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超 陳凡 張婧
摘要:創業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素質。我國的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晚,課程體系的建設仍處在初級階段,教師課堂授課效果不夠理想。將體驗式教學法運用到創業教育課堂,將有效改善目前教學現狀。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方法;創業教育;實踐研究
創業教育對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具有重要意義。但創業教育目前在多數高校中尚處于起步階段,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均不夠完善?!绑w驗式”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方式,教學過程呈現平等、互動、探索、實踐等特征。將“體驗式”教學法運用到創業教育課堂,可以改善“以課堂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創業的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當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
1、學校教學方式單一
多年來,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高校創業教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存在一定脫節。盡管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部分高校的創業教育模式已較為成熟,但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這些成熟的教學模式并未在全國普及。教師一味的向學生灌輸創業理論知識,而理論化的創業教育無法喚醒學生的創業意識,更無法實際解決學生的創業、就業需求,最終學生對創業課程產生普遍的敷衍心理。同時,創業教育課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較強的課程,繼續沿用舊的教學方法,顯然與這一課程的性質、特征和要求不適應。
2、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
在當前大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方向中,就業占據絕對比例,選擇創業的人數較少,而最終成功創業的大學生更為少見。因此,多數學生認為創業教育是為極少數具有創業能力的“人才”所準備。而事實上,創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創業代表一種進取精神,一種生活素質、創業的本質在于把握機會,創造性的整合資源,創業精神是創新的源泉。
3、創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
我國高校正處于創業教育自發、分散探索、試行的狀況,絕大部分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將創業教育納入培養計劃之中,沒有開發自主創業的相關課程,學生缺乏系統有效的創業教育。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強調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這就需要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工作對象的新特點,積極探索和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工作運行機制,保證人才成長符合社會需求的健康發展。
二、“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含義及特點
1、“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含義
“體驗式”教學方法是當前國際教育的一種主流教學方法,這類方法的本質是使所有在場的學生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都有表達和交流的機會,在討論中產生新的思想和認識,豐富個人體驗,參與集體決策,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的能力和信心。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引導學生參與、互動、表達,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由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和知識的接受者,轉變成為課堂的主體,是教學內容和形式的主動創造者。
2、“體驗式”教學法的特點
“體驗式”教學法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舊作為課堂的主導,但不再作為居高臨下的權威,而是與學生處在平等的位置;“體驗式”教學法具有實踐性的特征。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計多種教學情境,促使全體學生參與教學,親身體驗教學環節,并從中總結和感悟課程的重點和理念,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體驗式”教學法具有一定的主體性?!绑w驗式”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和諧的師生互動過程中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體驗式”教學法具有合作性的特征。教師會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規范,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需要頻繁參與集體活動,通過與他人合作實現信息的廣泛交流。
三、“體驗式”教學法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實踐應用探究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打造生動課堂
為驗證“體驗式”教學法的實際課堂效果,突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踐性,筆者在本年度的創業教育教學中,已積極引入“體驗式”教學法,采取小班制授課、成員分組、組間競爭、小組成員互相監督、全員參與、開展課外創業實踐活動等方式,打造了生動的的教學課堂,較為成功的轉變了“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單向灌輸”的傳統教育模式,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真切的感悟到了“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的教學內涵。通過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運用“體驗式”教學法,認識到創業教育應打破“以課堂為中心”的消極現狀,將更多的知識理論置于實踐活動之中,鼓勵學生參與教學環節、勇敢提出問題、努力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發現、掌握新知。
2、開展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
“體驗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多以討論式、實踐式、頭腦風暴式、競賽式、團體合作式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實現學生在活動中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的目標。學生在課堂的每一次討論、表達、聆聽、思考中獲得連貫的知識,實現能力的提升。實踐表明,在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課堂中實施“體驗式”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創業精神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在本年度校內開展的“商業計劃書制作競賽”中,參與比賽的學生自發組成創業小組,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共同開發了眾多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業想法。在學生分享展示的過程中,有效引發了其他同學的共鳴,通過不斷地學習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為今后的創業夢想實現打好堅實的基礎。
3、構建體驗式創業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的實施,不能只停留在創業教育的目標上,而是要通過學校課程來加以落實。創業課程設置是創業教育的核心環節,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輸送到學生終端關系到創業型人才最終生成的程度。學校必須構建培養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傳授創業知識、提高創業能力的課程體系,同時需要考慮該體系在教學方式上與體驗式實踐的關聯程度及有效授課率。該課程應該在傳統教育課程基礎上突出創業,要把創業知常識、創業指導、創業心理和技能、經營管理、商務知識、財務管理、公關和交往、法律和稅收等與創業密切相關的課程增加進去,并需要根據根據實際條件盡可能增加實習實訓,讓學生切實體驗創業的艱辛與不易,以及隨時可能碰到的風險與機遇,培養良好的心態去應對創業路上的未知。
參考文獻:
[1]師曉莉.淺談參與式教學法在創業教學中的運用[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06).
[2]李國輝.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與實施[M ].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5.
[3]呂衛華.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新型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前沿,200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