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月秋++李垚++鄭玉++姜莉云

[KG(0.15mm]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病理類型大腸息肉患者的中醫體質分布特點。方法根據2009年頒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對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及內鏡室200例大腸息肉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調查,并統計被調查者大腸息肉的病理類型,分析不同病理類型大腸息肉患者的體質分布特點。結果腺瘤性息肉患者偏頗質中,陽虛體質為易患體質類型,其次為痰濕質、氣虛質及濕熱質;而非腺瘤性息肉患者則以平和質為主。含絨毛成分組以陽虛質、氣虛質為主;不含絨毛成分組以陽虛質為主。結論大腸息肉病理類型與中醫體質相關,腺瘤性息肉以陽虛體質為主。[KG)]
關鍵詞:大腸息肉;病理類型;中醫體質
中圖分類號:R2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5-0041-02
[WT5HZ][JZ]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logic Typ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JZ]Medicine Constitution of 200 Colorectal Polyps Patients
[WT5BZ][JZ]DONG Yue-qiu, LI Yao, ZHENG Yu, JIANG Li-yun
[WT5"BX][JZ](Depar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Kunming City, Kunming 650500, Yunnan)
[WTHZ]【Abstract】[WTBZ]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CM constitu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riteria for TCM Constitution promulgated in 2009, 200 patients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Gastroscope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were surveyed and the pathological types of colorectal polyps patients were counted to analyze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colorectal polyps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types. Results: Adenomatous polyps patients were partial to be moderate, yang deficiency patients to be subject to be sick constitution, followed by the patients with phlegm-damp, qideficiency and damp heat types. But non-adenomatous polyps patients were peaceful constitution. The villi-containing group was to be Yang deficiency and qi deficiency types while non-villi-containing group to be yang deficiency. Conclusion: The pathological type of colorectal polyps patients is related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denomatous polyps are mainly subject to yang deficiency constitution.
[WTHZ]【Key words】[WTBZ]colorectal polyps, pathologic typ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大腸息肉系指生長自結腸及直腸黏膜而隆起于黏膜表面的病變,從病理類型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兩大類,前者包括管狀腺瘤、管狀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狀腺瘤3類,后者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錯構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發病率高,占70%左右,據估計50%~70%的大腸癌由腺瘤演變而來,含絨毛成分的腺瘤癌變率更高,如何減緩或預防癌變發生,已成為目前研究熱點,這與中醫學注重“個體化治療”及“防微杜漸”、“既病防變”理論相吻合。而中醫體質學[1]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研究人類體質特征、體質類型的生理、病理特點,分析疾病的反應狀態、病變的性質及發展趨向,指導疾病防治及養生康復的一門學科。認為可將人類體質客觀分類,而某些干預措施可以調整體質的偏頗,使得體質的群體預防和個體預防成為可能。本研究擬調查分析大腸息肉患者及腺瘤性息肉中含與不含絨毛成分患者的中醫體質分布特點,通過中醫體質學的宏觀理論與西醫學的微觀概念相結合,以期減少癌前病變的發生,為根據腺瘤性息肉患者的體質類型進行中醫藥干預尋求理論依據。
[BT2]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筆者于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及內鏡室進修,對在此期間診斷的200例大息肉患者進行中醫體質調查及息肉病理類型分析,其中男140例,女60例,年齡18-81歲,>60歲以上者124例。
