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群杰
摘要:本文就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體育與廣西技工院校體育課堂融合的重要意義和實踐做法進行了分析闡述。廣西少數民族體育與廣西技工院校體育課堂融合有效促進了技工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豐富了廣西技工院校體育課堂資源,助推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完善,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學習興趣,通過結合廣西少數民族體育的元素,開展各項體育運動,使學生在學習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廣西少數民族文化的精華,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傳承和發揚廣西少數民族文化,進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體育 技工院校體育課堂 實踐研究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從古至今就崇尚教育。把教育放在國家發展較高的地位,其中體育教育一直以來備受國家和教育部門重視,儒家思想的禮、樂、射、御、書、數合稱六藝。這六藝中就包含了體育的元素,我國自古以來推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中體育的元素較為重要,從儒家思想中可以窺見我國古代教育思想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少數民族聚集區的廣西,多民族的融合造就了廣西多元的民族文化精神,廣西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是廣西民族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娛樂性、民族性、競技性、普遍性及藝術性的特點,這些體育項目都是少數民族人民祖先代代相傳延續至今,其獨特的民族性是少數民族文化的珍寶。
一、廣西少數民族體育與廣西技工院校體育課堂完美融合
我國大力提出和發展素質教育,體現了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我國已經將素質教育納入到了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中,國家提出不斷深入推進和推廣素質教育,以改革驅動發展,帶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其中體育教育也是教育事業中長期發展的目標。廣西技工院校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了大批應用型人才,技工院校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也同時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有身體健康才能保證學生有資本去投入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就如偉人毛澤東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好的身體就沒有革命的資本。廣西技工院校是本土的專業型院校,接收的學生更多是本地區的學生,而廣西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較多的地區,如何更好地將廣西少數民族體育中的文化融入到院校體育教學中成為了當地教育者共同研究的課題。由于我國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在教學中比較單調,品種相對較少,常以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為主,傳統單一、乏味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對體育教學失去了新鮮感和積極性,助長了學生厭倦體育教學,把體育教學作為一種浪費學習時間、上課偷懶的負面內容。在這樣的氛圍下,技工院校的體育教育慢慢變味,成為了少數人參與、多數人圍觀的現象。為此,廣西技工院校要依托廣西少數民族地理優勢,不斷深入挖掘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精髓,將其精髓與廣西技工院校體育課堂完美融合起來,從而達到推進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的完善和發展,同時將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傳承和發揚光大。
二、開展廣西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當下,我國正提倡的素質教育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新時代人才。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不僅要求學生要有扎實的文化理論基礎,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體魄。學校開設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開展體育運動、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去迎接社會的競爭和挑戰。在技工院校中體育教育與其他的文化和專業技能教育的教學模式有所不同,要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對學生產生強有力的吸引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教學中,而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體育項目很難被學生所重視,更多的是迷戀于電子信息技術。要想在技工院校培養出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就必須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興趣,盡可能地改變技工院校體育課堂形式和內容,巧妙地將當地廣西少數民族體育項目融入到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緩解學校體育基礎設施缺乏的普遍現狀,確保技工院校體育教學順利開展。
總之,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是少數民族文化的具體體現,民族風情、文化底蘊的展現。其能夠充分展現廣西少數民族各階層、各民族的精髓,是一個民族最珍貴的財富,同時也給人們帶來運動上的快感,讓人們在感官上產生巨大的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廣西少數民族體育與廣西技工院校課堂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和實踐意義,能夠弘揚和傳承廣西少數民族的體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