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馮麗+葉文華+鄭淑榮+吳琦
[摘要]隨著國家就業壓力的不斷加重,國家自“十二五”規劃以來,不斷提出就業與創業結合的政策,讓創業來推動大學生就業的發展,為國民經濟提供新的發展動力。對于創業群體來說,大學生是活力充足與社會接軌最近的新生代社會發展動力,因此國家需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創業。在社會的調查中,筆者也發現在校大學生有著創業的強烈意向,而國家為大學生提供的諸多創業扶持政策,對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效和發展有著現實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業成效;現實意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087
1大學生創業社會背景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刺激,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為了當下大學中的一股熱潮。許多在校大學生選擇在校期間,便開始創業,這種自主創業行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就業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大學生選擇自我價值實現的一種方式,是對職業生涯的另一種規劃。相對于常規的就業,自主創業得到了社會和國家的支持,一些國家扶持政策為自主創業提供了動力。本文以文理學院為例對高校大學生就業情況進行抽樣調查,利用傳統問卷調查方式、面談法的方式和網絡數據調研的方式,對文理學院學生的就業情況和問題進行數據調查和分析,并提出如何提升大學生自主創業成效的實施辦法。
2本篇論文采用的調研方式
21傳統問卷調查方式
為了確保調查樣本的科學性和全面性,本次調查抽取了全國10所文理類學院,采集600份樣本,其中排除無效樣本,最后選擇和統計了574份樣本。本文對目前大學生創業者的實際成效進行有效調查,其中包括了服裝、飲食、創意產品等創業方向和實體、網絡等創業方式兩大模塊。同時,對大學生創業的共通之處和差異之處進行了數統性的調研,分析創業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22面談訪問的方式
簡單地通過問卷方式可能無法深入了解創業者面臨的實際問題和感受,因此本次調查選擇了預約訪談的方式。通過當面的采訪,對創業者對于自主創業的認識和遇到的特殊困難進行了解,對每位創業者的心路歷程進行記錄和分析。
3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31大學生眼中的創業
在調查結果出來后,我們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有64%的大學年輕創業者認為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和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自主性的創業是一種極為有益的選擇,對自己的經濟實力和職業能力都是一種極大的提高。在剩余的樣本數據中,有22%的大學生認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費的問題,因此認為是不錯的選擇。只有14%的人認為,大學生創業為時尚早,應先積累經驗和增長專業知識。
在對非創業大學生進行調查時,我們也驚奇地發現,有近一半的大學生是支持在校期間就可以開始創業了,他們在條件成熟后也會選擇這種形式就業。不支持創業的人,主要顧及市場環境和學生的經驗短缺。
32造成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業的因素
面對當下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現狀,許多大學生是為了實現自身社會價值和自身價值,而選擇的一種人生成長道路。面對當下就業壓力不斷提升,在校大學生希望能將就業起點提高,為自身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在調查中發現,47%的人都認為當下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是主要因素;而46%的人認為創業中的財富和經驗獲得是關鍵因素。
隨著社會觀念的多元化,自主創業者的內在影響因素也是走向了多元化。但從這些因素中可以分析出,當下大學生群體對市場環境有著一種畏懼感,他們寧愿選擇自己創造就業機會,也不敢等到在企業中去找適合自己的職位。對于如何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和發展性,許多大學生表示迷茫,因此大學生創業中的創新和自主意識仍待提高。
33自主創業中的難題
夢想和激情是大學生創業的精神動力,但敢于行動和如何創業卻是眾多大學生的創業難題。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第一個主要因素是大學生面對啟動資本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大多數大學生面對的現實性問題;第二個因素是大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經驗的匱乏是阻擋其創業的重要因素;第三個因素是缺乏社會創業成功人士的有效指導,許多創業者由于商圈人脈的不足,成為了自主創業的一大難題。當然自主創業中會花費眾多精力和時間,對學業是一大沖擊,這也是一個因素。
總結以上因素,我們認為,大學生想要有一個較為成功的創業成果,大學生創業者必須增加自己在社會中的實踐,同時要與社會中的成功人士進行溝通,擴大自己的圈子。而且,創業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創新思想和思路,吸引社會資金對自己的投資。
34大學生創業所需要具備的素質
大部分想創業的大學生認為在創業中,心理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促進創業順利的發展,有些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認識比較全面,明白創業的道路是艱難的,認為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溝通能力也很重要。4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經驗總結
41社會支持的重要性
對于社會經驗匱乏和啟動資金的不足,社會的支持成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社會的資金和國家政策的有效支持,大學生的經驗不足和資金問題才能得到補足。社會的大環境在大學生創業初期必須為其提供一個創業的避風港,這樣在社會的經濟競爭中才不會被提前打擊,為了做到這一點,國家必須從法律、行政和社會管制上對大學生創業進行保護和鼓勵,使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強,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片發展的沃土。
42學校需開展創業指導課程
在對十幾所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開展情況進行調查時,就有接近九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并未接受過創業指導教育。在當下的大學教育體系中,一些地區并未將大學生創業納入進教育體系之中。受傳統就業思維影響,許多高校認為大學生提前創業會降低大學生的專業水平和成績,對未來的就業會造成不利的影響。面對當下大學生創業經驗不足的問題,高校需盡早將創業指導教育納入到教育體系和考核體系之中。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創業教育問題,高校必須先要轉變傳統教育思維,必須重視對大學生創業指導的教育,為大學生創業起到指導和領航的作用。
在高校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要開設相關課程,讓大學生創業指導教學納入到高校教育的課程體系中,讓學生從課堂中學到知識。也可以開展創業項目大賽,學校可以對優勝者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最重要的是為大學生的創業想法進行了有效的指導和善意的引導。
43大學生需理性認識創業
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分析,筆者發現有部分大學生對創業只是因為夢想和熱情,但在創業的過程中會出現對市場分析不足。對風險估計不足的情況,最終導致創業舉步維艱,以一種失敗的結局收場,對自己的信心也造成了影響。因此,大學生一定要理性地認識創業,在創業前要對自己的條件和市場情況理性分析,在遇到困難時要沉著處理,理性對待。
5結論
在對大學生創業情況的調查中,我們通過樣本分析,最終得出了,大學生在創業中會面臨社會經驗匱乏、啟動資金不足和創業綜合能力不足的情況。面對這些情況,創業者在開展創業工作前必須提高這些能力,主要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開展。第一,面對資金不足的難題,大學生創業者就必須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和國家的政策支持,在創業前期,需要通過好的創意吸引社會資金支持,讓自己的創意用社會的資金來發展。要想得到資金支持,創業者必須懂得如何開拓資金融入渠道。第二,如何提高大學生的社會經驗,其實,在創業前,大學生可以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時也可以多學習學校開展的創業指導課程,或者創業競賽活動,通過社會實踐和學校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創業經驗和理論知識。第三,要提高創業的綜合能力,創業者必須從各個方面提高,如對市場風險的把控能力,自主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心理抗壓能力等,當然還需對市場和國家政策有極強的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施險峰試論當前大學創業文化的建設[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5)
[2]《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社大學生創業手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3]張鄒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基金的管理[J].中國國情國力,201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