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別 歐陽林 陳偉杰
動態網站開發的高技能人才就是會運用PHP技術去開發網站的人。本文對如何快速培養一名動態網站開發高技能人才做出了具體的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從師生日常的交流發現,傳統模式的動態網站(PHP)授課都是以理論為主,學生學習起來沒有興趣,平時課堂上只有授課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講,而學生沒有多少在聽,教師講課非常積極,學生參與非常少,結果一個常規教學下來,沒有多少學生能夠做出一套系統出來,這是引發教師要對這種現狀進行改革研究的第一背景。
目前授課的教材都是以理論概述為主,而各大技工院校的學生很少能主動看書。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呢?要想讓學生很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就需要改革更新原有教材,讓教材符合“做中學、學中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求讓學生真正學有所長。
本文以動態網站(PHP)開發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為課題,以筆者所在學院的學生為例,研究適合各大技工院校或者各大職業院校培養動態網站(PHP)開發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為社會輸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二、PBL教學模式概述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它展現了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分組教學模式。PBL教學法來自醫學教育領域,1969年,考慮到當時的醫學生學習負荷增大,而傳統的LBL教學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即“基于教師講授的學習模式”)只能迫使學生被動學習,對基礎理論知識死記硬背,嚴重缺乏實踐能力,美國神經病學教授巴羅斯(Barrows)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McMaster)大學醫學院提出了PBL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強調把學習設置在復雜、有意義、相對真實的問題情境中,以問題為核心,讓學生在探究與合作的過程中嘗試解決真實性問題,來學習隱含在問題中的科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術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動態網站(PHP)的教材開發
PBL教學模式的起點和焦點就是問題,這剛好與培養動態網站(PHP)人才過程中解決問題相吻合,因此首先要開發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而且這種教材既要符合PBL教學,也要滿足能快速培養出動態網站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教材開發上我們以“如何讓學生快速地掌握好PHP技術”為導向,并結合呈現企業真實項目開發流程為背景,選擇了開發一套圖書館管理系統,以此構建了動態網站(PHP)的“學中做、做中學”的一體化教材。
該教材以圖書管理系統開發為主線,在過程中模擬企業真實項目開發流程而設計了10個工作任務,詳細講解PHP語言在實踐項目中的綜合應用。這些工作任務從項目最開始的組建團隊,到最后的項目驗收,一直把具體工作貫穿于項目開發各個環節。
經過研究比較對比,筆者把開發一套圖書管理系統劃分為以下10個具體任務。任務一是組建項目團隊,任務二是圖書管理系統需求分析,任務三是圖書管理系統開發環境,任務四是圖書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任務五是圖書管理系統底層框架實現,任務六是后臺管理員模塊設計與實現,任務七是后臺圖書檔案管理模塊設計與實現,任務八是前臺首頁設計與實現,任務九是前臺圖書借還模塊設計與實現,任務十是圖書管理系統測試與驗收。同時,我們還更加詳細地設計了每個工作任務的子任務來配合每周的教學課時。
四、動態網站(PHP)的教學過程
PBL的教學模式特點就是分組教學,那么動態網站(PHP)的教學就是在模擬企業開發環境后采用分組教學。
1.角色的定位
企業都是采用標準流程來開發產品,一般經歷“需求階段”“設計階段”“開發階段”“測試階段”。每個階段里有不同成員參與完成相應的項目內容,有項目經理、規劃組組長、規劃組成員、開發組組長、開發組成員。
在教學過程中,要把企業的開發模式引進課堂教學中來,首先就是讓學生在每個階段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讓自己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明白自己將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是什么,例如第一工作任務就是組建一個合理的團隊。
2.過程的監督
依據教材編內容,團隊組建以后,就要開始項目的啟動了,從需求階段開始到測試階段結束,每個階段都要讓每位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教師在每個階段里負責輔助項目經理監督好整個項目開發過程,項目經理負責監督好各個項目組長開發過程,各項目組長負責監督好各個成員的開發過程任務實施,這樣一環扣住一環,每個環節不掉鏈子,互相監督、互相幫助、互相提醒。
