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珍
【摘要】本文從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評價標準、教師的語言素質、傳授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區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提出綜合靈活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高度實現教學電教化程度的對策,并分析了此對策的優點。最后,根據我區中學現狀,提出了幾條配套措施建議。
【關鍵詞】中學英語教學 教學觀念 語言素質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 電腦輔助教學
一、引言
近年來,初中英語教學水平雖然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反思和解決。英語老師要把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總結,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能力。
二、我區中學英語教學現狀
1.教師語言素質、文化素質有待提高。部分英語老師口語基礎差,隨著對英語口語能力的加強,新教學觀念的更新,面對更高要求的英語教材,感到力不從心。這些老師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的能力還比較弱,嚴重阻礙了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對學生重共性輕個性。根據行為認知學理論,人的行為是由以有意識行為—— 無意識行為和獨立行為—— 角色行為為縱橫坐標構成的“兩元性與兩重性的交叉圖解”(如下圖1所示)。
從第一區域到第四區域分別構成了直覺行為區、習慣行為區、確認行為區和自主行為區。其中,第四區域集中了最多的與創造有關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逆向思維、聚焦思維、擴散思維、多維思維等思維活動,是培養創造性的一個核心區域。當前的學校英語教學中推崇的是確認的、習慣的“角色行為”,而抑制了自主的、直覺的“獨立行為”,過于重視角色教育而忽視了對人自身個性發揮的教育,從而造成重共性輕個性、重服從輕自主的“行為失調”病癥。所有英語教學活動成了背單詞和語法的機械記憶活動,缺乏調動學生自主性和能動性的個性教學。
3.教學輕視創新性。教師教學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汲取和掌握,強調教材的范本作用,以突破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完成教學目標為宗旨。課堂教學把能將成績差的學生教得“全都懂了”作為成功的標準,忽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輕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外語教學用普通話講解。英語教學過程中,本應該盡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這就要求用英語來講解知識點。但有些老師怕學生聽不懂或不理解,所以除了讀課文是用英語朗讀外,其它知識點的講解都是是用普通話來解釋,長此以往,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就沒法提高。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造性運用空間有限。所以,綜合靈活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高度實現教學電教化程度是解決包括上述問題在內的諸多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因為運用這些技術有如下優勢:
(1)多媒體課件具有直觀性、信息量大、效率高、效果好等優點。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過程,強化素質教育實施,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創造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的主要途徑。由于多媒體課件具有直觀性、信息量大、效率高、效果好等優勢,能夠具有跨時空的表現力來強化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和體驗,所以應用課件進行新課教學,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多媒體信息技術為英語課堂教學開辟了新空間。一段視頻演示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2)講解語言知識直觀形象。學習語言知識(語言、語法、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能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升華,是培養英語交際能力的實踐活動,是學以致用的有效手段。以前學習音標、單詞讀音、句子語調等主要是靠跟隨老師或錄音機練習為學習方式,形式單一、枯燥,缺乏趣味性。現在應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音標、發音、單詞、句子等相關場景同時展現現給學生,能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聲情并茂的語境中積極而高效地學習。對單詞的拼寫、關鍵詞、重點語法,可以利用不同顏色、不同聲音區分講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并且配設語境,使學生的學習氛圍如同身臨其境,并激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交流,逐步培養其語言交際能力。
2.相關配套實施。當然,任何單個手段都不是萬能的,需要有其它措施密切協作才能真正使之實現。故建議如下措施加以配套實施:
(1)首先要有硬件設施,才能談電教化教學、信息技術應用。所以要多渠道融資,加強硬件基礎平臺建設。
(2)加強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訓。只能教師和學生都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術,才能運用這些先進的教學設備。
(3)重視基礎年段的師資調配,科學安排教學時數。
四、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我區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對策并分析了它的優點,還提出了幾項配套實施建議,這將有利于促進我區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溶.核心素養體系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校園英語,2016,(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