111診斷標準大腸息肉病理診斷依據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病理科檢查結果為確診標準。中醫體質類型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會的9種體質分類[2],即氣虛質、氣郁質、陽虛質、陰虛質、濕熱質、瘀血質、痰濕質、平和質、特稟質,并根據其判定方法及標準進行中醫體質判定。
112判定方法回答《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表》中的全部問題,每一問題按5級評分,計算原始分及轉化分,依標準判定體質類型。原始分=各個條目分值相加;轉化分數=[(原始分-條目數)/(條目數×4)]×100。
113判定標準:平和質為正常體質,其他8種體質為偏頗體質。判定平和質的條件:轉化分≥60分,其他8種體質轉化分均<30分判定為是;轉化分≥60分其他8種體質轉化分均<40分,判定為基本是;不滿足上述條件者為否;偏頗體質:轉化分≥40分判定為是;轉化分為30-39分,判定為傾向是;轉化分<30分為否。
114納入標準符合大腸息肉診斷標準,有病理檢查結果,能自我填寫體質量表或在調查者幫助下完成體質調查。
115排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大腸息肉已癌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加德納綜合征、特科特綜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綜合征;病情較重者;量表填寫不完全者。
12方法對符合納入標準的大腸息肉患者進行中醫體質問卷調查,由筆者講述填寫方法,忌更改詞句及帶有講解員個人傾向意見,填寫完成按判定標準進行體質判定,填寫不完全者剔除,記錄患者大腸息肉病理類型。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BT2]2結果
21不同病理類型大腸息肉體質分布情況200例被調查者中腺瘤與非腺瘤性息肉共存者17例,占85%,腺瘤性息肉131例,非腺瘤性息肉52例。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提示不同病理類型大腸息肉患者體質分布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不同類型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中醫體質分布情況在調查的131例腺瘤性息肉中進行了進一步病理分型,包括絨毛狀腺瘤3例(229%),絨毛管狀腺瘤29例(2214%),管狀腺瘤95例(7252%),鋸齒狀腺瘤4例(305%)。將上述不同病理類型息肉分為含有絨毛成分及不含絨毛成分2類。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進行檢驗,提示不同腺瘤性息肉的體質分布不同,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大腸息肉是常見的大腸疾病之一,高危險性腺瘤性息肉目前已被公認為是重要的大腸癌前病變。其所含絨毛成分越多,癌變可能越大,息肉體積、組織學類型與癌變潛能相關。本研究將腺瘤性息肉分為含與不含絨毛成分2類,雖復發息肉威脅性小,基于前者14%的復發率[3],及絨毛狀腺瘤1718%的癌變率[4],臨床上進一步分型、復查是有必要的。如何降低腺瘤性息肉的發生、復發及癌變率值得積極探索,而筆者則從中醫體質角度探討二者的相關性。
體質是人體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基礎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固有形態和功能,但隨著不良環境因素影響,機體陰陽失衡,發生病理變化,從而產生不同疾病證候特點。王琦曾提出“體質可調論”的觀點,通過調理體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發生率。研究表明,中藥治未病可改善不同證型腺瘤性息肉患者術后癥狀及降低其復發率[5]。了解大腸腺瘤性息肉的易患體質類型,通過中醫中藥依據中醫體質理論,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及預防,可減少癌前病變的發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JP2]本研究發現,腺瘤性息肉患者偏頗質中陽虛體質為易患體質類型,其次為痰濕質、氣虛質及濕熱質;而非腺瘤性息肉患者則以平和質為主。含絨毛成分組以陽虛質、氣虛質為主;不含絨毛成分組以陽虛質為主。不排除樣本例數少結果產生偏差可能。因此,陽虛體質大腸息肉患者更有可能出現癌前病變。[JP]
陽虛質作為腺瘤性息肉的易患體質類型,其成因可為先天稟賦與后天環境的共同作用,亦寒亦虛。中醫《內經》理論認為“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陽化氣,陰成形”。大腸息肉的發生,與機體“陽虛”有關,隨著人體年齡逐漸增大,陽氣日漸衰竭,陽虛寒凝,凝聚成痰,阻滯經脈以致氣機不利、瘀血濁氣互作而生息肉,因此大腸息肉的發生率有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這也與本研究中老年人發病居多相符。
本研究認為腺瘤性息肉患者體質類型以陽虛質為主,受樣本含量、外界因素等影響,該方面研究僅為初步調查,尚需大樣本資料進一步評價支持。相信從中醫體質學角度對不同病理類型的大腸息肉進行干預,將為預防大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發生、復發、癌變提供參考依據及新的研究方向。[KH*1D]
參考文獻:
[1]王琦,盛增秀中醫體質學說[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82:15
[2]9種基本中醫體質類型的分類及其診斷表述依據[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28(4):1-8
[3]高輝,張川,閻雪燕,袁志芳,等結直腸腺瘤切除術后復發息肉的特點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9):918-920
[4]蘇芳,羅雁,李宇琛,劉會領結腸息肉臨床和病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7):119-121
[5]張北平,趙喜穎,劉剛基于“治未病”理論的腺瘤性大腸息肉的中藥干預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3):2718-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