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紅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科,在青少年的基礎教育當中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然而在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當中,因為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問題,使得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勢必要以一個更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079-01
思想品德教育在青少年的基礎教育當中,一直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拿它與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巨頭作比較的時候或許顯得不那么顯眼,可它卻肩負著培養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任,也是新課改下學生全面發展所不可或缺的學科,所以如何以新的理念去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個初中思想品德老師都應當深思的問題。
一、傳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和方式過于陳舊
在傳統的初中思想教育當中,絕大多數的老師教學理念都過于陳舊,大多都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而進行教育,而沒有考慮思想品德教育對初中生的影響,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實際上是為了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方法上,絕大多數的思想品德老師依然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講臺上高高在上、侃侃而談,全然不顧學生是否能夠真正的理解知識,學生只能通過在臺下迷迷糊糊的去聽講和記筆記來嘗試吸收知識,因為相對于其他的教學方法來說,“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無疑是最能讓授課老師省心省力的辦法了。這種過于老舊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段時間內也許看不出什么影響,然而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只能感受到枯燥、乏味,逐漸排斥思想品德這門課程,那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2.教會學生的只有死記硬背
在傳統的初中思想教育當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在應試教育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授課老師給予學生的學習方式僅有一種,那便是死記硬背。但是眾所周知的是,無論是學習什么,單純的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進行學習,永遠都是最差的選擇,即使是再具有趣味性的知識,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進行學習的話,其趣味性也會大打折扣,只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一件非常無聊、枯燥的事情。
二、新課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1.培養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教學當中我們會發現,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習效率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因為知識在他們的眼中所呈現出的結果就是不同的。對于有著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而言,知識就如同財迷眼中的金銀珠寶、吃貨眼中的山珍海味,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就能自然而然的學得津津有味、不知疲倦;而對于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而言,可能沒有什么是比學習更為讓人痛苦的事情了,而且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當中本就因為其教學理念和方式使這門學科顯得乏味,就更難提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了。
在大多數的學生眼中,學習無疑是很無趣的事情,和玩游戲相比學習簡直毫無亮眼之處,而這實際上是興趣在作祟。而學生相對學習更喜歡玩游戲就是因為學生對于玩游戲的興趣要更大一些,這完全是因為玩游戲能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快樂和輕松體驗,所以想要扭轉這一局面,培養起學生對于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只有學生對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產生了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感受到來自思想品德教育的快樂,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味良藥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即使是再不喜歡學習的學生可能也會在特定的課堂中表現得尤為活躍,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就在于授課老師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喜歡甚至是被當成了朋友。在傳統的教學當中很多授課老師是抱著“嚴師出高徒”的心態去進行教育的,學生卻是處于一個極為被動的心態下去進行學習的,處于這種心態下去進行學習,自然也就不會有多么高的效率。所以通過從日常中對學生的了解,應用于和學生的相處之中,逐漸讓學生認可自己、喜歡自己甚至是把自己當成是朋友,才應當是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老師應當去做的,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更主動的去吸收知識。
總結:想要給初中生帶來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拋棄掉陳舊的傳統教學理念是最為重要的,時代在進步著,教育教學的理念和方式也是在進步著的,思想品德老師們應當努力的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努力培養初中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揭小東.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轉變[J].新課程學習(上).2012(02)
[2]任冠峰.如何優化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5(14)
[3]張明.淺談優化和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