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護理工作由于經常會受到諸如心理、物理、化學等職業危害因素的影響,因此經常面臨著受傷的風險。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學中有關護士的防護教育,加強他們的認知能力,熟練掌握防護技巧。
【關鍵詞】教學 護士 職業防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206-02
1.現狀
在一些諸如物理、化學、生理等危險性因素下進行工作時,護士往往由于粗心馬虎而出現受傷情況。由于他們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臨床經驗的不足而成為職業損傷的易感者,因此作為職業傷害的高危人群,他們的職業安全防范、職業損傷風險不同于一般行業。
當下,國內高校中關于護士的教育工作仍然缺少相應的安全教育防護課程。實習學生也沒意識到職業傷害的嚴重性,他們在進行臨床實踐時通常以工作繁忙、沒關系等借口不按相關要求執行。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也缺乏對職業傷害足夠的認識。比如某院校只有在本科層次的《護理學基礎》教學時涉及到了一些諸如護理職業損傷的有害因素、預防措施等護理職業防范知識,而其他兩個層次的護理學專業根本未涉及到這方面的內容,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沒有開展系統全面的職業防范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片面的、瑣碎的防護知識。通過對往屆畢業學生的訪談得知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同程度的受過傷害,其中銳器傷較為常見。此外,教師也對職業防護知識的認識不足,甚至他們的一些觀點和理念都是錯誤的。護理專業教師自身重視程度不夠,并且他們的一些錯誤觀念和想法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必須引起學校管理者足夠的重視并予以解決。
2.對策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行為習慣和意識理念將會對其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學校開設職業防護教育課程就顯得尤為的重要。
2.1選擇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滲透護士職業防護教育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專業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之一,該門課程和臨床實踐有著緊密的聯系,它包括很多有關職業防護教育方面的知識,比如如何有效的預防銳器傷、負重傷、溫度傷、生物性損傷、心理損傷及有關銳器傷、溫度傷、放射性和電離輻射的種類等。在該教材中對于標準預防的概念和措施進行了深入的解釋,因此,學習這門課程對于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顯得非常的必要。
2.2師資的準備
學校護理教研室可以采用小型講座、聘請專家的方式來對護理教師進行護理職業損傷和防護知識方面的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開拓教師思想,使其熟練掌握專業化知識,制定適當的教學課程。只有提高教師的意識觀念,增強它們的專業知識才能夠使他們更好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對于今后學生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具有極大的幫助。
2.3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干預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向學生傳授知識也可以輔以多媒體課件,這樣能使課程內容更加的生動形象。倘若為了繼續優化教學效果,這時可以采用學長助教法、學演點練法、臨床情境預案設計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學長助教法就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邀請已經走上護理工作崗位的學生以自身的工作感受和實際經驗來對學生進行職業預防損傷知識和防護技術指導,由于同齡人之間能夠更好的溝通,因此,這種方式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防護教育的印象。學演點練法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親自進行操作,并指出學生不規范的操作行為,以便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如何有效的預防銳器傷、溫度傷等。臨床情境預案設計法以真實背景材料為依據,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2.4效果評價
《護理學基礎》課程結束之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溫習并對其進行考核。為了提升學習氛圍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掌握的職業護理防護和防護知識進行考核,并對成績優異的個人進行物質獎勵,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
3.小結
簡而言之,在教學中開設職業護理防護課程顯得非常的必要,它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職位危害嚴重性的認識,而且對于其掌握專業防護知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唯有如此才能使其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不僅能夠給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而且還可以很好的保護自己,另外,還能夠增強醫療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重視,使他們清晰意識到職業防護教育的重要性和護理工作的危險性,進而提高對護理行業的人才關懷。
參考文獻:
[1]李紅,宋亦男,王小芳.護理職業風險評估工具的研制與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7): 651-654.
[2]王秀,唐翠卿.實習護生針刺傷情況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09,7(5B):1303-1304.
作者簡介:
邢玉紅(1972.6—),女,漢族,籍貫:河北省,實驗師,研究方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