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逢春
【解題技巧】
眾所周知,從上世紀80年代起,高考語文就出現了要求寫“大”“小”作文的題型。隨著微信、微博的興起,近年的高考題又出現了微寫作。究其本質,它其實就是上述“小”作文的延續。微寫作一般是根據社會現象和教學內容設題,表達方式有描寫、議論、說明、抒情,字數大致在200字以內。筆者首先談談如何進行議論性文字的微寫作。
雖然是微寫作,但文章在內容、結構等方面也應當完整。一段完整的議論,一般應當有引論、本論、結論,并且內在邏輯嚴謹。因為微寫作字數十分有限,所以引論一定不能兜圈子,要開門見山,落筆第一句就要亮出論點;本論要緊扣論點分析“為什么”,應擇其主要原因作精準論述,不能面面俱到;結論要視字數情況而定:如果不超過規定,有時還可以寫一寫“怎么辦”,反之則略。除了追求邏輯嚴謹,“微”作文還應當力求使用正反對比、引用名言、設置問句等常見手法增強文采。
同時,因為“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多層次、多側面的,對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獲得不同的認識”(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③)·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而“千古文章意為高”,所以“微”作文要特別注意根據試題提供的材料確立高深的論點,這樣能大大擢升“微”作文的質量,獲得閱卷者的青睞。下面通過解析三道高考題來加以說明。
一、2014年北京卷第22題: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其中的②題是:今天早晨是家長送你來考場的嗎?請對“家長送考”現象予以評論。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
對“家長送考”現象,可以從“關愛有助于增強信心”或“溺愛不利于培養自立精神”的角度進行議論,表明肯定、贊成、褒揚或否定、反對、批評的態度,因為這都無傷大雅(大政方針),不違背核心價值觀。但這樣議論略顯淺薄,因此最好“發人之所少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確立“要因人看待”的論點,這樣才有深度。行文時使用正反對比手法,可使論點表現得更鮮明。參考例文:
對家長送考的現象不能一概贊成或反對,要因人看待。如果考生平時學習成績好,臨考心態穩定,家長大可不必送考;否則可能會給他們造成心理負擔,導致考試發揮失常。如果考生平時學習成績一般或者較差,就有必要送考,以便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這有助于他們集中精力,增強信心;否則他們會埋怨家長冷血而情緒波動,后果不堪設想。
文后雖然可以加上“總而言之,對家長送考現象要因人看待”的結論,但這樣會超過字數,因此要略去。
二、2014年福建卷第19題:漁民在夜間先用燈光誘集趨光性魚類,然后圍捕,稱“光誘圍網捕撈”。這種科學的捕魚方法漁獲量高。有些漁民運用這種方法,拿網眼極小的密網圍捕,連筷子粗細的、硬幣大小的幼魚,都統統撈了上來。
用密網進行光誘圍捕,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簡要闡述。(要求:表達簡明連貫,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此題揭示的劣行,雖然根據“不管白貓黑貓,逮到老鼠就是好貓”之說也能為之辯解,但因為它明顯違背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所以不能這樣做,只能否定、反對;否則,論點不但談不上高深,反而會被判為另類。當然,從“科學是把雙刃劍”的角度也能立論,但直接批評劣行更有針對性,更有教育作用。為增強文采,行文可設置反問,引用名言,進行對比。參考例文:
這是一種利令智昏的做法。為了眼前的利益拿網眼極小的密網圍捕,會使魚子魚孫都被趕盡殺絕,漁業資源被毀滅。我國近海一些地方已無魚可捕的惡果不就是這樣造成的嗎?古人尚且懂得“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今人怎么連古人都不如了呢?作為現代的文明人,應該具有長遠的眼光,為自己、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為此,我們要大力整治這種殺雞取卵的惡劣行為!
因為字數不會超過規定,所以文后有下結論,還寫了“怎么辦”。
三、2015年北京卷第26題: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其中的①題是:語文老師請同學們推薦名著中的章節或片段供課上研讀。范圍:《三國演義》《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選擇哪部著作中的哪個章節或片段?請用一句話表述推薦內容,并簡要陳述理由。
選擇陳述對象時,一定要選擇自己很熟悉的某一精彩之處進行推薦,這樣分析“為什么”才能切中肯綮。為增強文采,展示情節時可用排比句。參考例文:
我推薦《三國演義·群英會蔣干中計》這個章節。因為其情節——瑜毀書斬使,操初戰失敗,瑜暗探操寨定計,蔣討功作說客,瑜設宴鎮蔣并巧施反間計,蔣盜書中計,操中計殺蔡張等,充滿矛盾斗爭,環環緊扣又因果分明,雖有虛構但入情合理。此章節把事件演繹得淋漓盡致,把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為我們寫作提供了很有益的啟示。
文后雖然可以加上以“所以”為頭的結語,但這樣會超過字數,因此要略去。
【同步突擊】
1.時下有人熱衷電子閱讀,有人喜愛紙書閱讀。請對此現象予以評論。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不超過200字。
答:
2.“沒有互聯網,你會明珠暗投。”“沒有先進制造業,你是空中樓閣。”“那我們攜手,讓世界愛上中國造!”你聽到這樣的廣告詞后有什么感想?請簡要闡述。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不超過150字。
答:
3.2015年高考新課標卷Ⅰ的作文題,要求考生針對“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打電話”的真實事件,給女兒、父親或交警寫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看法。事后該作文題遭到大批考生的惡語吐槽,“女兒”還被人肉,其主要原因是:“我練了三年的議論文,最后你要我寫一封信?”請對此現象予以評論。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不超過200字。
答:
4.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⑤)·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寫那紛紛揚揚的漫天大雪,其中有“那雪正下得緊”一句。魯迅先生贊揚這個“緊”字富有“神韻”。如何理解“神韻”?請簡要闡述。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不超過200字。
答:
5.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④)·學習辯證分析》一文有這樣的材料:“一些同學總認為,在家有父母管著,在學校有老師管著,生活太沒有自由了。而西方的一位教育家說過:‘盲目地讓孩子自由,實際上是褻瀆文明,提倡野蠻。”請對此予以評論。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不超過200字。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