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書斌++黃小鳳
摘要:介紹了我國屋頂綠化的研究概況,從屋頂綠化的概念與發展歷史、設計原則、施工技術以及綜合作用等方面綜述了目前的研究進展,針對我國屋頂綠化發展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幫助。
關鍵詞:屋頂綠化;屋頂花園;研究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05402
1 引言
綠化對城市環境的舒適度有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但由于經濟、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城市屋頂綠化的發展水平與城市建設的發展速度尚未接軌。目前城市綠化系統研究主要以輕質綠化、模塊式墻面綠化、屋頂綠化澆灌、生物浮島等方向為主,城市的垂直綠化是當前城市生態建設的重點項目。植物景觀模式和種類不夠完善和健全,對于開發更多功能和模式的屋頂綠化以及植物的豐富度,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屋頂綠化的概念與發展歷史
屋頂綠化是指在房屋頂部利用自然采光條件種植綠色植物的綠化方式。和地面綠化相對,屋頂綠化是在立體空間上進行的綠化方式。屋頂綠化對建筑物的日光反射能有效的進行削減作用,可以很好的改善現代城市中的“熱島效應”,從而使城市中的微氣候環境保持良好的生態平衡,是綠化設計發展中的一項新技術,也是一種新趨勢。屋頂綠化拓展了傳統綠化的空間,增加了綠化面積,使建筑物更加和諧美觀[1,2]。
在國外,屋頂綠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蘇美爾人在幼發拉底河下游建造的“大廟塔”。屋頂花園真正的起源在1500年后被發現的古代世紀七大奇觀之一的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直到1959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市的凱澤中心,出現了現代屋頂花園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杰作,那就是在一座六層建筑的屋頂上修建了一個面積約為1.2 hm2的屋頂花園[3,4]。在日本東京,因其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綠地率嚴重不足,人均綠地狹小,政府部門鼓勵進行各種空間立體綠化,由此日本東京的屋頂綠化事業發展勢頭強勁,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已經走在世界前列。
在我國,屋頂綠化起步較晚,20世界70年代,在廣東省廣州市東方賓館,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的屋頂花園。隨后1983年,在北京長城飯店,建成了我國北方第一個大型屋頂花園。20世紀80年代后,不同風格的屋頂花園開始在我國各大城市陸續出現。直到2005年,我國舉行了中國國際屋頂綠化高峰論壇,論壇邀請了國內外許多專家建言獻策,之后深圳、青島等地開始積極推動屋頂綠化的多項工作。出現了階梯城市的概念,從而各大建筑物的樓層設計開始出現高矮不一,樓頂建設花園、綠地或者果園等多樣化形式,從而更加充分的利用城市中的立體空間,以更好的增加綠化面積,改善居住環境。
3 屋頂綠化的設計原則
屋頂綠化首要設計原則就是安全原則,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房屋排水、防水、承重等安全因素。其次要考慮美化環境原則,屋頂綠化不僅要突出綠化美的特點,還要為人們提供生活休息的環境優美的場所。再次要考慮經濟適用原則,屋頂綠化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經濟合理的利用城市空間環境,以綠色植物為主,營造立體空間花園,最終達到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布局形式。最后,要全面考慮科學合理原則,屋頂綠化和地面綠化相比,受到很多條件限制,在花卉、草類等植物的選擇上需要考慮科學原則,要選擇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較強的植物,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選擇對陽光、水分要求不高的綠色植物,最終達到屋頂綠化的目的。
4 屋頂綠化的施工技術
屋頂綠化的施工技術:營養基質的選擇要遵循綠色環保、無病蟲害、排水良好、通透性好、養分適度、污染小、經濟實惠、輕型但不松散,不可田園土直接登頂。屋頂綠化一般采用的是綠寶素、珍珠巖等無機基質來調配。屋頂綠化常見的有兩種技術,一種是覆土栽培,一種是無土栽培。覆土栽培以土層厚度50 cm為最佳,相應增加靜荷載3~15 kN/m2。無土栽培技術中,目前較為先進的是日本鹿島建設公司設計開發出的表面可生長植物的混凝土,該混凝土強度不變,價格比普通的僅僅高出10%,重量減輕約30%,吸水性良好,我國也有項目選用,是屋頂綠化和建筑墻壁綠化的最佳材料[5]。關于施工技術,一般要在屋頂原有防水層上鋪設保濕毯,阻根防水層,再鋪輕型營養基質才可栽種綠色植物。空中花園的建設則要鋪設質量經過嚴格考究的阻隔根防水層、保濕毯、過濾膜、蓄排水板等,其上鋪設營養土,總體考慮要設計好排水系統,保證排水通暢但基質不流失。
