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摘 要: 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行,教育教學方式發生較大的改變,人們逐漸意識到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化學教學中采用“學案導學”是化學教學的一種創新。本文根據“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對“學案導學”的教學意義、編制、實施等進行詳細地闡述。
關鍵詞: 初中化學 學案導學 實踐研究
一、“學案導學”的含義
“學案”是教師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和知識認知水平,為指導學生更好地發展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和學習方法。“學案”實質上可以理解為教師在教學中制定的一座幫助學生掌握教材結構發展、溝通教學雙方的橋梁。同時,學案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媒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根據教師制定的學案自己摸索,掌握知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案的主要功能是溝通教學雙方,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則是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幫助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初中化學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較緊密的學科,既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自主地探究,才能真正地學習并且掌握化學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十分必要。
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意義
1.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行“學案導學”模式,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教學重心由“教”變為“學”,學生在學習時經過教師的引導一步步轉變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嘗試自主學習,通過不斷嘗試,鍛煉能力,開發潛能,意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學習的知識比自己想象的更多,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效率。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都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時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一味地灌輸學生知識,不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及接受的狀態,導致學生學習的時候較被動,教學質量也不高。“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最大的差別在于減少教師教學的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探索新知識,感受學習的快樂,進而找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
2.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學習的許多知識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中用到的鹽堿、氧氣的制取、鐵的冶煉、有機化合物等知識都能極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時間有限,遇到化學實驗時往往會自己動手進行簡單地演示,讓學生觀摩,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雖然縮短了教學時間,卻在無形中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化學教學中采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自主探究,進行化學實驗的機會增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變多,初中生的自尊心強,他們希望在課堂上受到教師和他人的關注,而“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機會,學生在學習時敢于展現自我,讓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強,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會更認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能有效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使教師快速地完成學校規定的教學任務,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但是總有讓教師覺得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雖然教師快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學生沒有獲得相應的知識,這是許多教師在教學中苦惱的一大難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雖然使教師在教學中教的內容變少,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上甚至不發聲,只是負責引導學生探討化學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卻更多了。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教的內容雖然變少,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教學重擔減輕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的轉變,教師在備課、準備教學方案時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學習。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致力于教材,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三、初中化學“學案導學”的編制與實施
1.初中化學“學案導學”的編制。
要做好“學案導學”,首先就要做好學案的設計,只有學案設計合理并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案導學”在最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學案的編制,備課時可根據學科學習的特點。如化學知識有許多都是與生活相關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設置對應的教學內容。如學習《有機化合物》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地調查在生活中接觸到的有機化合物有哪些,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是以什么樣的形式存在的,通過設計這樣的學案,安排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識,有利于學生全面地了解有機化合物,感受化學學習的魅力。
2.“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施。
任何一種教學方案產生了,就必須進行有效的實施,才能發揮這種教學方案的作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要在教學中驗證。在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時,教師必須熟悉課本內容,以便更好地準備學案,應對學生在自主探究時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礙和問題。同時,在課堂學習時,教師應該學會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索知識,一個蘋果再怎么變化也只是一個蘋果,但是一種思想經過交流之后可能就會變成兩種甚至三種思想。在教學中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實質上就是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多交流合作,一個人的力量可能是有限的,但是一個班級的整體力量卻是很強大的。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加強交流與合作,不僅能夠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而且通過這樣的學習使同學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總之,中學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運用“學案導學”模式教學,也許并不是最好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到了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就是有用的,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必須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趙春平.以“學案”為載體,積極推進新課改[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8(02).
[2]魏巍.談“學案”代替“教案”的體會[J].考試周刊,2007(43).
[3]李文利.“學案導學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