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禮宏
摘要:指出了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全國各地林業的造林工作也積極開展,林業造林質量偏低的現狀也逐漸突顯出來。基于此,以四川地區為例,探討了林業造林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國林業造林質量的幾點建議,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造林;質量提升;建議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9016102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四川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國家逐漸改變了以往“以資源謀發展”的粗放型發展道路,向可持續發展戰略轉變,四川地區植樹造林工作也在持續開展。當前,四川地區林業造林的規模持續擴大,人民群眾造林的積極性也日益高漲,林業造林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雖然林業造林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造林質量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方面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造林工作的開展。通過研究發現,影響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的因素來自于多個方面,其中有自然災害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正因如此,針對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展開研究,希望可以從中得到借鑒。
2 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存在的問題
通過研究可知,當前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相對較差,無法滿足林業跨越式發展所需。林業造林質量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 林業技術相對低下
當前四川地區林業造林技術相對低下,而且造林人員隊伍也明顯不足,這都導致當地林業工作難以正常開展。自改革開放以來,四川地區林業相關機構進行了改革,人員編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地區的鄉級行政區歸入到鎮級行政區中,當地的農林水利站等相關部門也歸入到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里[1],這就導致造林人員數量嚴重不足。同時,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全國各地造林任務持續加大,造林經費卻相對減少,加上造林技術低下,造林人員數量不足,導致造林質量偏低。
2.2 造林管理不科學
由于國家對林業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林業管理機構造林管理不科學的情況出現。很多地區的林業管理部門尚未形成專門的造林機構,僅僅由其他部門人員調撥過去或者聘任當地勞動力作為臨時工,這些人大都不具備專業的造林技術和林木養護技術。因此造林管理方式并不科學,導致林木栽種后沒有得到科學的養護,最終影響了造林質量。同時,當前四川地區關于林業造林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無法對林業造林工作的開展提供法律方面的援助與支持[2]。
3 對策與建議
通過前文的研究可知,在當前形勢下,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筆者嘗試對林業造林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幾點提高林業造林質量的建議。
3.1 選擇適宜當地的造林樹種
為了提高林業造林的成活率,當地林業部門應根據當地地理和氣候狀況來選擇合適的造林樹種,這也就是俗稱的因地制宜。選擇適應當地的樹種造林,林木的成活率會更高,而且林木的生長發育狀況也會更好。在進行林業造林時,造林人員必須研究實際種植面積,根據得出的數字盡可能的提高闊葉林種植的比例,從而實現對土壤環境結構的改善和提升。因為闊葉林擁有濕潤土壤的作用,在闊葉林生長過程中會形成落葉腐殖質,這也可以增大種植土壤的肥力。當土壤肥力提升后,林木也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營養物質,繼而提高林木生長狀況。此外,闊葉林還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從而提高當地生態旅游的觀賞性,繼而促進生態林業旅游的發展。
3.2 采用先進造林方法
在林業造林過程中,為了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質量,需要使用一些先進的造林方法,播種造林法和分殖造林法正是使用最廣泛的兩種方法。
3.2.1 播種造林法
使用播種造林法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林業育苗工序,從而節省造林時間,同時,造林過程也更加簡單,大大減少造林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一般大面積造林使用播種造林法,從而節省人力物力。但是在使用播種造林法時,需要嚴格處理樹種和造林立地。在選擇樹種時必須要選擇強壯、發芽率高而且數量充足的種子,進行消毒、浸種、催芽處理,這樣可以提高樹種的發芽率和抗性。造林人員還要對造林立地進行嚴格處理,在造林結束后也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幼林進行管理,避免客觀環境因素對造林質量產生的影響,最終實現造林質量的提高[3]。
3.2.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通過使用樹木營養器官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通過使用分殖造林法,可以顯著提高造林的質量。分殖造林法可以節省大量的育苗時間和育苗成本,在操作時也非常簡便。林業造林相關工作人員使用分殖造林法進行造林時,一般很少會遺留技術質量問題,這也就間接的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同時也提高了幼苗在生長初期的生長速度。在使用分殖造林法時必須要嚴格處理造林立地,因為分殖造林法對于造林立地條件的要求非常高。不僅如此,母樹的數量和分布情況也會對造林過程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大多數時候,造林人員在造林過程中主要使用分殖造林法來種植營養繁殖的樹種。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林業造林樹種的存活率,同時也可以顯著提高造林的質量。
3.3 提升林業造林科學技術水平
當前四川地區大多數地區的林業造林科學技術水平都相對較低。針對于此,國家要進一步加強對林業造林科研技術方面的投入。各地區的林業部門領導也要重視起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入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的先進造林技術,同時根據當地林業事業發展實際狀況來改進造林技術,解決以往林業造林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與此同時,當地林業部門還要進一步提升林業造林相關工作人員的科學技術水平,質量管理意識,林木管理能力以及業務水平。要達到這一目的,應定期開展林業造林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嚴格規定林業造林相關工作崗位的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要經過培訓及考核,通過后才可以上崗造林。林業部門要通過各種形式來宣傳林業造林相關知識,提高林業造林人員和普通造林群眾的造林技術水平,并且將所學的技術運用到造林實踐過程中,從而提升造林質量和林業造林的現代化建設[4]。
3.4 完善造林管理體系
當前四川地區大多數地區的林業造林管理體系都不夠健全。針對于此,應進一步完善林業造林工作管理體系,細化林業造林管理細則、監理工作、驗收工作、資金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內容,最終使林業造林工作的開展可以做到權責明確,有章可循,充分做好依法工程管理[5]。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林地林權保護管理,做好林地用途管制工作,同時完善林業造林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實現科學合理造林,不斷實現林業資源的增長,同時做好林業保護工作、發展工作以及可持續利用工作。此外,各地林業部門還要制定出科學的造林方案,進一步加大科學經營力度,從而實現林業資源增長速度、質量、結構以及效益的完美統一,最終實現依法造林的目的。
4 結語
通過本次研究可知,在當前形勢下,四川地區林業造林工作的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在造林質量方面卻依舊存在著很多不足。針對于此,文章分析了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選擇適宜當地的造林樹種、采用先進造林方法、提升林業造林科學技術水平以及完善造林管理體系等提高四川地區林業造林質量的建議。未來隨著四川地區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實施,相信四川地區造林質量也將會有很大的提升,屆時四川地區林業造林事業的發展也將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李俊卿.淺談烏蘭察布市全民義務植樹成效[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6).
[2]劉覺醒,袁麗萍,史慶偉,等.昆明西山云南油杉人工林生長規律的研究[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6).
[3]王東明.巴彥淖爾市冬季植樹技術淺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6).
[4]邊振如,王全花,黃 瑛.天然樟子松野生苗帶土移植造林技術在防護林中的應用[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6(6).
[5]趙凌海,朱 寧.淺談達茂旗造林樹種的選擇[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