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應保++李麗
摘要:目的系統性評價近年來針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為針灸治療該病提供臨床依據。方法搜索中國知網、萬方、維普等文獻數據庫,對近3年來的相關文獻進行綜合分析。結果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針刺方法較多,包括:針刺、艾灸、穴位貼敷、穴位埋線、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等療法。結論針灸治療該病的療效顯著,發現運用靈龜八法治療該病較少,特別是靈龜八法擇時取穴的運用領域尚未被開拓,針灸作為一種非藥物療法,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腸易激綜合征;針灸;綜述
中圖分類號:R256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086-04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患,是一組包括腹痛、腹脹不適、以大便習慣的改變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狀異常,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而又缺乏明顯形態學和生物化學異常改變等可用器質性疾病解釋的臨床癥狀[1]。臨床以腹瀉型最為常見[2]。屬于中醫“泄瀉、腹痛、便秘”等范疇。
IBS患者以健康憂慮和飲食限制減少、睡眠障礙、精神心理異常等最為常見,它屬于心身疾病。目前,IBS已成為人群中最常見的胃腸功能性疾病之一[3],其發病率高,極大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質量。所以,IBS的治療是以消除患者顧慮、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目前西醫沒有一種完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及藥物。而針灸治療內臟性疾患具有確切的療效,也有文獻報道了針刺治療IBS有明確療效[4~5]。近年來,針灸在治療IBS方面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通過查閱大量文獻,本文將3年來的臨床研究綜述如下。
1針灸研究
11針刺療法劉淑英[6]運用調神健脾針刺法治療IBS-D的臨床觀察。將60例患者分為調神健脾組和常規藥物組各30例,調神健脾組予調神健脾針刺法,穴取百會、印堂、中脘、雙天樞、雙上巨虛、雙下巨虛;常規藥物組口服得舒特。結果:調神健脾組總有效率為9000%,常規藥物組為7667%;王瑾[7]運用疏肝健脾調神針刺法治療老年IBS-C觀察。將68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和枸椽酸莫沙必利;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針刺。結論:疏肝調神針法能改善患者癥狀,療效佳;裴麗霞等[8]運用調神健脾配穴針刺治療IBS-C隨機對照研究。將60例患者分為針刺組和西藥組各30例,針刺組取天樞、足三里、上巨虛、太沖、三陰交、印堂、百會;西藥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結論:針刺組優于西藥組,有一定遠期療效;李湘力等[9]運用辨證針刺治療IBS-D。對照組60例予西醫常規基礎治療;治療組辨證治療分別予3種不同證型不同穴位和不同針灸法。結果:治療組、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67%,867%,2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劉寧[10]通過觀察針刺大腸下合穴上巨虛治療IBS-D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患者分為針刺上巨虛組和口服藥物組各30例,觀察腹痛、腹瀉、腹脹等癥狀變化情況。結果: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667%;劉瑩等[11]運用“通督調神”針法治療IBS-D 31例。治療組采用“通督調神”針法;對照組予馬來酸曲美布汀。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為7742%,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張濱濱等[12]運用疏肝健脾針法治療IBS-D。將99例患者隨機分為3組,溫針組29例、中藥組36例、針藥組34例,比較3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臨床療效、3個月復發率及不良反應。結論:疏肝健脾針法是一種高效、無不良反應、低復發率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周穎[13]運用臟腑圖點穴法配合針刺治療IBS 療效觀察。方法:應用臟腑圖點穴法配合針刺治療不同證型的IBS 患者25例,結果:總有效率為88%。
12針刺結合藥物療法張霞等[14]運用益生菌聯合針灸對IBS70例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治療組: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聯合針灸,針刺取穴足三里、天樞、三陰交;對照組:口服馬來酸曲美布汀分散片。結論:益生菌聯合針灸治療IBS-D可顯著降低患者腹痛癥狀積分,改善IBS癥狀,同時可降低IBS-D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IL-8和TNF-a水平,提高IBS-D患者血清中抗炎因子IL-10水平,調節患者體內促炎和抗炎因子平衡;王惠芹等[15]觀察針刺療法聯合中藥對IBS(肝郁脾虛證)患者臨床療效及對血清中5-羥色胺(5-HT)、神經肽Y(NPY)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水平的影響。將9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2組患者均口服補脾益腸丸,逍遙顆粒,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針刺,取雙側(天樞、上巨虛、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百會、印堂。結果:觀察組臨床有效率為88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張友勝等[16]探討中藥配合針灸治療IBS臨床療效。將12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對照組口服鹽酸洛呱丁胺膠囊和四神丸;觀察組中藥口服聯合針灸,中藥湯劑取白術20 g,山藥、白芍各15 g,陳皮、黃芩、柴胡、烏梅、干姜各10 g,炙甘草、防風各6 g,據證型加減配藥,針刺取上巨虛、曲池、大腸俞、天樞。結論: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劉燕觀[17]運用益生菌聯合針灸對IBS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將7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聯合針灸,針刺取足三里、天樞、三陰交,配合烤電;對照組口服馬來酸曲美布汀分散片。結論:治療組腹痛、腹瀉、腹部癥狀總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IL-8和TNF-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抗炎因子IL-10顯著高于對照組;鞏緒恒[18]探討升陽益胃湯聯合針刺治療IBS-D療效觀察。將4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升陽益胃湯聯合針刺;對照組口服奧替溴銨。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為700%;王小輝等[19]運用半夏瀉心湯加減聯合針灸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30例。將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予口服半夏瀉心湯加減聯合針灸;對照組予口服匹維溴銨片。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700%;王磊等[20]采用頭針聯合體針治療IBS-D療效觀察。將122例患者分為頭針組(41例)、體針組(41例)、聯合組(40例),頭針組針刺患者頭部胃區及腸區;體針組采用常規體針;聯合組共同采用頭針及體針。結果:療程及治療結束時,聯合組患者的癥狀積分均低于頭針組和體針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寇媛等[21]采用中醫三聯療法治療IBS-D療效觀察。將6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予中藥湯劑、中藥灌腸及針刺療法;對照組予雙八面體蒙脫石散、復方嗜酸乳桿菌。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為70%;匡小霞等[22]采用針藥結合治療IBS-D50例。將10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予中藥灌腸配合溫針灸;對照組口服匹維溴銨。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7%,對照組為837%;雷蕊兄等[23]運用固腸止瀉丸配合穴位針刺治療IBS-D的臨床觀察。將86例患者分為治療組(44例)和對照組(42例),治療組服用固腸止瀉丸配合針刺;對照組服用思密達。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2%,對照組為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