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筠連縣廉溪小學校
外在規則與內心引導
四川省筠連縣廉溪小學校常 春

背景介紹一:“誠實守信”是最核心最重要的班語。
背景介紹二:班級座位設置一共有八列,兩列為一組,互為同桌。班上的座位輪換規則是每周由左到右、由前到后同時輪位。這就意味著為同桌的兩個人,在換位后便不能繼續為同桌,要等到下一次換位才能再次成為同桌。
背景介紹三:班上有一對同卵雙胞胎兄弟,12歲,模樣難以分辨。弟弟較哥哥而言,更加活躍。
案例簡述:
一日,上課幾分鐘后,我突然察覺雙胞胎兄弟不管是聽課神情還是記筆記狀況都與平時不一樣。恍然發現他們兩個在昨天下午的座位輪換中悄悄地互換了位置。我猶豫了一下:要不要占用一分鐘的課堂時間把此事提出來?顯然班上有些同學知道他們換位之事,因此,如果我此時不提出來教育,有的學生會認為我默許或者不在意這樣的欺瞞行為。我停下來,問了全班同學:“班語的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是什么?”孩子們倒也很乖,齊聲說道:“誠實守信。”我點點頭,轉而嚴厲地望向雙胞胎兄弟。他們低下頭,看樣子是知道我發現了他們換位的事情。我目光轉向全班,語氣嚴肅地講道:“不管發生什么樣的事情,有什么樣的隱情,我都希望大家做誠實的學生,沒有隱瞞,沒有欺騙,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你們學習的根本!”稍作停頓,轉向雙胞胎,放緩語氣:“大小雙下課后來我辦公室。”
下課后,我回到辦公室,等著兄弟倆進來,同時也反復告訴自己首先要問清楚他們換位的緣由。兩兄弟一進辦公室就承認了他們換位的事,誠懇地為此道歉,并同意在班上公開檢討。見他們的認錯態度良好,我心中的氣也去了一大半,然而疑惑更甚——他們換座位的原因是什么?弟弟首先承認,是他要求哥哥與他換位的,因為他想挨著他現在的同桌小A坐。小A是班上成績比較優秀的一個女生。弟弟這樣的表態更加加深了我的疑慮,難道他身上有“早戀”問題?我決定留下弟弟進行一次深入溝通。于是我嚴肅道:“誠實是我第一天就提出來的班語,要求大家恪守,你們是至今我發現的第一個在班級上違反班語的人,這條班語無關你的學習成績,但是卻關系到你們做人的本質!操行分得扣了!”隨后語氣一轉:“不過今天認錯態度好,這一點值得表揚。下午晚自習之前你們要在班上做一個自我檢討。以后遇到事情,你們應先和老師商量,不能隱瞞,大家一起找到解決的辦法。明白了么?”先嚴厲后語重心長的方法很管用,兄弟倆用力地點了點頭,誠懇道:“謝謝老師,這次我們真的不應該。”
隨后我單獨留下弟弟,與他進行了一次深入溝通。弟弟告訴我,他和小A之間是正常的朋友關系,小A的英語成績好,而他的數學成績優秀,兩人在一起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此外,兩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真心想做好朋友,并懇請我相信他。言語中我感覺出弟弟的真誠,可是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他呢?應不應該繼續讓他和小A做同桌呢?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我選擇相信自己的學生。我認真地對小雙道:“你們可以繼續做同桌。” 小雙吃驚地望著我,仿佛對我這不可思議的決定充滿感激。停了停,我盯著他的眼睛:“老師選擇信任你!不過,我們約法三章,如果這次月考你的英語成績提高了,或者小A的數學成績有了提高,你們便可以繼續做同桌,繼續相互幫助;如果成績有下滑,或是課堂表現不好,那么你們就不能做同桌了。明白了么?”小雙欣喜而堅定地望著我,使勁點著頭。見我終于“滿意”了并允許他回教室,轉身時歡快地向我道了一聲 “再見”。
接下來的兩周,我特意留心觀察。發現他上課聽講比以前更認真了,也學會了問我問題。而課間他們也是與眾同學一起玩耍,兩人并沒有單獨一起,我懸著的心才終于落下來了一些。
月考成績下來,他們兩人果然都有提高,我也遵守了自己的諾言,允許兩人繼續做同桌,互助學習。兩天前,收到小雙寫給我的紙條:“老師,感謝您對我的信任!以前沒有老師可以這樣相信我。謝謝您!我不會讓您失望的!!!”連用了三個感嘆號,看得出來這家伙是真心的。我暗地慶幸當初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相信自己的學生。
這個案例很好地結合運用了“外在規則”(即“誠實守信”的班語,因共同認可而產生剛性約束,使違規者感到律力壓迫)和“內心引導”(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條件破例”,讓破壞規則者感受到“恩之所在”而滿懷感激),剛柔并濟,效果顯著。
此案例說明:處理學生犯錯,在原則性問題上,老師一定要嚴,這是為了建立、維護良好的班風班紀。然而,老師更要做到剛柔并濟,試圖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深入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并用溫暖和理解去化解他的心結,而不是主觀武斷地做出判決,簡單粗暴地進行批評。尤其是對于未成年但漸漸步入叛逆期的中學生,老師很大程度上仍然充當著“終極審判者”的角色。審判者是否公正、公道,勢必影響乃至決定老師這個角色在他們心目中的權威。而老師的權威又直接決定了“外在規則”與“內心引導”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效果。因此,老師首先是規則的堅定維護者和踐行者,比如“誠實守信”,學生既遵守約定,老師必履行承諾,所謂“身正為范”。對于學生而言,能得到老師這個“權威化身”的信任自然無比珍貴,于是進一步鼓舞了他用數倍的努力來作為對這種信任的回報。而很多時候,這種信任所產生的內心驅動力遠遠大于外在剛性約束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