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雪娜 孔維芝 黃彩霞
摘 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資源消耗的增加,水、礦產、林業等資源的過度開發,不但面臨資源緊缺的問題,還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我國林業資源破壞較為嚴重,出現濫坎濫伐的現象,影響生態環境,同時對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基于此,本文介紹了生態模式林業栽培管理技術的重要性,探討生態模式的林業栽培管理技術,提供一些參考性內容。
關鍵詞:生態模式;林業栽培;管理技術
1 生態模式林業栽培管理技術的重要性
我國現在的社會經濟發展十分迅速,而林業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林業資源的過度開發與利用,導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現象,不利于林業的健康發展。因此,重視林業資源管理,倡導生態模式的林業栽培管理技術顯得非常重要。在社會經濟建設中,林業能夠提供大量林業產品應用于生產、生活,成為重要的原材料,為經濟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林業的發展也能夠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飲食業、畜牧業、旅游業等,滿足人們生產與生活的需求,還能帶動就業率的提升,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我國現在已經步入市場經濟,在當前的新形勢下,保護自然生態平衡與發展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改善惡劣的生態現狀,注重環保、節能,大力開展林業建設已經成為維護社會與經濟健康、穩定、和諧發展的主要任務。
2 基于生態模式的林業栽培管理技術探討
2.1 林木、牧草、牲畜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
應用林木、牧草、牲畜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要根據地理與氣候的具體情況選擇生存能力較強的樹種,在林業資源中常見的中林四十六號楊等樹種就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種植后容易存活。在選擇牧草時可以選擇紫花苜蓿,這種苜蓿的根系比較發達、粗壯,容易生存,是優質的飼料和牧草。在進行栽培技術管理時,要控制好林木之間的距離以及林木與牧草的之間的距離。種植樹苗前先使用犁挖出溝槽,然后施肥于溝槽內,再使用回填土進行攪拌,達到均勻的效果,要種植前還要噴施生根溶液于樹苗的根部,利于樹苗存活,加快樹苗的生長速度。進行牧草栽培管理時,要選擇優質的牧草,為了利于牧草的生長要選擇氣溫適宜的環境栽培牧草,使土壤內的含水量能夠滿足牧草生長的需求。并且在種植牧草后第一年的秋季進行翻耕,在冬季澆灑凍水,可以有效的提高牧草的成活率。
2.2 山區林、果、家禽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
林業資源的產品十分豐富,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林業資源不但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大量的木材,同時在環境保護方面還具有改善空氣污染、避免水土流失的作用。基于生態模式發展林業資源管理,可以利用林業資源的多元性開展林、果、家禽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特別是山區更適用于這項栽培技術,采用這種復合式栽培技術不但可以促進林業資源的建設與發展,還能改善山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選擇樹種時,要根據山區的土質進行選擇,針葉類或者生長緩慢的果樹類比較適用于山區土壤。同時,在林間飼養家禽,禽類可以食用草籽、蟲子、掉落的果實,節約了人工飼料費用,而家禽又可以制造出有機肥,為林木與果樹的生長提供養分,形成家禽、林木、果樹間協調生長的生態環境,以自給自足的良性循環結構實現生態模式的林業栽培技術管理。
2.3 蔬菜、藥材、菌類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
林業種類的品種非常豐富,可以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來選擇不同的、適宜生長的林業種類,比如,有些林木間比較符合蔬菜的種植,灌木林間比較適宜牧草的生長,而一些林木具有較好的蔭蔽性,則適合種植藥材、菌類,木耳、蘑菇等菌類食品適宜于這類環境的生長,因此,可以在具有較好蔭蔽效果的林木間種植食用菌類,灌木由于樹干相對矮小,具有一定的透光效果,可以在灌木林間種植蔬菜。蔬菜、藥材、菌類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充分利用了林木的生長特性,實現林木栽培的同時,還能為人們提供豐富、健康的綠色食品。
2.4 棗糧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
采用棗糧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先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要在冰凍期前完成澆灌與挖溝工作,到第二年春季時進行樹苗定值。同樣要注意調整樹苗之間的距離,樹苗的密度過大會降低經濟效益,密度過小則影響樹苗的生長,所以要合理確定樹苗之間的距離,在利于樹苗生長的環境下,最大程度提高經濟效益。樹苗種植完成后要做好施肥與除草工作,促進苗壯,加快樹苗成長速度。糧食作物基本都屬于矮徑植物,在種植糧食作物時要充分考慮到棗樹與糧食作物之間的有機結合,既要利于糧食作物生長,還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長空間,實現高效管理,降低生產成本。
2.5 瓜果、蔬菜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
葡萄樹與油菜是人們經常選擇使用的瓜果、蔬菜復合式栽培管理技術之一。在管理葡萄果樹栽培技術時同樣要注意果樹的間距,為了提高果實的產量還要根據果樹的生長時機修剪樹枝,同時要注意溫度、濕度與噴藥的管理。油菜是屬于比較容易管理的品種,栽培期間需要重視防治病蟲害的管理。
3 結語
林業栽培管理技術還有很多種生態模式,還需要不斷摸索與研究,結合當地的土質結構來選擇相應的樹種,搭配多種復合式的栽培管理技術,擴大林業資源建設規模,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從而促進社會與經濟和諧穩定發展。林業資源的建設與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不斷研發新型的栽培技術,加強栽培技術管理,為保護自然生態平衡、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勁松.林業生態模式下栽培管理技術探析[J].綠色科技,2011,(9):80-81.
[2]陶敏.生態模式下林業栽培管理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2015,9(33):77-78.
(作者單位:河南省國有寧陵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