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
摘 要:在整個工程項目投人實施的過程中,工程造價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闡述了工程造價審計中審計風險和防范措施。
關鍵詞:工程造價 審計 風險 防范措施
引言
工程造價審計工作從本質上來看就是一種對工程建設進行審查和監(jiān)督的手段,從而實現建筑工程項目資產的合理分配,提高建筑工程建設的科學性。相關的工程項目在進行設計、決策、施工包括驗收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審計風險。為了能夠提高工程的質量和審計的效率,需要對審計風險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防范和把控。如何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價的審計風險,對已出現的審計風險進行解決和預防,已經成為工程造價相關審計人員所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1、工程造價審計風險內涵
工程造價審計是指由獨立的審計機構和人員,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技術經濟指標及審計標準,運用審計技術對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工程造價的活動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各項工作進行審查、監(jiān)督和評價的活動。工程造價審計的特點:工程造價審計作為審計業(yè)務的一部分,它與其他審計業(yè)務同樣具有服務型、獨立性和審計范圍廣泛性的特點,因為工程項目通常投資都比較大,同時涉及面廣、周期長,與之先關的利益相關者較多,因為工程造價審計還具有下面幾點特征:復雜的審計對象,工程項目的涉及面比較廣,多樣性的審計內容。
審計風險主要指的是審計人員對實質上誤報的財務資料可能提供不適當意見的風險。也就是說審計風險指的是工程審計人員在工程審計的整個過程中使用了沒有意識到的不恰當的審計程序和方法或者對審計事項進行了錯誤的估計和判斷,導致做出了與事實不相符的審計結論,最終導致受到相關厲害關系人或者潛在的厲害關系人的指控,甚至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由審計風險的定義我們可以知道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是貫穿于審計過程的始終的,是審計人員非故意行為引起的,是可以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進行控制的。
2、工程造價審計風險種類
2.1 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和敏感性導致的審計風險
該風險的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工程項目比較敏感,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審計人員所受到的壓力比較大;②工程項目具有較大規(guī)模的投資,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存在比較多的變化,可變因素比較多;③工程項目造價審計過程中涉及的專業(yè)和范圍比較廣,專業(yè)判斷的次數多,審計結論存在比較大的爭議性和不確定性;④工程建設項目建設周期長、很難對材料價格和用工價格進行確定。上述的復雜并且敏感的審計業(yè)務特點導致審計風險的產生。
2.2 工程造價審計方法造成的審計風險
在工程造價審計過程中,造價審計大多是偏向于事后審計,主要是依靠送審資料。但是一些業(yè)主送審的資料存在不合法、不完整和不真實的情況,同時竣工圖也不能將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詳細的體現出來,甚至還出現一些涉及到工程造價減少的設計變更不報審或者不簽證的情況。上述現象的出現導致審計結果不僅不能夠對工程實際造價進行體現,還會導致工程造價審計人員承擔比較大的潛在風險。
2.3 內控制度不健全導致的審計風險
很多被審計的工程建設項目內控制度不健全,更有甚者根本不存在內控制度,即便有一些工程項目存在比較健全的內控制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沒有按照制度執(zhí)行。有一些是因為建設項目的環(huán)境和規(guī)模改變導致制度失效;有一些因為管理人員的不作為而失效;有一些因為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相互勾結而失效;還有一些根本就是為了應付檢查而進行內控制度的建立,根本就沒有按照制度執(zhí)行。綜上所述,工程管理的不規(guī)范最終大致造價審計風險的產生。
2.4 審計人員素質缺陷造成的審計風險
工程項目造價審計中一些審計單位尤其是一些基層審計單位,經常會出現專業(yè)人員缺乏和統一標準缺乏的情況,審計人員很難進行準確以及合理的判斷,這些不專業(yè)的情況最終會導致審計風險的產生。此外,因為一些審計人員缺乏較高的職業(yè)道德,即使發(fā)現問題也是視而不見,最終也造成造價審計的產生。
3、工程造價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3.1 建設高素質工程造價審計人員隊伍
在工程項目造價審計中,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素質與審計工作質量有直接的關系。為防范工程造價審計風險,建設高素質工程造價審計人員隊伍需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實現:①加強審計人員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主要是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對政治素養(yǎng)進行提高;②對審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進行提高,主要方法加強對審計人員的人才選拔、對審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以及做好對審計人員的績效考核等;③對審計人員的道德素養(yǎng)進行提高,可以通過學習先進人物的光輝事跡和先進的思想進行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3.2 將風險意識貫穿于工程造價審計全過程
在進行工程造價審計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內控制度和測試和風險評估,加強對審計項目計劃、人員結構搭配、審計作業(yè)流程、審計結果和出發(fā)等方法的監(jiān)督和管理。在進行工程造價審計的過程中,要強化審計風險意識,牢記審計風險防范和控制意識,將審計風險化解。
3.3 完善審計主體內部運行機制
審計主體內部運行機制的構建與應用,有利于實現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審計主體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情況加以修正。此機制完善主要有兩大要點:①現有審計制度完善,審計制度應適應我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外部環(huán)境,故而需對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行持續(xù)改進,以確保審計制度的科學性;②審計質量檢查工作的開展,其是防范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的重要措施。
3.4 采用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法
對于審計工作而言,加強審計規(guī)范性即為提高審計質量,因此采取采用科學合理的審計方法十分重要。
(1)采用以風險為導向的風險基礎審計方法。此審計技術主要是以風險分析與控制為導向,以保障審計質量為前提,對實質性測試、符合性測試以及分析檢查等進行統籌應用,通過各種審計證據實現對審計風險的有效控制。
(2)采用動態(tài)審計方法。當前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已經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自此工程造價審計已經不再是傳統的事后結算審計,而是要求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動態(tài)審計,以有效保證審計質量。
(3)采用綜合性的審計方法。在實際工程造價審計過程中,應對各種審計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嚴格執(zhí)行審計程序,科學評價、估計被審計單位固有風險,并加強風險控制,有效保障審計項目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造價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為規(guī)避和防范設計風險,必須積極發(fā)揮審計職能作用、把握審計工作方向、提升審計工作水平等方面扎實做好各項審計工作,并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加強業(yè)務學習與經驗積累,不斷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充分發(fā)揮審計的優(yōu)質化服務作用,為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提供審計保障。
參考文獻:
[1]廖華麗 ,孟偉剛.淺議交通工程跟蹤審計風險的管理與控制[J].交通財會,2011(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