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超
摘 要:目前,我國的建筑產業迅速發展,深基坑支護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運用于地下商城、停車場等大型建筑的地下室工程中。深基坑支護屬于一種臨時性的支撐結構,能夠為高層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保障。由于該技術具有顯著的優勢,所以開始在建筑領域被廣泛應用。故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對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深基坑支護 施工技術 建筑工程 應用分析
1、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概述
在很多大城市的建設中深基坑工程比較常見,像一些大型建筑的地下室,比如超市、地下停車場等地方,使用深基坑工程能夠對空間進行科學的規劃和使用,促使了城市功能的多樣化。深基坑工程是以巖土工程勘察和工程調查、支護結構設計以及基坑開挖等方面作為主要的內容,其中的深基坑支護是保障深基坑工程順利實施的關鍵。其具體是保障地下結構和基坑周圍環境的安全,同時對深基坑的側壁使用支擋以及加固的工作。同時深基坑技術能夠對地下工程的質量進行一定的保障,還能夠提升建筑的穩定性能,讓建筑行業能夠更加多方面的發展。
2、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的特征
2.1 深基坑的深度數字更大
當前,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因此,城市空間的合理應用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當前建筑行業的突出特征就是基坑深度加大,立足當前發展趨勢,未來還會向著更深的方向發展。
2.2 面臨愈加復雜的建筑施工條件
在進行具體的施工之前,相關的專業人員需要對基坑工程所處的地質進行勘察,測量其土壓,同時進行計算。但是在實際的勘探中,使用計算的土質勘測數據具備相應的局限性,不能夠具體反應出正確的土壤性質,這就讓分析出的結果太過保守,同時還會對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安全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其外就是在進行土壤壓力測試的時候,專業人員常用朗肯土壓力理論,雖說這個理論具備相應的合理性,但是其都是基于比較理想的基礎上,而實際的施工土壤會受到氣候、環境和季節方面影響。
2.3 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較高
深基坑施工的同時勢必會對周邊地質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影響威脅相鄰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安全隱患較大,很容易引發事故的出現。尤其是在一些施工中,鑒于支護工作的不到位,外界影響較多,支護工作很難發揮相應的作用,嚴重威脅建筑物的穩定性,安全事故不可避免。支護工程一旦引發安全事故,負面影響十分嚴重,影響建筑施工的順利進行,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增加投資成本的增強,甚至造成工程矛盾和糾紛,形成較大的資金和社會壓力。
2.4 面對的支護類型較多
當前我國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類型較多,技術程度比較成熟,存在多種施工方法和類型,主要分為,懸臂式、混合式、重力式等支護類型。結合支護的形式,主要分為支擋型和加固型。這種支護方式能夠滿足復雜的地質構造,結合施工需要,進行合理的施工方式的選擇,以在根本上保證施工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建筑工程的品種,滿足空間不斷擴大的趨勢,現實意義較大。
3、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3.1 工程概況
