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母親的“錯愛”
母親節前夕,一位母親街頭踩踏趴地幼女的視頻被廣泛傳播。女童趴在非機動車道上大聲哭泣。有路人見狀,將孩子扶起。這名母親卻突然起身,推開路人,并猛踩孩子背部。老輩人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或許每個父母都是很愛孩子的,但如何去愛,高下有別,卻是需要學習的。
《克萊因文集》(4卷)
作者:(英)梅蘭妮·克萊因
定價:188.00元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繼弗洛伊德后,極具影響力的女性精神分析學家梅蘭妮·克萊因的窺探兒童心理世界的經典之作。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帶你重新認識深邃而有趣的兒童精神世界。認識兒童心靈世界的窗口,也是成人認識自己的鏡子。
她一生寫下4部關于兒童心理精神分析的著作:《愛、罪疚與修復》《兒童精神分析》《嫉羨與感恩》《兒童分析的故事》。
《轉念:從命令式吼叫到親密陪伴》
作者:澤爸(魏瑋志)
定價:26.00元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澤爸總結了一套父母面對各種情景狀況時的SOP,并成功地從看見孩子犯了錯就火冒三丈的父親,轉型為網上轉帖最多的親子教育講師,成了孩子心中喜歡的父親!
親子溝通,換個方式說更有效!轉念,從每一個教養場景開始!“不要再哭了” ,可以轉成“我陪你哭完” 。“你這是什么態度”, 可以轉成“我知道你很生氣”。
《原來如此!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
作者:黃文貞
定價:36.00元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本書記錄了作者和兒子、女兒在日本的心路歷程,介紹了日本人守禮守信的生活習慣和日本幼兒園的自立自律訓練,以及日本媽媽們耐力十足又有智慧的母愛。
在0~6歲,日本媽媽并不主張孩子要贏在起跑線,而是要放手讓孩子不斷成長,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行才是最重要的。比如: 凡事排隊,不推擠,不搶道;不大聲喧嘩;飯后將自己的座位與地板擦拭干凈; 即使在自家公寓,也要盡量保持低音量,連腳步聲也是一樣……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里》
作者:洪蘭 蔡穎卿
定價:30.00元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臺灣著名的教養專家和神經科學專家洪蘭說:“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蔡穎卿說:“我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里》洪蘭與蔡穎卿對父母、老師最關注的27個典型問題進行了溫柔而智慧的對談,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
《教出樂觀的孩子》
作者:【美】馬丁·塞利格曼
定價:46.00元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教出樂觀的孩子》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集30年、千百個成人及兒童研究之精華著成的教育經典。塞利格曼創立了積極心理學,提出了從“習得性無助”到“習得性樂觀”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大量研究表明,比起成功,樂觀對孩子來說更具有意義、更具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