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常玲
摘要:初中物理教學是初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課程學習在學生教學活動中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是傳統物理教學法向高效物理教學法的關鍵途徑,同時也是初中物理教學適應新課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手段,對學生以后、物理學習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質是要求中學院校將物理課程回歸到生活,利用生活中有趣事件、情感經驗,幫助學生找到物理案例,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調動的物理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日常生活;實踐研究
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并在發展中進行了多次改革,使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化、信息化和網絡化,使物理教育方式發生了質的轉化,從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轉換為生活化、信息化、情境化及媒體化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激發了初中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其中物理教學生活化適應了教育改革要求,滿足了中考對物理的學習要求,體校提高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是目前使較為廣泛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對初中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學經驗,對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找出了詳細分析。
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
(一)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隨著新課改在初中教育領域中的不斷深入與應用,使初中物理教學在方法上發生了質的變化,物理教學方法的改變,使初中物理教學越來越趨向生活化,使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能力越來越高,同時也給物理老師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有效推動初中教育事業的發展,使新課改環境下的“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得以實現。教育生活化是指老師將自身的生活經驗豐富到教學中,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鼓勵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二)有利于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
教育生活化充分體現了教育聯系生活,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理念。物理課程其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課程,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問題卻都是真實存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問題。通過聯系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對于抽象的物理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將知識運用于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才能使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得到加深與鞏固。
(三)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質是將生活中與物理相關的案例應用到物理教學中,以此實現對初中生的物理教學,待書本上的物理知識教授完后,帶領學生到實際生活中,找到與物理知識相關的生活實例,兩者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但實施者不一樣,前者是老師,后者是學生,不管是哪一種物理教學生活化,都有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二、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基本理論
(一)初中物理教育與生活的關系論述
初中物理教育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物理現象的理論體現,同時物理知識理論應用于生活、作用于生活、促進人們社會發展,根據馬克思主義關系理論,可以將初中物理與生活的關系理解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總的來說,生活對制約教育,是教育發展的主要目的,而好發展教育則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所以初中物理教育離不開生活的實際應用。
(二)初中物理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初中物理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是指學生在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下一步物理知識學習及獲取的過程。在這個學習和獲取物理新知識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根據自身經驗對物理知識進行建構,實現原有經驗與新物理知識的互補、豐富和糾正等,是物理教育實現生活化的重要理論依據。
(三)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的核心思想,根據這一思想可以將杜威實用主義教育理論理解為:第一,教育離不開人們的生活,人們的生活與教育是相鋪相成,共同發展的關系。第二,教育是人們生活的具體體現,是人們生活的具體需要,是社會生活的另一種存在形式。第三,現在生活與未來生活之間的聯系主要靠教育實現,是人們政治、經濟及文化的傳播媒介,有利于我們創建更高的生活品質。
三、初中物理教育生活化的實踐
(一)生活化的課堂引入
在課堂教育中實現有效的課堂導入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生活化化的課堂導入,具體的生活化物理課堂導入實現措施如下:第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具體化、形象化抽象和枯燥的物理知識;第二,老師在物理課程導入過程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中的視頻技術、圖片技術等緊緊抓住學生注意力;第三,將生活中與物理相關的實例引用到物理課堂導入,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性趣,使學生做到從生活走進物理。
(二)“活動”化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
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僅僅是老師提問,學生回答;老師布置課堂作業,學生解答課堂作業發,學生在教學中沒有主體地位,突顯主體地位的反而是老師,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對物理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求,所以為了實現高效的物理教學,適應新課改,老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要積極將“活動”化教學方法應用到物理課堂中,具體的應用措施如下:第一,利用游戲、音樂等營造活躍的物理教學氣氛;第二,將生活中的物理性實例制作成視頻,供學生欣賞,并以此要求學生參加相應的知識搶答競賽活動;第三,鼓勵學生總結活動中學習到的物理知識。
(三)生活化的物理作業
眾所周知,在中國教育制度下的任何科目都會安排或多或少的課后作業,只是作業的形式不一樣,有的口語式、有的的是寫作式、有的是操作式。以往的初中物理作業主要是寫作式,即老師安排書本作業,然后學生課后自己解答,最后在下一堂課交給老師,是最傳統的作業形式。當這種作業模式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所以要實現物理作業的生活化,即老師根據學生生活現狀,為學生布置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作業。例如,牛頓定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生活中的船只是如何浮起來,應用到哪些物理知識?等。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教育離不開初中物理教育。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改革,使教育舞臺越來越大,使教育要求越來越高,有效優化了我國教育體系,尤其是初中教育體系,初中物理教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初中物理你、教育質量及效率對完善初中教育體系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初中物理實現生活化,是提高物理教育質量及效率的有效途徑。所以中學院校要不斷完善物理教學理念,根據實際情況結合高科技技術實現物理教育模式的創新,以此達到初中物理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田軍.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研究[J].學周刊,2015,(3):134.[9]韓光軍.分析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成功(教育版),2013,(20):68
[2]吳洋.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神州(下旬刊),2016,(2):122-122
[3]郭海東.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淺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39-39.
[4]謝金飛.論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J].東方教育,2015,(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