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煒,楊志民
(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研究
孫 煒,楊志民
(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403)
地理標志作為產地標志,既是無形資產,又是新型知識產權。江西省具有豐富的物產,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特色產品地理標志資源大省。切實保護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不僅是江西省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我國各地特色產品面臨的共性問題。策略有三:建立地理標志保護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所有生產經營主體各自注冊自由商標;政府加強質量品牌保護。
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
地理標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起源于TRIPS[1],能夠顯示出產品產地、產品特色品質取決于產地特有因素等信息。因此,產地地域與地理標志聯系密切,比如提到景德鎮就會想到中國的瓷器。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第22條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2005年第78號令)第2條都明確了地理標志的定義,且二者是一致的。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第22條規定,地理標志是表明某一貨物來源于一成員的領土或該領土內的一個地區或地方的標記,而該貨物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實質上歸因于其地理來源。該協議將地理標志作為與版權、專利、工業設計、商標、集成電路布圖、商業秘密等并列的知識產權。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2]。具體而言,地理標志產品包括:在特定區域種養的、品質取決于該區域地理來源的產品;產品產地供應所有原材料,且按照產品產地獨特工藝生產加工的產品;產品產地供應部分原材料,且按照產品產地獨特工藝生產加工的產品。由此可知,地理標志產品就是地域傳統特色產品[3]。江西省是江南“魚米之鄉”,地域特色產品眾多。因此,加強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對于物產豐富的江西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加強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所蘊含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自然環境的保護,而且也是助力地方特色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外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逐漸引起我國政府的關注與重視。在國際社會層面上,地理標志保護早已成為各國高度重視但又沒有獲得妥善解決的現實問題。目前各國保護地理標志的方式大致包括商標法保護、單獨立法保護、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消費者保護法保護等。在我國,主要是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依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農業部依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和工商總局商標局依據《商標法》等規范性文件對特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注冊保護,構筑了我國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的主要模式。即,地方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可以在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農業部和工商總局商標局等三個部門注冊保護,并且三個部門都會對符合規定的特色產品頒發地理標志認證專用標識(見圖1)。

圖1 商標局、農業部與質檢總局頒發的地理標志認證專用標識

表1 質檢總局認證的江西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數據來源:http://www.chinapgi.org/dilimulu/719.html,http://kjs.aqsiq.gov.cn/dlbzcpbhwz/bhml/
數據截止至2017年1月1日。

表2 商標局核準注冊的江西省地理標志商標
數據來源:http://www.chinapgi.org/dilimulu/719.html,http://sbj.saic.gov.cn/sbcx/
數據截止至2017年1月1日。
注冊保護是江西省特色產品獲得法律保護的基本方式。截至2017年1月1日,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在商標局、農業部與質檢總局注冊情況詳見表1、表2和表3。

表3 農業部認證的江西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
數據來源:http://www.chinapgi.org/dilimulu/719.html
數據截止至2017年1月1日。
從表1、表2和表3可知,有124個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獲得注冊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據調研發現,江西省各地對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越來越重視,部分地區搭建特色產品供求平臺、上線地標產品網站,地標產品生產經營者有著強烈的生產經營內驅力,消費者對地標產品消費意識逐步提高,但是,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也呈現出一些問題。經過對比分析(詳見圖2),124個獲得注冊保護的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在三個部門注冊的數量分布情況如下: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在一個部門注冊的有103個,占總數83.06%;在兩個部門注冊的有13個,占總數的10.48%;在三個部門均注冊的僅有8個,占總數的6.45%。由此可見,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跨部門保護的力度不足。除此之外,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知識的宣傳力度也不夠,沒有統一的省級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部分生產經營者知識產權意識不強,忽視地理標志及其產品所涵蓋的價值,將地理標志與貨源標記兩者等同;部分生產經營者缺乏正確的品牌和質量觀,創建自有品牌和改進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不夠;消費者對地理標志產品概念相對陌生,對地理標志產品的消費意識還不夠;有關管理部門對侵犯地理標志專用權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致使部分生產經營者濫用或冒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用標志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部門引導、樹立典范、推廣經驗、拓展海外市場力度不足,地理標志及其產品的導向和示范作用沒有充分顯現出來。

