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容 張潔
孕前空腹血糖及體質量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
黎秋容 張潔
目的 分析孕前空腹血糖及體質量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方法 500例實施產前檢查的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 統計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情況, 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妊娠結局、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探討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因素及其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結果 500例孕婦中, 80例孕婦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420例孕婦為非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舒張壓、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孕24~28周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婦,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173、2.9085、2.5538、3.0479,P<0.05);孕前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具有正相關(P<0.05)。結論 孕前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 孕前半年加強相關的篩查工作,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非常重要。
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妊娠期糖尿病;預測價值
妊娠期首次出現的糖耐量異常即為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妊娠期糖尿病會讓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幾率增加[1]。現階段我國部分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還并沒有對全部孕婦實施妊娠期糖尿病篩查, 進而影響人口質量, 所以加強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篩查就顯得非常重要。體質量指數是對機體體質量和脂肪分布情況進行評估的主要指標之一, 孕期體質量增加較多和體質量指數較高的孕婦, 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具有緊密聯系。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孕前空腹血糖及體質量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本院實施產前檢查的623例孕婦。納入標準:孕前半年接受過健康檢查, 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孕24~28周內的空腹血糖水平≤7.1 mmol/L;孕24~28周內給予75 g糖耐量試驗;分娩孕周≥28周。排除標準:孕前糖尿病、多胎、合并臟器疾病、子宮肌瘤的孕婦等。本次研究共納入500例孕婦, 孕婦年齡21~36歲, 平均年齡(28.1±2.6)歲;367例為初產婦, 133例為經產婦。
1.2 方法 對孕婦的妊娠結局進行整理記錄, 對孕婦孕前半年的血壓、空腹血糖水平、體質量以及身高等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空腹血糖水平和75 g糖耐量試驗:孕婦應禁食8~14 h, 在300 ml水腫溶入75 g無水葡萄糖, 叮囑孕婦在5 min內喝完, 分別于飲用前、飲用后1、2 h對孕婦血糖水平進行檢測。體質量指數=體質量/身高2。
1.3 妊娠期糖尿病判斷標準 滿足≥1項以下標準可判斷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5.8 mmol/L的次數≥2次;糖耐量試驗中有≥2項標準:空腹血糖水平為5.3 mmol,服糖后1 h血糖水平為10.0 mmol/L, 服糖后2 h血糖水平為8.6 mmol/L, 服糖后3 h血糖水平為7.8 mmol/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相關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資料 500例孕婦中, 80例孕婦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420例孕婦為非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空腹血糖、舒張壓、體質量指數、孕24~28周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婦,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孕婦孕前收縮壓、產次、分娩孕周以及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的臨床資料比較

表1 兩組孕婦的臨床資料比較
注:與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較,aP<0.05
指標 妊娠期糖尿病(n=80) 非妊娠期糖尿病(n=420) t P年齡(歲) 27.31±2.82 27.71±2.24 1.4003 >0.05分娩孕周(周) 39.58±3.12 39.22±3.05 0.9640 >0.05產次(次) 0.45±0.21 0.49±0.20 1.6263 >0.05孕前收縮壓(mm Hg) 110.35±6.47 109.29±6.26 1.3806 >0.05孕前舒張壓(mm Hg) 71.46±3.08a 68.15±3.39 8.1173 <0.05孕前空腹血糖(mmol/L) 5.52±1.04a 5.13±1.11 2.9085 <0.05孕前體質量指數(kg/m2) 24.83±4.07a 23.52±4.23 2.5538 <0.05孕24~28周空腹血糖(mmol/L) 5.81±1.32a 5.39±1.09 3.0479 <0.05
2.2 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的相關因素分析 孕前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有相關性(r=0.7652、0.6983,P<0.05)。
世界衛生組織把妊娠期糖尿病當做一種獨立的糖尿病類型,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相比,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出現剖宮產、早產、胎膜早破和先兆子癇的幾率更高, 孕婦高血糖水平會增加胎兒胰島素分泌量, 導致巨大兒, 進一步引起新生兒窒息、難產等[2-4]。
現階段臨床中在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診斷時,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選擇國際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組織所制定的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也就是在孕24~28周實施血糖篩查,空腹血糖水平和1、2 h的75 g糖耐量試驗中的任何一項超過標準則可確診[5-7]。然而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的衛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還存在差異, 無法確保全部孕婦均實施相關的篩查, 根據孕婦孕前的相關健康體檢指標, 對預測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指標進行篩選, 對于早期診斷和干預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8-10]。現階段國內外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發病因素和篩查指標的研究已得到了廣泛開展, 然而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對孕期體質量指數和空腹血糖等指標進行討論, 缺乏孕前相關數據的分析[11]。本研究結果發現, 500例孕婦中, 80例孕婦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420例孕婦為非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空腹血糖、舒張壓、體質量指數、孕24~28周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婦,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對孕婦進行空腹血糖進行篩查時,操作比較簡單方便, 而且具有較高的可重復率。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 孕前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具有正相關(P<0.05);本研究結果與臨床相關研究報道結果類似[12-14]。
綜上所述, 孕前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有相關性, 孕前半年加強相關的篩查工作,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非常重要。本研究是一種單中心研究, 所選樣本量有限, 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區偏倚, 進而對結果可靠性造成影響, 所以有關孕前空腹血糖及體質量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影響, 還需要進行深入的大樣本、多中心研究。
[1] 陳小麗, 王士艷.孕前不同體質指數妊娠糖尿病患者醫學營養治療(MNT)后結局剖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16, 27(3):53-55.
[2] 李琴, 袁靜, 叢林,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漿凝集素和內毒素水平與體質指數的相關性.實用醫學雜志, 2015, 31(20):3324-3327.
[3] 魏文峰, 于艷彬, 李陽, 等.體質指數、超敏C反應蛋白和糖化血紅蛋白與妊娠期糖尿病的關系.實用醫學雜志, 2015, 31(12): 1988-1990.
[4] 高雯, 張翠萍, 冷俊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前體質指數與妊娠結局的關系.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5, 23(6):453-454.
[5] 么亮, 肖永紅, 孫賀.孕早期體質指數與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貴州醫藥, 2015, 39(3):262-264.
[6] 李秀琴, 景榮, 孫影, 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前體質指數對孕婦分娩方式和新生兒體重的影響.西部醫學, 2015, 27(5):712-713.
[7] 張麗紅, 王秋菊, 曲永安, 等.孕前空腹血糖、體質量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的預測價值.中華醫學雜志, 2015, 95(33): 2695-2697.
[8] 靳晴, 沈冉, 牛兆儀, 等.孕前空腹血糖及體質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6, 11(2):172-175.
[9] 劉曉丹, 徐靜.妊娠前空腹血糖、體質量對妊娠糖尿病患者發病的預測效果.海南醫學, 2016, 27(19):3185-3187.
[10] 林璐璐.孕早期空腹血糖聯合體質量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評估.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32):39-40.
[11] 王紅梅, 古麗娜·阿巴拜克力.妊娠前空腹血糖體重指數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測價值.西部醫學, 2016, 28(5):663-665.
[12] 畢研霞, 洪忠新, 丁冰杰.妊娠糖尿病患者孕前體質指數與血糖及孕期膳食營養的關系.中國全科醫學, 2015(14):1624-1628.
[13] 張趙菊.孕前體質指數及妊娠期體重增長與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關系.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3, 36(4):12-15.
[14] 王亞非, 林兵, 邢小燕.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與孕前體重及體重增長的關系.中日友好醫院學報, 2016, 30(2):70-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9.026
2017-03-10]
518028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