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鋒
2017年度亞洲安全高峰會議,即第16屆“香格里拉對話”(下簡稱香會)于6月2日在新加坡開幕。自2002年第一次主辦以來,歷屆香會都聚焦亞太安全走勢和主要國家的防衛政策動向。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和亞太地區權力結構出現新的變化,香會越發成為在與中國有關的地區安全熱點話題上,交鋒激烈、涉華政策宣示色彩濃郁、美歐竭力主導地區安全話語權的重要多邊國際會議。
香會成亞太公共外交的主戰場
在亞太地區防務對話和安全合作領域,香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雖然香會主要是以亞太地區國家的國防部首腦和官員組團參加,但每次香會召開期間,亞洲各國和世界主要國家的智庫學者、亞太研究機構的專家和全球主要媒體的記者都會云集新加坡。香會事實上已經成為亞太地區防務與安全話題上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公共外交事件。
香會從議程設計到參與者的邀請,具有鮮明的“美英特色”。說到底,它是西方國家在亞洲主辦、邀請亞太國家參加,卻是在鞏固和增強亞太防務和安全領域內西方話語優勢的會議。
香會歷久不衰,最大的魅力在于這是亞太地區范圍最廣、出席人員級別最高和討論議題最具前沿性的“公共外交”活動。在今天這樣一個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亞太主要國家和軍隊,都不會放棄和忽視這樣一個“游說世界”“展示自己”,與此同時“壓制對手”的機會。
今年香會看什么?
今年香會,以下議題將成為主要看點:
首先,將率團參會的美國現任防長馬蒂斯會如何系統和較為全面地闡述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亞太安全戰略。
今年初上臺以來,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政策逐漸展露端倪。但一系列的核心要素還沒有“披露”。例如,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結束奧巴馬時代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那么什么是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戰略?馬蒂斯防長在香會的演講,將是國際社會認識和了解特朗普亞太外交與安全戰略走向的重要機會。
其次,特朗普政府在處理亞太地區熱點與同盟關系時究竟將適用什么樣的原則?特朗普在競選時提出的主張曾給世界留下“新孤立主義”的印象。上周,他在出席北約峰會時,強調美國對歐洲盟國的支持并不是絕對的,而更多是以“美國的利益和判斷”來決定的。特朗普的歐洲之行,已經引發德國總理默克爾要求歐洲“只能靠自己”的評論。那么,在亞太政治中,馬蒂斯防長的政策陳述也會沿用美國今天防務的“歐洲原則”,宣布選擇性的同盟義務和責任嗎?
第三、對于朝鮮核問題,美國將采取什么樣的政策態勢?馬蒂斯防長最近接受美國CBS電視臺采訪時,明確表示對朝動武將是“災難”。問題是面對朝鮮接二連三的導彈試驗,特朗普已經升級了對朝鮮的批判。朝核問題的未來應對進程,馬蒂斯在講話中究竟將向亞太防務界傳達什么樣的聲音?
第四、南海問題。從2016年7月下旬以來,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已經出現穩定與務實合作的新進程。維護南海地區商業通道安全與航行自由, 符合中國的切身利益。南海島礁建設問題上,中國更是保持了克制姿態。相反,美國持續以“自由航行”為名進行抵近穿行等軍事挑釁,5月初美日軍艦還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美日等國增強在南海的軍事演習和軍事存在,才是南海“軍事化”最大的推手。
此次香會,南海問題仍然將是會議交鋒的熱點。馬蒂斯防長肯定將在南海問題上繼續強化美國軍方的“自由航行”“自由投送”的原則,繼續施壓中國正當、合法的南海島礁建設。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也會利用香會場合大唱中國“海軍威脅論”的高調,指責中國海上軍事力量發展“過快”。部分東盟國家也會繼續在南海問題上煽風點火,巴不得美日等國加強在南海的介入,以所謂繼續展示美國亞太軍事存在的決心和義務。南海局勢,“樹欲靜而風不止”。
然而,想要借香會來抹黑中國防務與安全政策的任何圖謀都將難以得逞。今天,亞太安全局勢已經走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時刻,解決朝核等區域熱點問題,需要的是大國協調與合作,更需要各國的防務部門有勇氣展示戰略眼光和善意,建設性地推進亞太地區的安全與防務合作進程。這樣,地區的穩定、繁榮與和平才有真正的保障。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休·懷特最近撰文,呼吁2017年的香會應及時反映亞太地區戰略秩序的新變化,那就是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之后,兩國亞太地區安全合作出現的新動能。2017年香會成功的關鍵,是需要及時響應和跟得上中美區域安全合作的新步伐!▲
(作者是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環球時報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