圖2 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在三個部門注冊數量比例
(一)建立地理標志保護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
目前,查詢較完整的特色產品地理標志相關信息需要登陸多個網站,極其不便。應由江西省質監局、江西省工商局、江西省農業廳三個部門聯合建立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提供微信公眾號、移動web網站和二維碼標簽等多種形式的移動網絡溯源模塊,以使廣大消費者能夠快速、便捷地掌握地理標志產品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的信息,達到有效保護地理標志和提升地理標志綜合價值的目的。該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見圖3)可以設計以下欄目:地標產品目錄庫,即江西省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登記產品的完整目錄庫;地標特色,即江西省地理標志的品質特色、生產加工的特定自然環境和獨特工藝介紹;地標市場信息,即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管理與戰略、銷售分析與預測、出口情況與對策、全球戰略與規劃等信息;處罰曝光,即地理標志權利人或者核準使用人,不誠信經銷地理標志產品信息,被行政管理部門警告、責令整改、行政處罰情況;專用標志申領與管理,即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申領、使用、管理、停止使用等情況信息。

圖3 江西省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公共信息服務網絡平臺首頁欄目圖
(二)同一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下的所有生產經營主體各自注冊自有商標
由于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區域內很多生產經營主體存在“搭便車”的心理,疏于自身品牌建設,缺乏商標意識,導致同一地理標志下的眾多企業缺乏自有商標。這樣帶來了現實上的困境,假如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少數生產經營主體生產的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就會損害同一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企業的整體形象、信譽和效益。地理標志屬于原產地域范圍內的公共無形資產,是原產地地域的地理標志產品的共有品牌,地理標志產品、企業和產業之間關聯度高,極易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基于此,為杜絕借助地理標志混淆、欺騙消費者,避免出現公地悲劇和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引導生產經營主體關注整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給予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法更加有效的保護,地理標志范圍內的所有生產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經營主體應注冊自有商標作為企業產品的標識和品牌,提高商標防偽能力,設計突出生產經營主體企業文化的外包裝,并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使廣大消費者在認可某一特色產品地理標志的前提下,能夠認牌購物,增加產品質量優良生產經營主體的品牌認知度和地理標志產品附加值。這既是特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的需要,也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應有之義。
(三)政府加強質量品牌保護
提升產品質量品牌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政府作為信息提供者和市場服務者,對特色產品地理標志進行統一宣傳,指導地理標志權利人、地理標志使用單位等組織統一品牌宣傳和策劃,充分運用各種媒體,推介品牌、宣傳品牌、培育品牌信譽,增強地理標志產品權利人、核準使用人的品牌意識,形成社會大眾了解、關注、認可、消費和宣傳地理標志的喜人局面,從而有效擴大特色產品地理標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特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的影響力;加大土質、水源等自然資源和傳統工藝等非物質文化保護,確保地理標志產品質量特色依賴與永續的基礎;推動完善地理標志產品標準,使產品標準與國際社會對接;建立完善統一的商業信譽維護保障制度,完善商業信譽損害制裁機制,積極查處曝光違法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等非誠信生產經營行為,有效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地理標志產品的行為,為誠信生產經營主體創造健康發展、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引導生產經營主體規范管理、具有國際視野,積極提高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對提升質量品牌業績突出的生產經營主體給予獎勵。另外,充分發揮地理學、歷史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專家學者的智庫作用,為地理標志保護獻計獻策。
一個好的品牌,既包含了其所指的優質產品,又包含了基于特定文化的象征意義[4]。地理標志品牌也是這樣。地理標志不僅是一個能將產品與企業、產業、地區利益聯系起來的知識產權,要求產地、品質保證原產,體現質量保證、特色保證和信譽保證,而且已成為地區的文化載體和區域形象的代表,具有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價值。江西特產豐富、地理標志產品眾多,特色產品地理標志的法律保護對推動其自身經濟和文化的建設意義非常重大。
[1]翟玉強.地理標志產品的文化內涵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S1).
[2]孫志國,王樹婷,陳志,等.江西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09,(10).
[3]鐘學斌,張敏,孫志國,等.江西水產品的地理標志保護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10,(7).
[4]何清.我國地理標志品牌文化內涵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6,(23).
(責任編校:簡小烜)
Study on Legal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Jiangxi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SUN Wei, YANG Zhimin
(School of Marxism, Jingdezhen Ceramics Institute, Jingdezhen Jiangxi 333403, China)
As a symbol of a certain plac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not only the intangible asset; it is also a new typ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Jiangxi province is rich in products, and it is a large province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Jiangxi province, but also a common problem for other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in China. There are three strategies: establish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platform for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tection, all production operators register their respective trademarks, and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d brand protection.
Jiangxi; characteristic product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legal protection
2017-03-20
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江西特色產品地理標志法律保護研究”,編號:11FX18。
孫煒(1975— ),男,江西撫州人,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學和刑法學。楊志民(1968— ),男,浙江杭州人,景德鎮陶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
D923.4
A
1008-4681(2017)03-00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