3.效果的反饋
項目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每個階段里的工作是否能成功,是否按照計劃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召集項目經理、規則組長、開發組組長集中討論出現的問題。
每次課前,授課教師要召集所有學生開一次早會,提醒前一次出現的問題,以及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最后布置工作任務。每次課后要有充足的時間,讓組長、成員都發表自己的工作感悟,自己的工作任務完成得怎么樣?自己學會了什么?以及遇到了什么困難等。
五、動態網站(PHP)的教學反饋
一個常規教學任務完成后,我們專門對學生進行訪談調查,現在把訪談結果匯總成以下幾個特點。
1.新模式轉變了學生的態度
通過PBL教學模式,經過一個班級(50人)的訪談統計后,發現100%的學生轉變了學習態度。這些學生都對學習變得積極了,變得有目標性了,變得有動力了。學生都認為這樣的動態網站(PHP)授課方式、授課教材讓自己感興趣了,不再覺得上課枯燥無味。也都認為用PHP技術開發動態網站變得容易了,不再畏懼源代碼的編寫,不再畏懼函數的使用,覺得自己的邏輯思維增強了,可以很好地控制數據的流向,一切簡單、清晰了。
2.新模式改變了學生的行為
通過PBL教學模式,經過一個班級(50人)的訪談統計后,我們發現100%的學生改變了學習行為。
(1)手機統一保管了。當前無論在各技工院校,還是各職業院校,甚至各大高校,上課時學生玩手機的現象非常普遍,這是最令教師頭痛的現象。在沒有進行動態網站(PHP)課程教學改革前,一到上課期間,一聽到教師講語法、講語句、講數據庫控制時,學生就煩躁,有近70%的學生就開始偷偷摸摸玩起手機來,這也是教學產生不了明顯的、優質的教學效果的直接原因。在教材、教法改變后,學生在上課期間不再玩手機了,而且還主動自覺地把手機放在手機袋里統一保管,在上課時認真聽講,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
(2)出勤率滿意了。在沒有進行新模式的試行時,即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有近20%~30%的學生有意識地在動態網站(PHP)課程上逃課。而現在學生不再缺勤了,所有的學生從第一次課到最后一次課都不缺課了,因為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在課堂上自己的角色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務清晰、自己的工作目標清晰,這樣的學習讓他們更有動力,能體會到每次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自然而然喜歡上學習,每次都能準時到教室上課。
(3)參與學習積極了。有了前面兩個轉變,學生就能認真對待學習,肯聽教師的意見,在授課教師的引導下,以明確的目標為導向,在每個組長的嚴厲過程監督下,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自己動手,他們積極參與工作任務,直到一套成熟的圖書館管理系統產生。
3.新模式挖掘了高技能人才
通過PBL教學模式,經過一個班級(50人)的訪談統計后,發現100%的學生對利用PHP技術來開發動態網站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每個項目組的學生都會利用PHP技術來開發一套簡單的圖書管理系統,甚至個別學生主動研發了個人網站、班級網站、系部網站等。這些學生都認為自己熟知在企業里如何完整地開發一套系統,而且都對團隊認知有了一個全新定義,學會了團隊合作,提高了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同時也提高了處理問題的能力。
六、動態網站(PHP)優秀人才的跟蹤反饋
在整個動態網站(PHP)開發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中,有意識地進行了動態網站(PHP)技術開發的優秀人才跟蹤、座談、回訪。筆者聯系了9位在IT知名企業任職的學生,他們一致認為,在校期間的動態網站(PHP)課程對他們的職業成長非常有用,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少走了很多彎路,動態網站(PHP)課程的學習使他們打下了扎實的工作技術理論基礎,也使他們有了相關工作經驗。同時他們還為動態網站(PHP)課程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議,我們也準備進一步優化,爭取完善我們的教材。
七、結論
通過PBL教學模式在動態網站(PHP)開發人才培養的研究,無論從學生座談反饋的教學效果,還是從學生畢業后在企業發展情況來看,其實施效果不僅引起了學生的態度轉變,也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用PHP技術進行動態網站開發的綜合職業能力,特別適合當前在動態網站(PHP)開發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非常值得廣大技工院校或職業院校推廣使用。
其中由歐陽林、張余別兩位教師根據動態網站(PHP)開發人才研究模式主編的《動態網頁制作(PHP)》成功入選學院2015年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建設項目成果教材及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建設項目成果,該教材也于2015年3月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