5 屋頂綠化的綜合作用
屋頂綠化對城市生態系統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屋頂綠化中,屋頂蓄積的降水可以為屋頂綠化的植物提供水分,通過蒸發還可以改善建筑的微小生態環境。在多雨季節,屋頂綠化可以和蓄水池相結合,當在土壤干燥的季節,利用蓄積的雨水澆灌,以保證綠化植物的良好生長[6,7]。
我國幅員遼闊,但是人均綠地面積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屋頂綠化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有效增加綠化面積。城市建設中,高樓大廈與道路交通縱橫錯雜,都會相應減少綠化面積,尤其在經濟發達的繁華大都市,若能在每一棟建筑進行屋頂綠化,就會大大增加整個城市的綠化面積。在我國上海市,大約有2億m2的屋頂可以用于進行屋頂綠化,由此可見,屋頂綠化在我國大城市的發展潛力巨大[8,9]。
屋頂綠化,可以有效的豐富城市景觀。通過屋頂綠化,城市景觀色彩會避免未綠化時的灰黑色單一情況,豐富了建筑的綠色輪廓,使得城市景觀色彩更加多彩。屋頂綠化可以減少屋面泄水的發生,通過儲水,可以減輕排水系統的壓力。在夏季高溫和冬季嚴寒的溫差變化情況下,屋頂綠化種植的植物以及其生長的覆土環境可以減弱紫外線輻射帶給屋面的不利影響,有效的保護防水層,最終達到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的效果[9]。丁兆運[10]的研究論文探討了屋頂綠化之后建筑物屋頂的使用壽命,較之沒有進行屋頂綠化的屋頂使用壽命,平均延長20年左右。
屋頂綠化,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追求。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生活或工作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里,窗外的風景大都是各類建筑物墻體、鋼筋混凝土森林以及色彩單一的屋頂,這種缺乏綠化的環境會使人的工作和生活質量下降。屋頂綠化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現象,能有效的調節人的神經系統,緩解和消除人們的疲勞[11]。研究表明,屋頂綠化之后所形成的綠色環境,能達到陶冶情操的效果,更能使人們產生積極良好的心理反應,同時美化了環境,提高了城市空間綠化覆蓋面積[12]。
6 研究展望
目前我國的屋頂綠化發展現狀和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外一些屋頂花園優秀案例很多,都很重視植物景觀的營造,在種植前期均會進行大量的植物品種試驗,最終達到豐富的植物配置來滿足景觀美學的需要。我們也要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結合自己的現狀來進行設計和施工,對植物選擇的重視度以及植物生態學效應的考慮都要力求做到全面。總體來講,屋頂綠化的發展,在我國的前景非常廣闊。
參考文獻:
[1]譚天鷹.佛甲草——屋頂綠化的好材料[J].綠色與生活,2004(3):11~12.
[2]郭 軍.建筑物墻面綠化的可行性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04,31(4):134~136.
[3]孔 強,趙娜娜.淺談國外現代屋頂綠化設計[J].北方園藝,2009(11):196~198.
[4]施 韜,施惠生.Wilffried Schumacher.綠色種植屋面的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6,34(2):220~221.
[5]王能果,朱家龍.淺析屋頂綠化技術[J].安徽農業,2004(4):36.
[6]萬 靜.屋頂綠化新技術與城市雨水利用[J].技術與市場,2005(7):22~25.
[7]高銘鴻,鄧生文.屋頂綠化的效益[J].四川建筑,2010,30(4):104~105.
[8]金曉玲,趙曉英,胡希軍,等.屋頂花園建設綜述[J].生態經濟,2007(11).
[9]林燕芳.關于屋頂花園建設的探討[J].安徽農業通報,2007,13(19):197~199.
[10]丁兆運.關于推行城市屋面綠化的探討[J].重慶環境科學,2003,25(11):80~83.
[11]戴杰凡.淺談屋頂花園的設計與建造[J].建筑與環境,2007,1(1):118~119.
[12]付芬云,馬仲云,周 翔,等.屋頂綠化設計與管護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7(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