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
廣西百色市是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一體”的特殊區域,是全國14個連片特困地區之一,所轄12個縣(市、區)中有9個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個是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區),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2015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提出“希望下一個五年,整個百色地區能夠同全國一起實現全面小康”。如今,百色在這場脫貧攻堅的戰場上,運用了他們的優勢資源——芒果,帶動當地農戶走出貧困。
曾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那坡鎮尚興村弄蕉屯,九分石頭一分地,人均耕地不足4分,是有名的缺水、缺土、缺糧、不通電、不通公路的“三缺兩不通”的大石山區特困村。如今,當地通過移民搬遷,種植芒果,實施芒果品牌化戰略,走出了一條芒果致富的路子。尤其是2015年2月,百色芒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后,百色芒果的品牌效應更為凸顯,不僅實現了芒果產業的提質增效,而且累計帶動當地6.8萬戶25.23萬人脫離了貧困。
政策引導 擴大種植規模
百色是我國芒果種植的起源地之一,距今已有 1200多年歷史。近年來,百色市利用右江河谷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芒果種植基礎,加大力度發展芒果生產,增加種植面積,擴大芒果產業覆蓋面,種植芒果收入逐步成為當地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的主要來源。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當地政府對百色芒果產業的重視。
據了解,為了擴大芒果種植規模,覆蓋更多貧困農戶,百色市各級黨委政府整合各種生產要素支持貧困地區發展芒果產業。2014年,百色市出臺了百萬畝芒果產業三年發展規劃,提出到2016年芒果面積達到108萬畝規模,同時提出到2020年實現產量100萬噸、產值100億元,再帶動10萬人脫貧的芒果產業發展目標。按照3年發展規劃要求,市、縣兩級政府每年整合涉農資金8000萬元用于補助芒果種植、苗木繁育和果園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除此之外,各芒果主產縣(區)也相應制定了芒果發展扶持辦法,調動了貧困群眾種植芒果的積極性。田陽縣出臺了《芒果種苗補貼辦法》等配套政策,引導在山區鄉鎮擴大種植,鼓勵單戶分散種植向經營主體聚攏規模化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建設完善標準化生產設備設施,促進了芒果產業化發展。
如今,三年期限已到,目標是否實現了呢?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三年的努力,百色芒果產業已有了長足發展,基本實現了目標計劃。其中,百色市芒果總面積達到120萬畝,比2010年增加86.68萬畝,增長2.6倍,超額完成規劃目標。2016年百色芒果產量達到47萬噸,由于芒果一般種植3-5年才進入結果期,隨著2014年以后種植的芒果在2017年以后陸續投產,到2020年百色芒果的總產量應該可以達到甚至超過100萬噸的目標。目前,全市以種植芒果為主導產業的鄉鎮達42個,覆蓋208個貧困村,9.5萬農戶,35.25萬人。芒果單項純收入人均達6420元,是2010年的5倍,其中,經營芒果年收入突破10萬元的農戶達1.1萬戶。
早在2015年,那坡鎮尚興村僅芒果就實現收入800多萬元,全村年人均純收入達8520 元,大部分群眾都住上了寬敞的“芒果樓”,購置了汽車、摩托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芒果種植成為全村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科技支撐 生產優質產品
科教興農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在百色芒果發展中,當地相關負責人表示,“芒果產業發展,科技先行。” 每年春節過后,百色市會組織專家下鄉對果農開展芒果種植技術培訓。
為提高貧困群眾種植芒果的技術技能水平,百色市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聘請了6位芒果領域權威專家,帶領百色芒果研究院等單位的技術人員開展芒果技術創新。為芒果主產鄉鎮配備2名以上芒果技術推廣專業人員,為芒果良種篩選、繁育、種植、管理、采收、采后商品化處理、加工等環節提供技術保障。
據介紹,農業部發布了《農產品地理標志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百色芒果)》,百色市制定《無公害食品芒果栽培技術規程》、《無公害食品臺農1號芒生產技術規程》等系列生產標準,當地累計建成57.8萬畝標準化示范果園。通過發放技術標準資料、示范果園帶動、持續的技術培訓,芒果標準化技術得到推廣普及。
在芒果種植的田間地頭,一些臨時的收購點隨處可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確保芒果品質,百色制定和執行統一采摘上市日制度,解決一些生產者為提早上市而盲目采收問題。如何確定統一采摘上市日?原來,每年芒果上市前,相關技術專家便深入基地調查芒果生長情況,然后確定采摘期。收購季節,收購商在田間地頭對芒果進行現場包裝,不僅改變了傳統農戶自己拿到市場去賣的銷售形式,而且減少芒果運輸時間,對芒果品質起到保護作用。最后,對芒果進行統一的物流配送。不得不說,良種良法確保了百色芒果的品質。
金融注入 助推產業發展
為了解決農戶發展芒果產業資金不足問題,百色市搭建“政、銀、農”合作平臺,提升金融服務芒果產業能力。
百色市率先在田東縣探索開展了農村金融改革,利用“信用評級+互助社(合作社)+芒果產業+信貸+保險+財政投入”的融資扶貧方式,通過政府設立產業擔保、產業貸款貼息、產業風險補償等專項資金來推動銀行與農戶進行有效對接、良性互動。鼓勵各縣(市、區)組建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政策性農業投資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貧困農戶發展生產資金互助協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芒果產業的金融產品,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地向芒果產業傾斜,降低農戶發展芒果產業的成本和風險,較好地解決了“農、銀”合作中的銀行有效放貸和貧困農戶有效需求問題。
目前,百色全市6大類27家銀行金融機構設立了409個網點,實現金融服務鄉鎮全覆蓋。貧困戶累計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79.9億元,政府貼息達1296.13萬元;成立了5家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公司,重點扶持芒果產業開發;推出了芒果種植保險,出臺了保費補貼辦法,將保費補貼資金列入市、縣財政預算,讓果農戶獲得更多實惠。
