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巧靜
摘要: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需要了解其語言背后的文化,語言與文化之間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俄語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文化差異會對教學模式提出更多的要求。本文主要是分析俄羅斯文化與俄語教學之間的聯系,探討俄語教學中采用科學理論進行俄語文化的融合以及學習俄羅斯文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俄羅斯文化;俄語教學;語言
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語言能夠更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以及民族文化在社會生活中體現的民族心理。作為一門語言,俄語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文化特點,它是俄羅斯的民族智慧結晶,全面概括了俄羅斯這個民族時代積累的歷史、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經驗,因此可以說預言師一個民族的文化載體。在俄語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充分掌握俄語基本的詞匯、語音、修辭、語法、表達方式等知識,同時還應該要通過俄語的學習,了解俄羅斯的文化和國情。
一、導入文化,改革俄語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不斷深入對外開放,國內跨文化的交流活動逐漸增多,時代對話越來越頻繁,雖然在實際的交際過程中會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一些誤解。但是通過實際生活的交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俄語學習,并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社會文化的重要性。目前我國教學從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國家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在學習外語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基本的語義、語音以及詞匯知識,同時還應該要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從而學習跨文化交往能力。國家相關部門也采取一些方式考查學生的能力,比如說在進行俄語四級考試中會在考題中增加社會文化內容,在教材編寫中會提到素質教育的教學目的。這樣方式都充分說明俄語教學意識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和培養。
無論在何種情境下,學生應該要能夠通過學到的知識進行語言理解和表達,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學生要明白到語言學習與文化之間是相互滲透的,二者之間不可分割。語言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文化情景體現出來,同時在語言結構中又滲透著文化,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折射出一些社會團體的圖景。文化的不斷發展能夠更好地豐富語言,而語言的發展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文化的發展。在語言學習中導入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俄羅斯文化與俄語教學
以前在進行俄語與漢語文化之間的對比時更多地局限在背景知識的范疇中,很少將文化與外語教學進行聯系。一般來說,針對語言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文化,不能夠簡單籠統地進行事實羅列,而是要充分考慮語言文化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外語的對比和教學。
我國俄語學習的環境不是特別好,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學習興趣,如果此時將俄語教育與俄羅斯文化教學相結合,就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俄語學習興趣。學生愿意主動、積極進行俄羅斯文化的學習,比如《大學公共俄語教程》重在進行俄羅斯的交通工具講解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進行莫斯科地鐵的介紹,莫斯科的地鐵網絡主要是由10條輻射線和1條環行線組成。對于莫斯科人來說,地鐵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多的是藝術殿堂,因此不同的車站的設計風格都不一樣。比如說革命廣場車站是有水手和革命士兵的青銅像組成,基輔車站是由具有烏克蘭風格的舉行壁畫組成,契科夫車站主要是由各種彩色石頭組成的風景畫等。對于莫斯科人來說,地鐵是他們的 ,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通過對學生進行這樣的文化背景講解,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地鐵在俄語學習以及莫斯科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進行俄羅斯文化的教學不僅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提高老師的教學興趣和積極性。俄語的教學活動不僅僅是進行遣詞造句、句型變化、語法結構等語言知識的教授,同時也是進行語言自身帶有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學,這樣能夠豐富俄語的教學環境和方式,提高老師和學生的俄語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三、社會文化和語言共同變化
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是隨著文化的變化而進行變化的,可以說文化的變化程度直接影響到語言的變化,社會生活發生劇烈的變革時,語言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語言能夠十分強烈地反應社會思想和生活的變化,同時語言又是同歷史相關聯的在《新編大學俄語基礎教程》中有些詞匯是彼得一世時期留下來的,比如說“船舷”、“機槍手”、“軍官”的俄語詞匯;衛國戰爭中留下“游擊隊員”的俄語詞匯;十月革命中又出現“共青團員”、“紅軍戰士”等詞匯;現代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登月船”、“衛星”、“航天器發射場”、“宇航員”等新詞匯等。通過剛剛列舉的例子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的變遷,語言也在不斷豐富和變化,舊語詞的不斷浮現,新詞匯的不斷創造,都說明了語言隨著社會文化的變化而在共同變化。
四、俄語構詞法中的文化背景
在進行俄語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了解俄語的構詞法,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詞匯記憶。目前有些大學中俄語教學中不重視俄語構詞法中含有的文化背景,導致學生在記憶知識的過程中出現誤解。比如俄語中指大小、表達謙卑等后綴的名詞中,學生只是片面地認為指小就是表愛,其詞匯中帶有的主觀評價意義,學生完全不知道。俄語在實際中帶有相同的主觀評價形式中其實具有不同的褒貶含義,同時指小表愛的后綴詞語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老師在教學中可以進行專題介紹和講解,比如說老師可以總結帶有指小表后綴的俄語詞匯不僅有名詞還有一些副詞和形容詞。俄羅斯人通過使用這些詞匯能夠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細微情感,這些詞語自身含有豐富的情感文化特點;指小表愛的后綴不僅能夠表達親密,同時也可以作為禮節表達為人處事、對人的尊敬以及對事物的美好態度,也可以用來表達對上級的奉承。俄羅斯人因為受到蘇聯解體的影響,在實際的交往中喜歡運用指小表愛的后綴進行社會心理因素的表達,其語言中包含的不規范和自由現象主要是因為政治上的自由導致的。可以說語言文化中的后綴現象應該要受到俄語教學老師的重視,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俄語這門語言的感性認識和學習。
五、結語
總而言之,語言代表著一種社會現象。我國對學生進行俄語教學不僅僅是為了促使學生掌握一門可以交往的語言工具,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學習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文化環境,促使學生能夠在理解語言背景文化后真正理解和運用俄語這門語言。因此,在實際的俄語教學中,老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文化的介紹,使學生能夠對文化差異保持高度的敏感,通過對漢俄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文化背景、生活環境等方面差異的學習和理解,正確引導學生進行俄語的學習、理解和應用。在俄語教學中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提高學生的俄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國華.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干擾問題[J].黑龍江大學學報:外語學刊,1990.
[2]張會森.九十年代俄語的變化和發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鄭述譜.詞典·詞匯·術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4]趙敏善.俄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