某工程基坑長度為115m,寬度為106m,其坑底標高和地面標高分別為-9.70m和-2.70m,所以需要開挖的基坑深度為7.0m。綜合施工現場內的地址條件和現場環境,在工程中南北面基坑支護結構使用上部放坡+下部樁錨(攪拌樁+旋噴樁+三管旋噴樁)的施工方案;而東西面基坑支護結構則使用上部噴錨+下部樁錨(攪拌樁+旋噴樁+三管旋噴樁)的施工方案。在進行攪拌樁作業時,可與旋挖樁同步進行,再進行三管旋噴樁作業。南、北面首層土方以1:2的比例開挖放坡,直至-4.20m,隨后構建鋼筋護坡網,第二層的挖設深度為-5.1m,之后可進行錨索作業,直至其到達計劃強度后,可繼續按照計劃挖至基坑底,即-9.7m處;東、西面第一層土方需挖設深度為-3.7m,并做好鋼花管作業,當其強度達標后,可進行第二層土方的挖設,第二層挖設深度為-4.5m,并進行鋼花管施工,當其強度合格后,就可以進行第三層的作業,當挖設到-5.1m時,需要進行錨索施工,同時當其強度合格后,也需要繼續開挖到基坑底-9.7m。
3.2 施工技術要點
3.2.1攪拌樁施工
在此次深層攪拌樁施工中使用的是四攪四噴的作業方法,即對于各個樁都要進行兩次的下沉和提升,從而確保樁身的攪拌均勻以及樁體的強度。樁機就位:對樁機的位置進行調整和校準,確保其符合施工的要求。預拌下沉:使用深層攪拌樁機電機,松開吊裝鋼絲,讓攪拌機順著導向架下沉和攪拌,注意確保工作電流在規定范圍之內,避免超載。噴漿攪拌提升:當深層攪拌機沉至計劃深度后,就需要啟動灰漿泵,當泥漿升至噴漿口,即可按照既定的施工計劃完成深層攪拌機的提升,控制其速度在80cm/min以內。重復攪拌:當噴漿升到既定高度后,要關閉灰漿泵,并且集料斗內也沒有漿液存留,為了確保軟土和漿液的拌和均勻,需要再次將深層攪拌機下沉并噴漿,當完成既定目標并補槳后,就可以將深層攪拌機從地下拉出。
3.2.2旋挖樁施工
護筒的材質為10mm厚的鋼板,其內徑要比樁徑大200mm,埋入深度為1~2米,地面高度為30cm,為了避免鉆渣倒灌,在護筒埋設好后,需設置高程標志,并對護筒中心與樁中心之間的偏差進行核檢,控制其誤差在5cm以內。在清理鉆孔時,要注意置換泥漿,直至其實現澆筑目標。鋼筋籠的吊裝需要按照高吊慢放的方法,必須保持其的垂直,并且要禁止橫位斜插,以免孔壁泥土落入孔低。當鋼筋籠下放完成后,即可進行導管的安放,其吊腳高度為0.3~0.5。灌砼作業要在導管安放后迅速進行,并在施工中利用導管的上下運動來進一步提高樁體的混凝土密實度。
3.2.3三管旋噴樁
以試樁結果為依據,并與地質材料相結合,在此次工程中需要在PC1、PC5、PC6支護區的攪拌樁與旋挖樁之間添加三管旋噴樁,以起到止水的效果。三管旋噴樁的直徑Ф800,相鄰樁之間的距離為1.2m,其和攪拌樁的接樁長1.5m,樁長4m。鉆孔使用的是地質鉆機9,孔徑110mm。鉆孔作業必須嚴格按照工程計劃進行施工,并控制其垂直偏差在1%以內,為旋噴管的作業提供保障。對于不利于鉆孔的地質,可使用泥漿護壁,以下參數是泥漿各項指標的標準及要求:比重1.25~1.3。含砂量要小于30%,粘度25。
4、將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使用在建筑工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施工之前必須要對工程建筑面積、基坑的邊緣距離和地基的土壤條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設計方案,提前進行工程內容的規劃,保障建筑設計的合理性,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在施工的時候要對基坑的相關情況、土壤質量及需要使用的資金方面進行解析,選用適用的深基坑支護方法,這種方式必須具備高效性,每個支護的方式都具備其相應的特征。在具體的施工中,可以選用一種或者多種方式結合使用。除此之外,要建設生態的施工,必須要對周圍的建筑節進行保護,盡可能不對周邊的建筑產生破壞。同時周圍土地的干燥性也要保護好,不能讓施工現場太過濕潤,以免基坑周邊出現大量的地下水而對整個建筑本身的穩定產生影響。
總之,隨著建筑行業以及城市化的不斷發展,要高度重視基坑支護工程的質量,提供其施工技術水平,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鑒于其影響因素較多,因此,要全方位進行施工方案的考量,立足實際,確保支護施工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郝艷領,王剛,王慶輝.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門窗,2014,01:
89+92.
[2]鐘世鳴.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