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勇
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在促進各行各業發展的同時,也使得人們對于電力系統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智能電網的建設成為大勢之趨。而通信網絡在智能電網建設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對于智能電網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對智能電網模式下信息通信網絡發展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通信規劃及其設計進行了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智能電網建設;通信規劃;設計
1 前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電力系統的可靠穩定運行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在智能電網建設中,其能夠正常地運行與電力通信網絡的狀態有著直接性的關系。鑒于此,為了能夠使電力系統得以穩定的發展,保證智能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必須要對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通信規劃與設計等問題進行重視,搞好電力通信網絡的建設工作。
2 智能電網模式下通信網絡的發展現狀
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智能電網的發展,同時,也使得通信網絡的規劃建設深受相關專業人士的關注。在我國,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具有低損耗、長距離、大容量等特點的特高壓智能電網進行建設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現階段,在智能電網模式下,通信網絡發展現狀主要能夠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2.1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快,通信網絡逐漸向市場化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結合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的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過程中一大支柱型產業。在智能電網模式下,通信網絡將逐漸成為電網與信息通信的一個結合點,逐步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進而使更多的業務需求得以滿足,并且不斷地為相關領域的技術應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2.2 技術限制得以打破,通信網絡的資源優勢逐漸顯現
我國的電力通信經過長期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的技術限制,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通過對光纜、載波、微波等多種通信手段的應用,逐漸形成能夠對全國進行覆蓋的交叉通信網絡。在此背景之下,提供了較多的資源優勢給通信網絡的規劃建設。舉例來說,在全國范圍內,鋪設在各大城市中的電纜管道,能夠為智能電網建設中通信網絡光纖接入網的規劃奠定良好的前提條件;輸電線路長達60萬km,其在通信網絡的規劃建設中,能夠為其某些特殊光纜的架設提供極大的便利;通信網絡的規劃、設計與建設,隨著無線寬帶技術、無源光纖接入等技術的逐步成熟與完善而使其整個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性難題得以有效地克服。所以,隨著智能電網的不斷發展,通信網絡的規劃與設計也呈現出更多的資源優勢。
3 智能電網建設中的通信規劃
3.1 通信電源系統
近些年來,電力通信系統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帶給了人們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福音。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信電源實在是功不可沒。當今的世界是一個智能化、科技化的世界,通信水平也已經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通信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連接作用,影響著整個電力通信系統的運行。一旦電網出現故障,那么整個電力系統都無法正常工作。電路突然斷開,突然爆發出故障,都是會對各個系統的部分起到一定的打擊作用,此時就極其容易引起事故的發生。由此可得,必要的系統維護工作必不可少。首先就需要對智能電網的電源系統進行妥善的管理,電源電池首先安全可靠,供電方式要穩定,管理理念需要逐步更新。DC—DC轉換器在智能電網中十分重要,其能夠為電網提供源源不斷的電流。在蓄電池的選擇上,可以著重選擇免維護、密封性良好的電池,這樣可以延長一定的使用壽命。在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是雙蓄雙充模式,以此提高蓄電池的容量,最終使得供電系統在進行電流輸出的過程中安全可靠,減少維護人員的后期工作,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3.2 數字變電站通信的基本規劃要求
3.2.1 通信網絡化
