備運行、故障動態、維修養護規則和準確記錄,建立健全設備檢查與生產日志等規章,對故障進行記錄與原因解析。
(3)在磨損故障期,由于設備的某些零部件已經達到使用時間的上限,所以主要措施是進行防范性的維修養護,還有,要在必要的時間段進行設備的技術改造工作。
參考文獻
[1]要華安.煤炭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4):33-34.
[2]王川.煤礦機電設備常見故障分析及其處理探討[J].科技資訊,2011,(15):113.
(作者單位: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煤炭工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