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勝春
園林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建設實踐以廣州市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建設管理為例
谷勝春

觀賞植物是園林綠化建設的基本素材,通過開展廣州市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建設的工作,收集國內外新優觀賞植物種質資源、鄉土植物種質資源,開展其生物學、生態學、觀賞特性、適應性。
1.地理位置及項目實施時間
廣州市白云區大源路以西的大茅婆地段,項目實施時間為期兩年:2013年7月~2015年6月
2.項目背景
廣州按照“城更美”和“城市在花園中、花園在城市中”的建設目標進行規劃建設,在綠地中大量使用觀花植物,打造繽紛花城的景觀,讓花卉很好地演繹“花城”的形象。通過開展廣州市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建設工作,不斷收集國內外新優觀賞植物種質資源、鄉土植物種質資源,開展其生物學、生態學、觀賞特性、適應性、繁殖技術、標準化栽培技術、育種技術研究,在綜合評價基礎上,不斷篩選新的觀賞植物資源應用于城市的綠化建設中。逐步解決城市植物種類應用單一、多樣性差、缺乏地域性園林景觀和鄉土觀賞植物開發應用不夠、自主知識產權品種較少,苗木標準化生產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培育地域特色產品,實施品牌戰略,促進廣州市觀花苗木產業發展,不斷豐富城市景觀綠地花卉和園林觀花植物種類,以保持和鞏固“花城”美譽,讓“花城”實至名歸。
3.預期目標
進行系統的觀賞植物種質資源收集,搭建園林花卉行業科研平臺。在此平臺上,圍繞系列傳統和新優花城特色花卉,根據各花卉在生產和運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利用傳統和高新技術方法進行種質創新,培育具自主產權的新品種;開展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苗木附加值和苗木質量;研究苗木不同生產方式,提高栽培技術水平;進行免修剪移植技術研究,提高工程施工景觀效果;建立一個集特色觀賞植物種質資源保育保存、生產技術研究平臺和科研科普的示范基地為一體的廣東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
1.建立面積200畝約1000種的觀賞植物活體種質資源圃
通過收集、培育、保存,建立一個集特色觀賞植物種質資源保育保存、生產技術研究平臺和科研科普的示范基地為一體的廣州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
2.建立4個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專類展示園
將收集的觀賞植物種類通過園林植物配置研究,結合景觀設計的原則,建立形成景觀優美的專類示范展示區,主要包括木蘭杜鵑園、珍稀樹木園、觀花樹木園、鄉土樹木園等。
3.建立觀賞植物的科普教育展示基地
該區通過設立室內外展覽區,開展學術交流、專題報告、專欄展覽、中小學生生物知識普及課等形式開展科普活動??破粘S脠@林開花喬灌木以及引種馴化的鄉土植物和國外引進的植物品種在城市園林景觀中的應用、種植、養護等常規方法,是專業人士以及業余愛好者的重要觀賞和學習科普基地。
4.開展觀賞植物生物學和生態習性研究
開展觀賞植物的種質資源生物學、生態學習性觀察,綜合評價,篩選具觀賞價值的植物種類應用于城市的綠化建設中。
5.成功解決3~5種觀賞植物繁殖技術、栽培技術
確定3~5個開發種類,在綜合評分基礎上,深入系統研究2~3種特色觀賞植物人工引種、馴化、繁殖、株型調控、施肥栽培、花期調控方法、病蟲害防治等,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栽培技術規程,成功解決3~5種特色觀賞植物繁殖技術、栽培技術。
6.建立觀賞植物規?;a示范生產基地,繁育推廣觀賞植物。
7.選育出2~3種具有自主權特色觀賞植物的應用品種。
通過有效育種技術途徑,培育具自主產權的觀賞景觀新品種,逐步實施品牌戰略,成為廣州市乃至整個廣東省園林植物新品種堅強后盾和有力支撐點。
1.2013年(7~12月)工作計劃與階段目標
(1)啟動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①完成引種試驗區的場地平整、園路建設和水電設施的建設;
②完成種植資源圃北門、圍墻和一級園路的建設工作。
(2)觀賞植物資源收集、培育和展示的應用研究
收集鄉土木蘭科和杜鵑花科植物,進行適應性觀察。
(3)標準化試驗配套設施示范建設
配套設施示范建設:投入800m2的引種試驗溫室設施的建設;完成引種試驗區內蓄水池的建設。
2.2014年(全年)工作計劃與階段目標
推進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1)完成木蘭杜鵑園和珍稀樹木園的場地平整、園路建設和水電設施的建設。
(2)完成種植資源圃東門和蓄水池的建設工作。
(3)完成1500m2玻璃溫室建設工作。
(4)完成25244m2薄膜溫室改造工作。
3.2015年(1~6月)工作計劃與階段目標
(1)推進觀賞植物種質資源圃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完成觀花樹木園和鄉土樹木園的場地平整、園路建設和水電設施的建設。
(2)觀賞植物資源收集、培育和展示的應用研究
收集鳳凰木、單色魚木、雞蛋花、大葉紫薇、小葉紫薇、臘腸樹、美麗異木棉、紅花羊蹄甲、木芙蓉、紅粉撲花、梅花、山茶科植物、粉花風鈴木、山指甲等觀花植物。
種質資源圃總建設費用1750萬,分三大分部實施,其中綠化分部工程300萬,園區園建工程1000萬,水電安裝工程450萬。
1.項目建成了引種試驗區18畝、科普教育區5畝、珍稀樹木園32畝、觀花樹木園55畝、鄉土樹木園70畝、木蘭杜鵑專類園20畝;玻璃溫室1500m2、引種試驗溫室大棚800m2;示范推廣區25244m2薄膜溫室改造;資源圃一級園路、部分圍墻和外水外電新建工程等項目;另外還包括科普教育區的宣傳講解設備、辦公設備及日常管理運行所需的設備儀器等。
2.加快了新優園林植物品種推廣應用到廣州城市綠地上速度,目前配套推廣區25244m2薄膜溫室、玻璃溫室1500m2,用于優良園林觀花彩葉植物的快速繁殖;到目前為止,共繁殖新優品種小苗超過50萬株,推廣新品種約20個,總數量超過20萬盆(株)。
(作者單位:廣州市嘉卉園林綠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