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聚網
福特 科魯茲成投訴冠軍2017年1~2月汽車投訴排行榜
文/車聚網
央視3·15晚會落下帷幕了,今年的汽車行業大大松了一口氣。除了寶馬MINI被提了幾句,并無汽車品牌被曝光和深究。對消費者而言,一臺晚會能幫助大家了解汽車缺陷并協助維權嗎?并不能。2016年,車企共發布召回公告171次,涉及45個品牌近200款車,召回總量達1179萬臺。這顯然不是一臺開播前有眾多汽車廣告的晚會能反應的。與其如此,不如來點實際的:看看今年1~2月,質檢總局又收到了哪些汽車品牌與車型的投訴
福特以接近200例的數量重返投訴排行第一并不奇怪。質檢總局收到的數據顯示,它的合資企業在華生產的眾多車型幾乎都是投訴目標,缺陷種類也格外齊全:從變速箱故障到剎車助力失靈,從車內異味到各種斷軸。
以福特蒙迪歐致勝為例,這是一款集各種投訴于一身的標準樣本:6速PowerShif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異響、動力受限是老生常談,保修期內換了變速器總成的車主是幸運的,如果出了保再去換,費用可以買一部嘉年華了。這類投訴占致勝投訴總量的94%。其次是致勝及繼任者新蒙迪歐都有的家族通病:車內異味。

2017年1~2月汽車缺陷投訴品牌前10位排名 品牌 2017年1~2月投訴量 投訴占比 2015年市場占有率 投訴銷量比福特 191 14.4% 4.5% 3.20 2 雪佛蘭 168 12.7% 3.3% 3.83 3別克 110 8.3% 5.3% 1.58 4大眾 103 7.8% 13.8% 0.56 5 斯柯達 64 4.8% 1.5% 3.32 5奧迪 64 4.8% 1.5% 1.58 7豐田 57 4.3% 6.0% 0.72 8 比亞迪 54 4.1% 2.0% 2.01 9 北汽股份 53 4.0% 0.7% 6.13 10 菲亞特 43 3.2% 0.2% 14.49 1
2016年2月,一媒體將車主提供的2013年款蒙迪歐車內阻尼片送往譜尼測試集團上海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甲苯揮發量為每立方米1792μg、甲醛為每立方米206μg、乙醛每立方米64.8μg,三項指標均超《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規定的1.62倍、2.06倍和1.23倍。
對此,長安福特以重慶質監局的檢測報告當作反駁依據,堅稱車輛沒有違反國家標準。其工作人員更對車主這樣解釋:新蒙迪歐的靜謐性好是因為隔音材料多,而隔音材料多了自然會有臭味。
福特家族的斷軸案例就不一一列舉了。借用長安福特自己發布的公關稿來解釋這一切:未使用全球統一材料強度標準。但翼虎斷軸門和召回事件,并未改善福特的斷軸現象,反有蔓延到全系產品的趨勢。
通用旗下的雪佛蘭、別克分列第二和第三名。除普利司通輪胎有點連累上汽通用外,昂科威等熱銷車型的疑似斷軸事件,也一直沒有消停過。沸沸揚揚一年多都沒有一個權威的第三方機構給出有公信力的說法,期待監管部門的介入。
大眾旗下的大眾、斯柯達、奧迪品牌包攬投訴排行榜第四、五名。不過,雖然大眾品牌在前2個月收到了103例投訴,但投訴銷量比只有0.56,遠低于行業平均值1。可能因為在整個DSG的召回中,經過幾百萬中國消費者的磨合,該問題變速器終于進入了成熟期。而速騰斷軸案的消費者,通過長期抗爭,讓一汽-大眾終于給新速騰裝上了獨立后懸而減少了投訴。


投訴銷量比最低的三個品牌有:起亞(0.16)、寶駿(0.21)、哈弗(0.25)。可以看出,領先的自主品牌在投訴量與比率上,都有優于多數合資品牌的表現。當然,這個結果除了表明它們的產品質量確實過硬之外,也還有一種可能:車主發現質量問題后,沒有到質檢總局的網站進行投訴。
這個榜單的意義在于,如果投訴銷量比低,不一定完全證明質量好;但如果比值過高,那這個品牌的產品質量很可能有較大問題。
科魯茲1~2月收到142例投訴,高居榜首,也占據了當期投訴問題的1/10。主要原因是:手動變速箱異響、掛擋困難、離合失靈等。此類問題占科魯茲投訴的57%,主要集中在2015款1.5L手動精英版車型上,一般多發在2萬~4萬公里行駛里程時。
上汽通用在2月底一份回復函中稱:這是手動擋的正常工作現象,不影響使用與安全性,但顯然這一解釋并未被車主接受。
一位讓修理廠的親戚修好車的車主表示,故障應為變速箱上蓋的換擋定位銷非正常磨損所致。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因處于反復磨損狀態,定位銷應選用耐磨性較好的優質低碳鋼。而車主們反應,科魯茲使用的是塑料件,4S店的維修費用約為1000元。
美國《消費者報告》此前評出的2017年十佳車型中,科魯茲獲得緊湊級最佳車型。不知道美版科魯茲的定位銷采用什么材料?