龍頭帶動 構建機制模式
為了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資金、技術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示范帶動貧困農戶發展芒果產業,百色市探索和完善了“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引導果農參加芒果專業合作社,鼓勵種植規模小的種植戶抱團統一生產經營,鼓勵芒果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入股龍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小額信貸資金、土地、勞力等入股龍頭企業,融入龍頭企業經營生產各個環節,改變土地分散、單打獨斗、組織化程度低、種植成本高的局面,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2015年,百色市右江區啟動建設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核心示范區,引進廣西百色富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經營主體,并成立了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以“飛地扶貧”和“托管式扶貧”模式帶動周邊貧困戶參與產業開發,引導200戶貧困戶529人以土地、資金、小額信貸折資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貧困戶不承擔經營風險,每年由合作社給予固定比例收益分紅,同時貧困戶還通過參與芒果生產管護獲得務工收入。
田陽縣扶持發展了田陽農產品批發中心、廣西壯鄉河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芒果龍頭企業,培育了81家芒果專業合作社和“全國扶貧狀元”莫文珍等一批在群眾中頗有影響力的“土專家”、“田秀才”,聯結帶動9.8萬農民發展芒果生產。
目前,百色全市從事芒果種植、流通、加工等生產經營的市級重點龍頭企業達12家,培育發展芒果專業合作社202個,經營百畝以上的種植大戶超過3500戶。
品牌營銷 暢通銷售渠道
為了解決好產品有個好價錢問題,百色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2015年,百色芒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當地出臺《百色芒果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使用管理制度》等6項配套制度,加強“百色芒果”區域品牌標識使用管理。
去年,百色芒果獲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稱號。為了創建好這個樣板,百色市整合了市縣(區)兩級農業、水果生產部門力量,全力建設示范樣板。創建了5個中心示范企業,示范面積14.1萬畝,授權29家芒果產銷企業和合作社免費使用“百色芒果”農產品地理標志公共標識,多渠道多方式宣傳推介“百色芒果” 區域品牌。
為了推介百色芒果,百色市相關部門每年積極參加各種展銷會或專場推介會、專家品鑒會,宣傳推介百色芒果,使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提高,吸引資本向百色芒果產業聚集,國內大多城市都建立了百色芒果銷售網絡。
通過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建設國家級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和一系列宣傳推介后,百色芒果影響力不斷提高,芒果售價連年上漲。2016年,百色芒果產地平均售價為6.5元/公斤,比用標前的2014年同期增長30%。
拉長產業鏈 提高附加值
為了實現百色芒果提質增效,百色市以全產業的理念,推動芒果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拉長產業鏈,促進芒果產業升級,提高附加值。
一是建設完善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提高百色芒果產品流通效率和輻射全國的能力。目前百色市已建成田陽縣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田東縣果菜批發市場兩個大型的專業批發市場和百色壯鄉河谷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正在推進中國—東盟農產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企業,建成5萬立方米的倉儲、冷藏庫等冷鏈物流設施,物流產能100萬噸/年。有11個快遞品牌74家企業參與百色芒果寄遞業務。
二是引進加工企業發展芒果加工業,鼓勵加工企業開發針對不同消費市場和消費群體的芒果產品,逐步改變以往只看賣相、只賣初級產品,沒有精深加工產品的局面,目前百色市芒果加工企業已發展到4家。
三是推進互聯網與芒果產業融合發展。實施“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建立百色市電商運營服務中心,通過免費培訓的方式解決農民電商入門難問題,依托淘寶特色中國、京東商城、1號店和微商百色館等電商平臺推廣“店商”與“電商”相結合的營銷模式,目前百色芒果網上銷售的產業鏈已經形成,參與銷售的電商平臺達9800家,僅2016年芒果快遞物流量達303.96萬單,銷量4.5萬噸,銷售額達4.5億元。
四是打造芒果扶貧產業園區。田陽縣采用“平臺助推、帶資入股、返包管理、產業融合”模式規劃建設芒果扶貧產業園區。政府搭平臺,引導貧困戶每戶向農商行貸5萬元政府貼息小額扶貧貸款,以貸資入股方式參與園區建設經營,在3年貸款期內每年享受貸款本金10%的固定分紅。鼓勵有意向、有技術、有能力的貧困戶進行返包管理。利用園區土地和旅游資源以及區位優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百色市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百色芒果成為全國首個特色優勢產業帶動精準脫貧范例。繼2016年12月24日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在百色市召開之后, “百色芒果”憑借響亮的品牌、扎實的基礎、深厚的文化底蘊、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等優勢,取得了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的舉辦權,并將于今年7月10日至16日在百色市田東縣召開。對于百色市來說,此次會議將對展示百色芒果產業優勢,打響百色芒果品牌,推動百色芒果走向世界,打造世界級的優勢芒果產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