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岳超
摘 要:地鐵車票主要分為儲值卡和單程票兩種,其中單程票是乘客使用的重要媒介之一,每天使用量巨大。但由于各種原因,每年都有大量單程票流失,對地鐵公司造成龐大的損失。文章通過分析廣州地鐵的單程票使用情況和管理現狀,確定單程票流失的關鍵點,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管控措施,爭取能夠有效地減少單程票的流失。[1]
關鍵詞:AFC;單程票;流失
1 單程票使用情況
廣州地鐵目前使用的單程票為小圓形的綠色封塑票,該車票既輕巧又不易變形磨損,回收機構簡單,分揀方便,理論上可無限次循環使用。單程票是由自動售票機發售,入站時需在入閘機驗票進站,出站時需將單程票投入出閘機,由出閘機回收。但是單程票發售后存在各種情況,導致最終沒有被閘機扣值回收,大量流失。
據了解,目前廣州地鐵單程票每年流失約為200萬張,每張成本約2元,這部分成本高達400萬元,而且隨著更多線路的開通,這個數目還會不斷擴大。因此,從成本效益角度來看,必須制定有效措施,減少單程票流失。
2 單程票流失情況及原因分析
為了更好分析單程票流失的主要原因,需了解單程票走向的流程圖。
可看出單程票流失的主要渠道有3個。根據筆者的調研結果分析,導致圖1的3種流失情況的主要原因如下:
流失1,主要是乘客購票不乘車,直接把票帶走,目的一般是用來收藏紀念或贈送親友,此部分票沒有進出閘記錄。
流失2,主要是乘客購票進閘后,將票遺失在站內,此部分票有進閘沒出閘記錄。
流失3,是單程票流失的主要情況,其主要原因有兩種:
(1)乘客不清楚單程票的回收流程或不知道需要回收,在驗票進閘后,出閘時跟隨前一乘客攜票離站,此部分票有進閘沒出閘記錄。
(2)乘客不清楚如何使用單程票,進閘時驗票不成功,導致在出閘時分析為“無進站碼”、“超乘”等無法正常出站,乘客又不知如何處理,在出閘機前跟隨前一乘客攜票離站,此部分票沒有進出閘記錄。
本文主要針對流失3的第2種原因,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深入探討。
3 減少單程票流失的控制措施
針對流失3的第2種原因,可優化出閘機的判斷流程,當無進站碼的單程票出閘時,出閘機默認進站碼為發售車站,只要不超乘即可扣費放行,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流失。
下面,通過相關數據,可大致算出采取該措施后,單程票流失減少的數量。
發售到進站差異=發售量-退票量-進站數量+有進站碼更新-無進站碼更新
進站到出站差異=單程票進站-有進站碼更新+無進站碼更新-非免/付費出站票出站數量
流失率=(發售到進站差異+進站到出站差異-“邊門+回收箱”所回收的單程票數)/總發售量=(總發售量-退票量-非免/付費出站票出站數量-“邊門+回收箱”所回收的單程票數)/總發售量
在實行該措施后,會使大部分原本無進出閘記錄的單程票,變為無進閘有出閘,即增大了非免/付費出站票出站數量。從上式可看出,增大非免/付費出站票出站數量,則減少單程票的流失率。
根據實際情況,流失1主要是由于乘客購票后不坐車,直接離站,這種情況乘客極大多數是購買2元車票,因此,從表1中可看出2元車票的發售比例為17%,沒有出站比例為21%,存在明顯差距。當沒有出站比例等于發售比例時,沒有出站的數量就是流失3第1種原因造成的流失量。所以,可通過計算,得出該措施實行后,所減少的單程票流失量。
設減少的流失量為X,由X/(102641-22111+X)=17%,得X=16494,因此,被乘客購票后直接離站導致的流失數為22111-16494=5617
當2元票價沒有進站的數量減去被乘客購票后直接帶走的5617張后,得出所有票價沒有進站的比例與發售比例高度一致。因此,每月最大可以減少流失量Y為:
Y=所有票價發售到進站差異的總數-乘客購票后直接帶走的數量=69919-5617=64302
每年可節省成本Z為:Z=2*64302*12=1543248
4 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廣州地鐵的單程票管理使用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單程票無進出閘的流失情況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控制單程票流失,是一個持續時間長、涉及范圍廣的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在票務部門的牽頭下,各部門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來實現。
參考文獻
[1]自動售檢票專業初級教材[M].廣州: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運營事業總部出版,2005.
[2]金辰虎,盧渝.我國城軌交通若干技術發展趨向探討[J].都市快軌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