2017年1~2月汽車缺陷投訴車型前10位排名 車型 2017年1~2月投訴量 投訴占比 2015年市場占有率 投訴銷量比1科魯茲 142 10.7% 1.3% 8.11 2 蒙迪歐-致勝 90 6.8% 0.0% 219.82 3明銳 61 4.6% 0.8% 5.89 4英朗 51 3.8% 1.5% 2.55 5紳寶X65 50 3.8% 0.1% 48.01 6菲翔 37 2.8% 0.1% 18.77 7福克斯 36 2.7% 1.3% 2.03 8 A4L 35 2.6% 0.6% 4.19 9蒙迪歐 34 2.6% 0.6% 4.33 10 高爾夫 33 2.5% 1.1% 2.36

大眾在中國市場可免費更換隔音材料的車型(共2263987輛)企業 品牌 車型 生產時間 銷量(輛)一汽-大眾 奧迪 A4L 2013.1~2016.4 400237一汽-大眾 奧迪 Q5 2013.9~2016.3 290013一汽-大眾 奧迪 A3 2014.2~2016.4 122239一汽-大眾 大眾 邁騰 2013.1~2016.1 567074一汽-大眾 大眾 CC 2013.1~2016.1 124886一汽-大眾 大眾 高爾夫 2013.8~2016.3 482994上汽大眾 斯柯達 明銳 2014.2~2016.1 276544
投訴銷量比最高的車型,除了蒙迪歐致勝就是宋。比亞迪這款SUV的主要問題是異響、頓挫、不易掛擋。大致原因或為:變速箱油不匹配、零件加工精度不夠、材料耐磨性不足等。
明銳的投訴量也進了前三,且投訴銷量比高達5.89,說明其投訴相對銷量明顯偏多。原因也是車內異味。收到類似投訴的還有高爾夫、邁騰、奧迪A4L、奧迪Q5。顯然整個大眾集團的產品,在阻尼材料或車內用料上節約成本過猛了。
3月10日,大眾中國、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發布聯合聲明,稱將開展“保障車內舒適體驗”活動,可為旗下7款國產車型免費更換隔音材料。涉及車型有:奧迪A4L、Q5、A3、邁騰、CC、高爾夫、明銳,生產年份大多為2013年1月~2016年4月。這與質檢總局1~2月收到的大眾車型的投訴情況基本一致。
看來,大眾早就對隔音材料環保不達標、易產生異味的事心知肚明,趕在3·15晚會前5天統一來個打包服務。畢竟,吃一塹長一智,4年前的3·15晚會讓大眾DSG事件天下聞名,也成為其入華以來最大的丑聞和負面事件。
但是,大眾真的能兌現它的“體驗聲明”嗎?如上表所示,大眾需要更換隔音材料的車型超226萬輛,如果按一部車隔音材料需1000元的成本計算,大眾需要為此付出22.6億元的代價,相當于全年凈利潤的10%左右,也是當年DSG召回成本的1/5。
大眾能保質保量完成這次變相召回嗎?目前,我們寧愿相信以其德式嚴謹,不會辜負公眾期望與媒體監督,至少不會像之前DSG召回和速騰后懸召回那樣虎頭蛇尾。

與此同時產生的疑問是:用一紙聲明代替應有的召回,屬于用家法代替國法,合適嗎?在所謂的聲明之前,是否存在隱瞞缺陷的情況?變相召回的效果由誰來監督?對已造成傷害的消費者如何補償?以后如何杜絕這種明知故犯的做法?
答案是,沒人知道。正如幾年前大眾召回DSG那樣。
2013年大眾被3·15晚會曝光后,第二天就宣稱“主動”召回DSG車型,之后大半年又進行了兩次召回,共召回了110萬輛DSG車型。三次召回的理由都不一樣,第二次的召回理由竟然是“因計算失誤而補充召回”。關鍵是,召回后車主們反應的問題大多沒有解決,而且還添了油耗增加的新毛病。
這是一個車企可以自由發揮的市場與年代。看上去召回活動很熱鬧,但沒有一家車企因此而被罰款。即使在這種寬松的像開卷考試的環境中,仍然有不少車企盡力避免召回這個字眼。比如這次大眾的異味門事件,去年福特的福克斯雙離合變速器“客戶關懷計劃”。
結果就是,不必非得召回的小問題,各車企不時粉墨登場惺惺作態;而真正需要召回的嚴重缺陷,大家遮遮掩掩顧左右而言它。

有一個關于速騰的黑色幽默:一哥們兒坦承他是中國最“幸運”的大眾車主。因為他的車是速騰2014款1.8TSI自動旗艦版,集7速DSG雙離合、扭力梁后懸、EA888發動機于一體,把變速器異響、后懸召回打補丁、燒機油等大眾的經典毛病都體驗到了。估計將來還會碰到類似的福特車主,可以想像一位福克斯車主同時遇到雙離合異響、室內異味、斷軸這些問題時的酸爽。
那么,下一個會是誰?通用的科魯茲?豐田的卡羅拉?當中國消費者的耐心和希望被消磨的變成習以為常的微笑時,一臺輕描淡寫充滿喜感的3·15晚會確實是一道恰如其分的精神大餐,只有當法規的震懾力大于央視時,天天都是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