在進行網絡信號的傳輸中,需要使用變電站裝置。而數字式的變電站則能夠使網絡通信信號變得穩定,在數字化變電站中嵌入了各種通信的設備,能夠使一些通信設備進行很好的連接,更為方便的是,極易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在進行通信的過程中,因為它通信效果好,有很高的安全保障而得到了眾多人的喜愛。在目前的通信領域中,通信技術不再只是單一的技術,而是包含了遙信、遙控等多種技術的結合。在獲得命令時,識別信息數據進行遙控操作,有很高的時效性和準確性。當整個系統出現錯誤或者系統紊亂的時候,就會有大量的數據在系統中出現,所以,為了防止系統不能有效工作,要進行防火墻的設置,密碼的進一步升級。
3.2.2 通信開放化及標準化
在一些變電站設備中,包含一些一級的和二級的智能設備,這些設備同時進行有效的協作,使得整個通信過程能夠有效的傳輸。在通信的智能架構中,需要使整個通信架構進行開放化的設置,然后再應用在網絡結構中。更重要的一點,在進行技術的使用時,要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使各個設備,像信號傳感器、電子應用設備等進行有效的協作,使信道中的信息能夠被有效的識別、交流,并使得各個設備能夠有效的被操作,使各個系統之間,系統和設備之間都能夠進行有效的操作。在整個通信開放化的過程中,一些大型的電力企業,通信設備的制造商和專業的通信操作單位需要進行有效的協作,共同實現通信領域的標準化建設,使得通信系統更好的運行。
3.2.3 數據集成化
在現代社會中,市場上眾多用戶包括智能儀表、智能型的電子設備(IEDs)、數據保護系統、設備控制中心等,都可以通過高速通信系統完成網絡化的各種形式的信息數據交流與交換。高速通信通信系統能夠通過集成化控制的方法,將上述中所產生的不同相關信息數據在采集與傳輸方面形成統一,從而使傳統的電網數據發展成為可以實現數據相關資源共享的超高度數據集成化的程度。除此之外,還能夠通過相關平臺或者模型的完整統一性,使電網的相關運作更加高效,實現規范標準化的管理模式。
4 基于新技術的智能電網通信規劃與設計
在我國現階段來說,主要通信模式有兩種,這兩種接入層面的通信模式包括有線和無線,而骨干網上大部分的通信模式為有線通信。有線通信模式由于其固有的缺點,比如相關建設成本太高以及系列程序較為繁瑣而未被大量用戶所使用,而無線技術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卻被各大領域所使用。而無線通信模式與有線通信模式是將根據它們自身的相關技術特點而被區別使用的。至今為止,有線通信模式自身所帶有的優點使有線通信如光通信可以在輸送電等一些列的骨干網相關環節產生巨大的價值,這些優勢包括可控性、穩定性等。而對于無線通信模式來說,如果能夠將其靈活性這一大優勢與用電側多元化的需求相匹配,那么無線通信模式的應用前景也是非常可觀的。
現如今,信息通信不僅能夠有效保障電力的安全性能,而且能夠滿足眾多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針對目前中國骨干網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電力領域的信息通信,在配電以及用電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故此,需要加強宣傳力度以及建設進程。實際上,針對電網的智能化建設,是一項難度較大的工程,必須做到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以及全面開展。故此,若想保障電網的智能通信工作完美開展,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強調研究工作的重要性。針對專題規劃,進行深入了解,從而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在確保豐富工作經驗的前提下,針對實際情況,進行總體規劃,根據不同的編制,確定專題的方向,并明確多樣化專題之間的關系,利用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等多樣化方法,協同合作,共同開展針對專題研究的論證工作。
(2)在針對電網的智能化論證中,應該明確整體與局部之間的協調關系。例如,整體規劃與發電、配電等多樣化環節之間的協調關系;與此同時,還應該了解技術先進性以及經濟適用性這兩種性能之間的協調關系。
(3)制定完善的規劃方案。針對電網的智能化通信,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制定切合實際的階段性目標,多方面開展試點工作,并穩步推進,注重細節,明確責任,從而保障建設目標能夠高質量如期完成。
(4)拓寬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將互聯網技術融于電網的智能化建設過程中,在信息采集領域以及信息傳遞領域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而推進互聯網技術在電力領域的全面發展。通過優秀的通信技術,電網可以實現信息的智能化雙向流通,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推進電網的智能化進程。
(5)傳感器技術是電力領域得以長遠發展的重中之重。信息采集本就受到多樣化環境因素的影響,故此,在信息傳輸領域,采用電力領域的專網技術,更容易體現出明顯的優勢。
5 結語
現如今,盡管中國境內電網的智能化技術,起步時間較遲,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例如,電力光纖領域等等。故此,在電網的建設潮流中,我們應該對電網的智能化通信技術,進行深入探究,并解決多項難題,實現超越性突破,拓寬應用領域,例如,加強智能電表建設等,從而推進中國電網的智能化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王玉生.智能電網信息和通信技術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信息技術,2011,(11):67-68.
[2]張慧峰,陳文彬.智能電網時代電力信息通信網絡的建設與運營[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19):36.
[3]王文慶.智能電網通信網絡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13,(2):8-9.
(作者單位:四川通信科研規劃設計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