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醫生離世 家屬捐出器官
“我也是醫生,周圍很多病人都在等腎源,每一個患者背后都是一個家庭。我的家庭已經不完整了,捐出丈夫的器官可以讓那些患者家庭完整起來。”談及捐獻丈夫器官的初衷,仍沉浸在悲痛中的張瑞瑞如是說道。
張瑞瑞和丈夫靳軍華都是湖北襄陽市中心醫院醫生。1月17日,36歲的靳軍華外出時遭遇車禍,不幸死亡。張瑞瑞和家人商量后,在2月5日捐出了靳軍華的心臟、肝臟及雙腎,并成功移植給4名患者。
張瑞瑞說,得知丈夫腦死亡且無力回天的那一刻,她感覺天塌下來了。平靜下來后,她想起和丈夫在大學時,曾探討過人體器官移植的問題,丈夫非常支持器官捐獻。
“我想他在天有靈,肯定愿意的。他平時對病人很好,基本上天天泡在醫院里,手機和電腦里的照片除了兒子的,就全部是病人的。”張瑞瑞說。
靳軍華的父親,66歲的靳留鎖是一名有著38年黨齡的老黨員。得知兒媳的想法后,雖于心不忍,但還是同意了,“兒子生前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揮刀為人民,是黨組織培養了我兒子的先進意識,捐出兒子的器官,用一條命救4條命,也算是一種報答?!?/p>
靳軍華一家人的義舉,經媒體宣傳報道后,感動了古城襄陽,也感動了不少網民。
【多維解讀】
1.義舉動人心。靳軍華作為一名醫生,生前救死扶傷,關愛病人。他離世后,家屬捐出了他的器官,挽救了4條生命,此義舉怎能不觸動人心。
2.醫者大愛。靳軍華生前把自己的精力奉獻在了工作崗位上,基本上天天泡在醫院里。離世后,捐出的心臟、肝臟及雙腎,救治了4名患者,靳軍華不愧對“醫者大愛”這四個字。
一年打工錢,不夠過年打幾場
一年打工存不了兩萬元,沒想到過年幾場牌就輸掉一大半——春節期間,安徽省的一些農村青年反映,過年親朋好友聚會都會擺上牌局,有人甚至將一年的辛苦錢輸了個精光。
“還沒到正月十五,我就輸了近1萬元?!绷彩兄械赅l青年許強(化名)在江蘇常熟一家電子廠打工,1年的工資不過3萬元,平時連一件好衣服都舍不得買,但是過年回家上了牌桌卻“大出血”。他告訴記者,從臘月二十三到年初五,他幾乎每天都有牌局。走親戚吃過飯就打麻將,同學聚會變成了斗地主,就算有時候湊不齊4個人,也能推牌九、炸金花。一開始他還以為賭注和平常一樣是5毛“一嘴”,沒想到過年期間翻了10倍,四圈麻將輸了近千元。許強實在心疼,只好繼續玩下去指望翻本,卻越輸越多。
【多維解讀】
1.合理理財。時下年輕人普遍不會理財,辛辛苦苦一年的積蓄,幾天輸光,不禁令人唏噓。年輕人應該學會合理理財,把錢用到更有價值的地方。
2.杜絕不良惡習。嗜賭成性,于己于人都極為不利。過年聚會,親朋好友應組織有意義的活動代替牌局,拒絕賭博等不良習慣。
吳子云:一個村醫,半個世紀的守護
在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麻沙鎮江坊村衛生所鄉村醫生吳子云當選“中國好人”,榮登2015年12月“中國好人榜”。
或許是因為常見母親痛苦的病容,吳子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將來成為一名醫生,為一個個患者趕走病魔的侵擾。
1961年,經村里推薦,17歲的吳子云來到福建建陽衛生學校學習。次年,他回到村里的保健站,當了一名村醫。這一個簡單的選擇,讓吳子云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
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必須隨時無條件地聽從病人的求助,鄉村醫生當然也毫不例外。
在吳子云眼中,“病人的要求就是最高指示?!币虼耍荒?65天每天24小時,他都處于待命狀態,只要患者求診,他便會立即背上藥箱趕過去,時常半夜出診,天亮才歸。不管炎炎夏日,抑或數九寒冬,風雨無阻,有求必應。
半個多世紀來,吳子云的喜怒哀樂總是和病人緊密相連。當病人被病痛折磨時,他憂心如焚;當病人轉危為安時,他滿心歡喜。家人都說,他的心里只裝著病人。
【多維解讀】
1.堅守、奉獻。一名村醫一堅守就是半個世紀,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這份堅守、奉獻值得我們點贊。
2.人生價值。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村醫吳子云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用他的堅守實現了人生最大的價值。
“炎黃”張紀清,江陰的慈善符號
在“感動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兩個代表城市良心的符號,一是“微塵”,二是“炎黃”。
