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龍飛 張大海
摘 要:滴灌作為一種重要的節水灌溉技術,在全球多個國家具有廣泛的應用。文章通過對滴灌技術全球專利申請進行分析,梳理滴灌技術的發展脈絡,挖掘關鍵技術,為促進我國節水農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滴灌;專利;分析
1 概述
滴灌是利用低壓管網系統,使水和作物所需要的營養成點滴、緩慢、均勻而定量地濕潤作物根系最發達的區域,使作物主要根系活動區的土壤始終報紙在最優含水狀態,達到節約灌溉用水量、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的一種局部灌水技術[1]。滴灌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節水灌溉方式之一,滴灌具有節水、節肥、省工等諸多優點。目前我國現有滴灌面積二三百萬hm2,在我國西北內陸、東北四省、兩廣地區等均已有大規模應用。而隨著我國水資源短缺形勢的不斷加劇,滴灌在我國的推廣面積將越來越大,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經過數據標引,在CNABS數據庫中得到涉及滴灌的中文專利申請2569項,在DWPI數據庫中檢索到涉及滴灌的外文專利申請1275項?;谠搶@麛祿纳暾埩口厔?、重點技術布局、主要申請人等幾個方面進行重點分析。
2 申請趨勢分析
從圖1可以看出,在2000年以前,滴灌專利申請量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基本保持在50件以內,這說明滴灌技術尚處于萌芽期,這一階段全球農業灌溉還基本上保持傳統的作業方式,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開始引入中國,但尚未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應用。
在2000年-2009年,滴灌專利的年申請量基本穩定在100件以內,滴灌技術開始進入技術成長期,其市場不斷擴大,技術的吸引力凸顯。特別是2010年以后,滴灌專利的年申請量急劇上升,其中2013年和2014的申請量達到了469件和431件,是2000年-2009年間年申請量的4倍,這說明滴灌技術在此期間已經進入技術成長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滴灌技術的研發中來。在這一階段,為申請量做出貢獻的主要是中國申請人,而其他國家的申請量基本保持持平,這與中國在進入21世紀后大力扶持和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是密切相關的。
此外,由于國內發明專利18個月的公開延遲期和國外專利申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進入中國所帶來的公開期限(32個月)延遲,2013年至2015年的專利申請量數據并不完整。
3 重點技術分析
從圖2可知,滴灌領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灌水器、首次樞紐、結構組成、方法設備材料工藝、輸配水管網、自動控制、綠化設施、水源工程、栽培器和盆栽等。其中,灌水器、首部樞紐、結構組成是本領域的重點技術,占據了該技術領域的大部分申請,其中對灌水器的申請數量最多并達到了約1900件。可見,滴灌領域的核心在于灌水器,其在整個滴灌領域申請量的50%,灌水器技術決定了滴灌技術的整體水平,是研發的重點方向,因此多年來,滴灌主要改進也主要集中在灌水器方面,而首部樞紐和結構組成則是本領域另一個關注的重點。
4 主要申請人分析
從圖3可以看出,位居前10位的申請人申請總量僅占該領域申請總量的13%,可見該技術領域的申請人集中程度為分散。除了這10位申請人之外,其他申請人的申請總量比例很小且每個申請人的申請量都不是很大,這說明滴灌技術相對成熟,技術發展處于成熟的階段,小的創新主體或個人很難在這一技術領域獲取新的技術創新。
大禹節水作為一家新興企業,雖然公司建立時間不長,但其申請量卻位居第一,略多于中國科學院,而俄羅斯的老牌公司RADU-R則緊隨后。在排名前10的申請人中,有7位是中國申請人,2位是俄羅斯申請人(RADU-R和POVO-R),1位是美國著名公司雷鳥(RAIN-N),但未見滴灌技術強國以色列??梢姡夹g上占優勢的國家更加關注申請的質量而不在于數量,由于中國滴灌技術處于推廣階段,因此各公司還處于原始的數量積累階段,這也是各企業由弱至強的必然發展過程。此外,中國的7位申請人中,僅2位是企業,其他5位均是科研院所。眾所周知的是,科研院所在知識產權的轉化方面存在先天的缺陷,這就造成了中國雖然在滴灌領域申請了申請的專利,但實施率卻依然不高。
可見預見的是,中國申請人未來申請量還將穩步小幅度增長,但將會更加注重技術研發與專利申請質量。在中國政府最近出臺的鼓勵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激勵下,各科研院所申請人將會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的運營,例如創立企業自己實施專利權、許可他人實施等。
5 結束語
從全球滴灌研究重點和專利布局來看,國內企業應針對一些非常規的領域進行研發,例如栽培器、盆栽和綠化設施等,目前而國外在這三個領域卻幾乎沒有申請量,說明該領域尚處于起步階段,中國企業可以重點關注這些領域,并在這些領域產品的生產地、銷售地提前進行專利布局,為“走出去”做好知識產權方面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姚振憲,王三建.中國滴灌發展歷程及建議[J].農業工程,2011(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