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敏+陳彬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煤礦行業的機電自動化技術也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本文主要討論機電自動化技術在煤礦行業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對機電自動化技術在煤礦開采運輸等運用中進行創新。
關鍵詞:煤礦業;機電自動化化技術;創新運用;問題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080
0 引言
煤礦資源開發獲得的經濟效益在我國的總體經濟收益中占有重大比例,因此國家對煤礦資源的開發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在煤礦業引進自動化技術,逐步使傳統人工開采轉變為機械自動化開發,提高煤礦資源開發的效率以及煤礦資源的使用效率,為煤礦企業和國家獲取更大的收益。
1 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的簡介
自動化通俗來講是自己能夠運行的設備,即在沒有人介入的狀態下,機械裝備通過信息的傳遞與處置、自行檢查以及操控等達到預想的目標,所以這項技術是通過機器、自行操控、計算機、指令以及相關的其他手段等相結合而形成的,這是交叉型學科[1]。近年來,我國的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與電子計算機科技和信息化管理手段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完成了煤礦機電自動化的管理手段。不但提升了煤礦開發的速度,更實現了對煤礦資源的開發的品質的提高。與國外相比,我國的自動化進程相對緩慢,還需借鑒國外的先進水平,不斷完善自動化技術,為煤礦業和國家拓展新的研發方向。
2 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中不足
只有找出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中出現的不足,才能根據不足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以促進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與改革。第一,不完整的管理準則,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與其他范疇不同,它是一門繁雜而又具有科學性的技術,所以必須制定完整的管理準則。但目前大多數的煤礦企業使用的管理準則仍有較大的缺陷,或者仍采用原來傳統的管理準則,煤礦企業管理人員的不正視,造成煤礦操作人員不使用自動化技術,以至于自動化技術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廣和使用;第二,不科學的設備使用。設備和其他產品一樣有“保質期”[2]。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煤礦企業開發裝置的使用都處于最后期限,甚至存在一部分煤礦企業的裝備已經超過使用年限。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煤礦企業進行煤礦資源開發作業時都不按照規則操作,沒有法律意識。一味地的追求煤礦開發的速度與品質,導致裝置進行超負荷運作;第三,不完善的工程規劃。所有煤礦裝備的安裝、煤礦資源開發的速度、以及成本的預算等都需要進行工程規劃,但由于功程規劃的缺失,導致煤礦機電自動化裝置與技術不能充分發揮功能,從而增加煤礦開發的資金投入。其次,沒有合理的規劃會造成煤礦開發工作不能順利開展,提高事故的發生率。第四,不專業的操作人員。在煤礦開采工作中,操作人員一般都是沒有專業知識以及學習能力比較低的農民工。如果選擇專業的操作人員,由于作業環境的問題,會有較高的人員流失率,此時企業就要進行重新招聘,如果新招聘的人員沒有專業知識,學習能力不強,在短時間的培訓下難以正式上崗完成規定的操作,也不能完成對設備的維修與管理。所以不專業的操作人員會降低煤礦資源開采的速度與品質。此外,由于傳統煤礦開發手段的限制,引起煤礦企業缺乏專業的操作人員,沒有人可以熟練的操控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而且沒有專業的平臺進行培訓,導致設備在安裝過程中出現失誤,甚至是引起事故的發生,以至于降低煤礦企業的經濟收益。第五,不完善的機電設備與機電技術管理制度。雖然煤礦資源開發的相關機構對煤礦開采制定了相關的規定,但很多煤礦企業并沒有根據規定進行作業,還存在一部分企業沒有最大程度的實施標準,不完善的機電技術管理制度會引起實際工作中場面混亂,而且對開采裝置產生損害,不但沒有提高效率,反而增加了開采成本。此外,沒有規定的制約,檢修人員在檢查過程中應付了事,對設備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發現并維修,耽誤了開采的期限,開采的產量下降不能使煤礦資源在合適的時間售出,如果市場價格變動,很可能引起煤礦企業經濟收益下降。不完善的煤礦機電設備綜合管理制度造成裝置出現問題,妨礙煤礦開發的進度,引起非必要的資源浪費。在煤礦資源的開發中,操作人員不根據流程操作,沒有對采煤區的裝備進行檢修[3]。還存在一些煤礦企業缺少完整的機電裝置圖片資源以及文本資料的搜集制度。以上不足的存在會直接對機電自動化裝置的功能產生影響,導致裝置的使用遠不如從前,產生極大的安全隱患,對操作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阻礙煤礦企業資源開發的有序進行。
3 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創新改革的運用
第一,礦下傳送帶的運用。由于礦下傳送帶需要長距離的輸送,以及礦下環境比較復雜,所以傳送帶的穩定性遠不如地上,所以機電自動化技術的運用為輸送提高了穩定性,使輸送得到安全有效的操控。第二,礦井提升機的運用。礦井提升機是重要的輸送設備,對煤礦的運輸有重要意義,但礦井系統的操控比較復雜、有極強的慣性等特點,而且裝備的運用與環境有很大的關系,一旦環境條件糟糕,就會降低礦井提升系統的運行能力。機電自動化技術的運用使礦井提升系統逐步完善,保證裝備運行的穩定可靠性,而且提升了裝備的自我檢測能力。裝備構造的簡化也方便了對裝備的維修組裝。第三,電牽引采煤機與監控和設備的運用[4]。電牽引提升機有效的提高了牽引效率,保證裝備的性能,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在今后的發展中,電牽引技術將會更加普遍。礦下的資源開采操作具有極大的危險,所以必須進行嚴格的監督與控制,運用自動化技術對操作人員進行追蹤,及時掌握礦下操作人員的行蹤與安全狀態。
依據實際操作中的需求完善機電自動化技術的管理規范,嚴格實施“以人為本”的生產理念,幫助操作人員在工作中對自我價值的實現。在煤礦資源的開發中,注重對機電自動化技術的創新與改革,有效的運用在實際的工作中,提高企業的發展水平,為企業贏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張震宇.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1):129.
[2]別銅選.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創新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24):11-12.
[3]董偉.煤礦機電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4(11):51+53.
[4]司留龍.煤礦機電如何創新應用自動化技術[J].電子世界,2014(16):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