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悅
蝴蝶與衛星控溫系統
遨游太空的人造地球衛星,當受到陽光的強烈輻射時,很容易“燒”或“凍”壞衛星上的各種精密儀器、儀表。在蝴蝶的身體表面生長著一層細小的鱗片,這些鱗片有調節體溫的作用。拜蝴蝶為師,科學家為人造地球衛星設計了一種猶如蝴蝶鱗片的控溫系統。
蝙蝠與盲人眼鏡
蝙蝠在黑暗中能判斷障礙物的距離,是因為它能發出一種超聲波,并且身上又有接收這種超聲波的“雷達裝置”,因此可以準確辨別障礙物及其位置。科學家們據此研制出了超聲波眼鏡,給盲人帶來了福音。
海鱟與電視攝像機
海鱟的背殼上長著兩只眼睛,兩側還長著1000只復眼。當它發現魚的黑影時,能用突出眼眶的辦法增大目標的清晰度,從而獲得魚體的輪廓。人們模仿鱟眼的原理,研制出了電視攝像機。
烏賊與側壁氣墊船
烏賊素有海上火箭之稱,速度可達41m/s。這主要靠它那簡單的結構和安全可靠的高速噴水推進器。人們模仿它制成了有噴水推進器的側壁氣墊船。
螢火蟲與閃光燈
螢火蟲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效率,幾乎達到100%,而普通電燈的效率只有6%左右。螢火蟲的熒光發出的熱,只有1℃的1/40。隨著對螢火蟲發光的深入研究,人們利用冷光源制成了應用于礦井的閃光燈和水下照明燈。
變色蝴蝶與變色服
變色蝴蝶的翅膀有兩種小鱗片,顯色的和不顯色的。顯色的比不顯色的長2mm,而且按規則排列在翅膀上。當你從不同角度看它時,到達你眼中的反射光波長短不同,因而也就出現了不同的顏色。日本科學家根據這個原理,研制成一種變色纖維,用它制成的衣服會變色。這種衣服上市后,頗受青少年的歡迎。
解讀
發明是人類的創造性活動,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具體體現。乍一看,動物與發明兩者之間似乎風馬牛不相及。然而,人們卻在探索動物世界的奧秘中受到一定的啟迪,許多科技發明也與動物結下了不解之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