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書寫是人們必不可缺的交流方式,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藝術寶庫里的一朵奇葩。一手好字既能給閱者美的享受,又能展現書者良好的文化素養。但當前,小學生的書寫水平著實令人擔憂。平時作業、試卷的書寫普遍存在書寫不規范,字跡潦草,難以辨認等癥狀。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激發其練習書法的興趣,進而在書寫中養成健康的人格是一項值得探究的工程。
【關鍵詞】書法 興趣 規范 評價 鼓勵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192-02
近年來,隨著電腦、手機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為字寫不好找到了理由,殊不知書寫是人們必不可缺的交流方式,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藝術寶庫里的一朵奇葩。一手好字既能給閱者美的享受,又能展現書者良好的文化素養。但當前,小學生的書寫水平著實令人擔憂。學生平時作業、試卷的書寫普遍存在字跡潦草,難以辨認,書寫不規范,錯字別字隨處可見等癥狀。為此,我校開設每周二至周四進行二十分鐘的筆墨飄香書法午間,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激發其練習書法的興趣,并在書寫中養成健康的人格。書寫教學,對擴大學生知識面,培養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養大有裨益。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談談我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參考。
一、用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與源泉。”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堂教學是教育的生命,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
我覺得用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書興趣是最有效的。故事對孩子們來說是最具吸引力的,而在我國書法史上,這方面的故事有很多,有東晉王羲之的“題扇橋”、“黃庭換鵝”的故事;有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的“禿筆成冢”、“蕉葉作紙”的故事;有漢代書法家師宜官的“醉書店墻”的故事……通過講述這些,引導學生向書法名家學習,提高道德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書家小故事,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書寫學習興趣,也可以幫助其認識書法的價值作用,更可以使其心靈在美的熏陶中成長。
二、用系統性規范學生學習書法的行為。
第一,姿勢要正確。練字先練姿。在教學中,我注意到好多學生的執筆姿勢不夠規范,示范多次都效果不大。直到我采用了順口溜似的執筆口訣:“一二三指緊握筆,小四小五往外頂,寫字毛筆要豎直。”教學后,他們才興奮起來,找到感覺,體會到執筆時五個手指共同用力的均衡感,總算掌握了正確的執筆姿勢。
第二,筆畫教學要扎實。漢字的基本點畫主要分點、橫、豎、撇、捺、折、鉤、挑八種類型。我注重學生的基本筆畫的練習,但是一味練習筆畫就會枯燥,于是我把筆畫安排在描紅中,這樣學生學習起來不僅輕松有趣,還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字形、結構的掌握和理解。
第三,筆勢概念要明確。教師在反復示范、講解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演示什么是“逆筆起鋒”“逆鋒收筆”,并讓學生在反復練習過程中初步體會理解到:起筆作用在于藏鋒鋪毫,它是上一筆結束的切入;收筆作用在于聚鋒(調整中鋒),它是下一筆的開始等等。這就向學生逐步灌輸了“筆勢連貫”的概念,讓學生進步快,并有助于楷書向行書的過渡,還能讓學生寫的字變“活”,變得有“精神”。
第四,意志培養要到位。古人云,字無百日之功。要想真正學有所成,就要眼到心隨,苦其心志,勞其手臂,臨池不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永遠不會有成就的。老師不僅要經常告誡學生勤學苦練對練字的重要性,還應該和家長配合好,督促學生堅持練習。
三、用成功鞏固學生學習書法的快樂。
1.實事求是的評價指導
評價時先要肯定其優點,用表揚拉近師生關系,激發其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指出其不足之處,這樣才會有較好的效果。
2.多種形式的展覽鼓勵
作品能在一定的場合展出,不僅對作者有極大的鼓舞作用,還會對未能有作品入選的學生起到教育促進作用,激發其上進心。因此,我在教學中盡可能多的提供讓學生充分展示作品的機會:在各班設立書畫作品專欄,每周更換一次優秀作品;在書畫室里展示學生作品,每學期更換一次;專門設立了固定的藝術長廊,每月更換一次作品;每年在學校里組織一次大型的書畫展。
3.各類比賽的參與激勵
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心理,當有身邊的同伴參與比賽并獲獎,必會對其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激發其的練字興趣。所以,通過參加各級各類的書法比賽是提高學生書法水平,激發其寫字興趣的重要手段。
總之,書法教學是一項繁重復雜的工作,其對民族文化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廣大書法教育者任重而道遠,需要勇挑重擔,勇于探索,實踐“字道不可廢,書風還需倡!”
作者簡介:
顧韻赟(1985.11-)女,漢族,浙江湖州人,學士學位, 小學美術教師,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少兒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