1987年,江陰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用于敬老院建設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黃”,1000元的捐款金額幾近于當時一個人一年的工資。此后27年間,貧困學生、希望小學、敬老院、地震災區都陸續收到了署名“炎黃”的捐款。
“炎黃”到底是誰呢?當人們在大街上舉著“尋找炎黃”的牌子,當“炎黃”漸漸成為江陰的慈善符號,當代表愛心的“炎黃陳列館”落成時,“炎黃”本人卻千呼萬喚不出來。
2014年11月,有位叫張紀清的老人在郵局匯款時突然暈倒。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秘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炎黃”!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還有點苦惱,“唉!沒有隱藏好。”當別人為他的善舉點贊時,他搖搖頭:“這都是小事,能幫就幫一把吧。”
【多維解讀】
1.“炎黃”精神。我們每一個人都為有“炎黃”這個身份而自豪,張紀清用他27年的行動讓“炎黃”精神更具內涵,這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是一種默默的幫助,是一種無言的大愛。他將“炎黃”精神灑滿人間。
2.紅塵隱者。要不是暈倒,張紀清的真實身份還將繼續隱藏下去。他不希望世人知道,給他冠以各種光輝的名號,這份低調與純粹的善舉,令人欽佩。
顏展紅:扛著煤氣罐托起助學夢
53歲的顏展紅從小到大沒離開過“窮”字。在農村,他面朝黃土背朝天;進了城,他踏過三輪車,當過搬運工、鈑金工、水電維修工;現在是揚州市江都信用聯社一名臨時工。就是這樣一個生活艱辛、很多人眼中的困難者,不但把自己女兒送進了大學,14年來更資助了六七十名瀕臨輟學的貧困學生。他設立的“展紅愛心基金”吸引了眾多愛心人士加入,還獲得了我國扶貧最高獎——中國消除貧困獎。
為能資助更多的孩子上學,老顏除本職工作之外,又同時打了三份工。他每天早上6點到8點,騎三輪車上門收空煤氣瓶;8點半到下午5點半,再在單位負責維修水電管道,中午還要抽空給煤氣瓶充氣;下午5點半到晚上9點,送煤氣瓶;晚9點以后,到證券公司看門值班。
漸漸地,顏展紅資助的孩子多了起來,他怕忙起來忘記,就在信用聯社開了個戶頭,請儲蓄員定期把錢匯出。盡管老顏的舉動從來沒有向人提過,但他定期匯款的事還是讓細心的同事們發現了。信用聯社的幾位職工悄悄約定,每次領工資時將零頭放進老顏的戶頭,以幫老顏資助更多的學生。在老顏的影響下,江都城區很多市民自發地加入資助貧困生的行列中,有個體老板、退休教師、下崗工人……如今,受到“展紅愛心基金”資助的學生已有60多名。
【多維解讀】
1.扛著煤氣罐,撐起大夢想。顏展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著不平凡的事。他扛著小小的煤氣罐,心中卻大愛無疆;他過著清苦的生活,卻奉獻了滿滿的愛心。
2.愛心溫暖社會。顏展紅的舉動感染了周圍的許多人,眾人紛紛加入他的愛心行動,使需要關愛的人不再孤獨,使社會充滿了更多的溫情。
58歲民警用拳頭砸冰面救起落水女
2015年2月9日15時許,煙臺市松山派出所接到110報警服務臺指令:長春湖水庫管理處壩基附近有三人掉進冰窟中,請火速救援。
接警后,松山派出所值班民警姜濤立即帶領協勤喬小平、閆鵬飛趕赴現場,發現距離岸邊約20米處有一名落水女子,另外兩名落水者不見蹤跡。情況緊急,松山派出所協勤喬小平立即把繩子系在腰上,并在冰面上匍匐向落水女子爬去,當喬小平快接近落水者時,冰面突然破裂,喬小平掉進冰水中,岸邊治安大隊、莊園派出所、松山派出所民警立即通過繩子將喬小平拉出水面,并拖回岸邊。
時間就是生命。松山派出所民警姜濤不顧天氣寒冷、自身年齡較大(58歲)以及冰層疏松有可能再次落水的危險,毫不猶豫地將繩子系在自己腰上,再次向落水女子爬去。
當姜濤爬到落水女子附近時,冰面再次破裂,他也掉進冰水中。緊急關頭,姜濤一把抓住落水女子,并將腰間繩子遞給落水女子,由岸邊民警通過繩子向外拉。姜濤一邊用拳頭及胳膊砸開周圍的厚冰,一邊托著落水女子往岸邊游去。經過民警30多分鐘的努力,姜濤及落水女子終于被拉上岸,上岸后因天氣寒冷和用拳頭、胳膊砸擊冰面,姜濤體力耗盡,且身體多處被劃傷。
【多維解讀】
1.人民的守護者。人民警察忠于職守,服務人民,無私奉獻,他們是人民的守護者,是正義的化身。
2.自我保護。懂得保護自己,才能學會去關心和保護別人。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他人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