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南
前不久,樂視CEO賈躍亭轉發了法樂第未來的官方微博并評論稱:“FF(法樂第)工廠不僅不會縮水,而且還會全力保證FF91的按時交付。期待三月底的搶購吧!”在互聯網造車市場泡沫橫飛的情況下,賈躍亭這句話的可信度又有多高?
不止是法樂第,多個互聯網造車都是空中樓閣
互聯網企業進入汽車領域已有段時間,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先后表示要進入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領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繁榮,引發了整個產業鏈的狂熱投資。而運用“互聯網思維”進軍造車領域的科技企業,更是站在了輿論的風口。
回顧眼前國內這些互聯網企業的造車現狀,樂視重在打造生態體系;蔚藍汽車劍指高性能智能電動車;和諧富騰則依托代工特斯拉的背景謀劃智能電動車。但是,這幾個看似風生水起的互聯網汽車企業還處在招兵買馬或者是概念車階段,玩票性質明顯。
唱衰聲不絕,互聯網造車前景何在?
盡管質疑聲頗多,但是如果談及互聯網造車的未來發展前景,筆者認為,互聯網造車的理念,正在改變傳統制造業的局面。大眾集團前一段剛剛放出了2025年發展規劃,明確表示要推出電動汽車品牌、研發智能汽車,并將推出出行服務。還有像是寶馬、通用、福特、沃爾沃、本田和豐田等營業額動輒數千億元人民幣的玩家們也正在通過自行研發、收購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投資共享出行公司迅速向著智能化、共享化和新能源化的方向轉變。
在國務院前不久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智能駕駛等已成為重要組成部分。有專家認為,智能化和無人駕駛將成為行業主要發展方向,這類型汽車實現量產將是互聯網造車落地的重要一步。
互聯網汽車,離尋常百姓還有多遠?
既然窗口已開,未來已來,互聯網汽車應用到大眾的實際生活是否還遠呢?談到這點,榮威RX5算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實例。數據顯示,榮威RX5在剛上市的第一個月里銷量就已經突破了2萬臺,后來更是擠進SUV銷量排行榜的前十。但是,也有網友反映榮威RX5每年的養護成本高達兩萬元人民幣。
對于這一問題,蘋果公司的一位工程師曾表示,汽車和手機不一樣,比如iPhone雖貴,但還是有很多普通人購買,可是高端汽車的消費群體卻很小。
另外,傳統汽車行業仍然占據著巨大市場,重新培養用戶的購買意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不論是從價格門檻還是從用戶培養的角度來說,互聯網汽車“飛入尋常百姓家”仍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