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5月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會見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日本外務省公布消息稱,會談大約進行了50分鐘。針對日中關系,安倍稱,日方期待以今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明年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改善和發展兩國關系。愿從建立戰略互惠關系出發,著眼于大局,為改善(日中)關系共同努力。安倍甚至具體提到,希望在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進程中,進一步加深日中關系。
日本NHK電視臺評論說,日中兩國政府希望將此訪作為坦率交換意見的機會,確保在適當應對兩國之間問題的同時,構筑友好關系。日本共同社客座論說委員岡田充撰文稱,一直在原地踏步狀態的日中關系開始走向改善。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楊潔篪5月30日在會見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時特別提到,中日關系要實現穩定改善,必須妥善處理好敏感問題。他表示,日方應本著誠實守信態度,不折不扣按照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的精神,慎重妥善處理好歷史問題和臺灣問題等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維護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據報道,安倍5月31日在與楊潔篪會晤時表示,在臺灣問題上,日方將繼續遵循日中邦交正常化聯合聲明中確定的原則,這一立場沒有變化。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向《聯合早報》分析,日本近期在中日關系重大問題上言行不一致,一方面表示要改善對華關系,另一方面卻在臺灣和南中國海等問題上“搞小動作”。“中方希望日方能很專業、正面、誠實地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則問題作出回答,但至今都還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