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5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5月份制造業PMI為51.2%,與上月持平,表明中國制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發展態勢。此前市場普遍預期,5月官方制造業PMI將微降至51%。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通常PMI指數在50%以上,表明制造業活動擴張;低于50%,表明衰退。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時說,中國制造業PMI已經連續8個月位于51.0%以上的擴張區間,表現出明顯的特點。首先是市場供需兩端持續擴張,國內外市場需求繼續改善;消費品制造業增速有所加快,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等表現突出;中小型企業活力增強,尤其是小型企業PMI連續3個月上升,年內首次回升至擴張區間;企業對市場預期較為樂觀。
受此消息影響,5月31日,上證綜指以上漲0.23%收盤,這也是上證綜指連續4日收陽。
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文章認為,中國政府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官方制造業PMI持穩于51.2%,預示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動能強于預期。招商證券分析師張一平認為,5月份PMI強于預期還表明,預計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將在6.7%左右。他表示,經濟形勢不會像有些人預期的那樣糟糕。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也認為,中國政府有信心實現全年6.5%左右的增長目標,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政府越來越愿意動用貨幣、財政和行政手段來遏制債務上升勢頭和防范金融動蕩。
但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5月3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制造業PMI細項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出現可能放緩跡象。連平認為四五月中國制造業PMI為年初以來低位,表現出旺季不旺的特點,因此維持經濟今年增長“前高后低”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