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 周兆霞
小學應用題教學中要“三注重”
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 周兆霞
小學應用題并不難,教師要把分析條件的辦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能有一個系統的步驟作為參考,再結合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解答,并且細心地展開運算。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應用題;教學;注意
小學數學的應用題是每年必考的內容,因其綜合性強,考查的知識點多,所以一直都是教師和學生頭疼的內容,學生擔心不會做,教師擔心教不好,其實,教師只要用對方法,找對重點展開教學,就能幫助學生解決這一難題,因此,本人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三點應該注意的內容:
大部分學生覺得應用題難,并不是覺得它考查的知識點有多復雜,而是被題干嚇到,很多學生經常會說:“每次一看到那么長的題目,我就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更別提解題了。”從學生的話中可以看出,先幫助學生審題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學生不會審題,連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都挑揀不出來,就更不用說去分析其中的關系了。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讀懂題目,分清楚其中哪些條件是有用的,哪些條件是無用的,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分析。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分析某一道題目的條件,更要教會學生審題的能力,讓學生有獨立的能力去解題,才能考出理想的分數。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去除無用的和干擾的條件,教師要充分利用相關的圖形、示意圖、圖象等內容進行分析,并且在審題的過程中做好示范,才能讓學生有一個好的榜樣可以學習,并且鼓勵學生自己分析題目,加大應用題的數量,才能提高審題的速度,并且能很快地抓住題目的重點。
應用題之所以叫應用題,是因為它聯系了很多實際應用的內容,這也是應用題變得很復雜的原因,教師在教學時,就要注意幫助學生分析條件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對數量關系的掌握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在一道題中,哪些條件之間是有聯系的?有怎樣的聯系?應該運用什么數學公式、概念、定理來整理成數學算式?通過一步一步的分析整理出數學算式,接下來就是運算了。分析條件的數量關系,例如時間、路程、速度之間的關系,或者半徑、面積、體積之間的關系,這些內容是解題的關鍵,需要學生有扎實的數學基礎,才能在分析條件的過程中有所想法,才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寫出正確的算式。因此,教師要從數學基礎和分析同時入手,逐步提升學生分析條件的能力。

數學的計算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容,很多人覺得應用題重點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其實不然,應用題是綜合性題目,不僅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數學思維、分析能力,也能檢驗學生的計算能力。每次考完試或者做完習題,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很多學生都會分析應用題,算式也能寫對,可是最后的結果是錯的,最終造成了失分。這樣的結果是非常可惜的,學生只要細心一點,這道題就可以拿滿分,但是很多學生粗心大意,不注意這些小細節,從而犯了不必要的錯誤。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形成一個整體意識,做題的過程中要時刻保持細心,才能把應用題做得很完美。
例如: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9,第二天看了24頁,兩天看的頁數與剩下頁數的比是1∶4,這本書共有多少頁?根據已知條件,能很快列出算式:24÷(1/5-1/9)=270(頁),但是很多學生的結果和正確答案不一樣,分析學生解答的步驟,大部分學生在計算1/5-1/9時出現失誤,可以看出學生對于“通分”掌握的還不夠徹底,教師便再次講解通分的內容:“1/5-1/9不能直接減,應該先通分,那么如何通分呢?先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數45,1/5上下要同乘9,得到9/45,很多同學在通分時忘了分子也要同時擴大9倍,所以就出現了錯誤,1/9也是同理得5/45,然后再進行計算。”教師在注重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也要對癥下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總之,應用題并不難,教師要把分析條件的辦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能有一個系統的步驟作為參考,再結合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解答,并且細心地展開運算,就一定能做好應用題。
[1]夏有霹.小學數學中簡單應用題要不要分類型[J].人民教育,1985(Z1).
[2]張玉榮.小學數學簡單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4).
[3]段紅麗.如何抓好簡單應用題的教學[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05).
[4]馬仕芬.簡單應用題的啟蒙教學與解題習慣的培養[J].石油教育,2001(06).
[5]曹巍.以演示為主教“簡單應用題”[J].黑龍江教育,200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