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涔涔+潘艷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不僅事關個體身心發展,更是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價值。而在教師組織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存在許多的問題和困惑。本次在主題活動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把復雜的、抽象的事物轉化為簡單、形象、為幼兒可接受的過程進行了初探。
關鍵詞:主題活動;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的傳統,傳承愛國精神,應從幼兒做起。幼兒園3-6歲兒童處于形象思維模式,幼兒的年齡越小,鮮明的形象對于他們的思想影響就越強烈。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之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
一、幼兒時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每個幼兒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和社會關系中。而幼兒階段是人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幼兒學習怎樣與人相處,怎樣看待自己,怎樣對待別人;逐步認識周圍的社會環境,逐漸形成對所在群體的歸屬感,如果成人能夠積極的態度看待社會,為自己是其中一員感到滿意,那么幼兒就會形成同樣的態度并由此產生對家鄉和祖國的歸屬感。所以,此時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乃至成人是非常重要的。
二、園本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和困惑
(一)家庭是幼兒最早接觸的社會群體,幼兒對社會(家鄉、祖國等)的最初看法和感受主要來自于父母和其他親近的成人。而我園地處農村,家長的文化水平很低,據期初家長問卷調查統計,我園291名家長中,大學專科畢業的家長僅有幾位,其余大多數是高中和中學文憑,還有半文盲以及文盲,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是由家里的爺爺奶奶撫養,因此家庭教育幾乎為零,更別說愛國主義教育了。爺爺奶奶只要帶著他們不哭、不鬧、不生病,就是給他們父母最好的交待。目前大部分家庭的構成是以獨生子女為主,對他們是格外的溺愛、刻意保護,使得他們缺少了在多維人際關系中成長的機會,在人們的格外關注和過分溺愛里容易造成集體意識差、依賴性強、過分叛逆等品德行為習慣方面的不足,難于管教,增加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難度。
(二)幼兒園現目前的愛國主義教育做的很抽象,片面,沒有達到實際的教育目的
愛國主義教育應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了社會領域的目標內容,其中就要求要教育幼兒愛家人、愛祖國。幼兒園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雖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現實實施過程中任然很枯燥乏味,例如講解國旗、繪畫國旗、觀看小學生升國旗、唱一些愛國歌曲,形式單一;內容小學化;幼兒不敢興趣,沒有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目的,使得教育更加被動。
三、幼兒園主題活動的特點和主題活動中開展愛國教育的優勢
(一)幼兒園主題活動的特點
1.它是一種以某一主題為核心,師生共同建構、共同完成的活動。
2.它強調教師、幼兒、環境、幼兒園、家庭、社區的互動。
3.強調幼兒在主題活動中多種多樣形式對主題認知的表達。
4.是一種既強調過程與結果,又強調經驗與分享的活動。
(二)幼兒園主題活動中開展愛國教育的優勢
1.幼兒想要了解關于祖國的各方面知識的興趣和愿望更強烈。
2.主題活動課程中,幼兒對祖國的各方面的知識的了解更廣泛,更能激發幼兒對祖國的強烈的愛的情感。
3.主題活動課程中,提供了幼兒自主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情感的空間與機會。
4.主題活動課程對幼兒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更深刻。
5.主題探究活動課程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同時更增強了社區人民對祖國的愛的情感。
四、如何在主題活動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一)建立主題活動網絡,建構愛國主義教育核心(如圖1)
在主題活動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打破學科了之間的界限,將各種學習內容有機的聯系起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在實踐上具有延續性,內容和組織上具有綜合性。幼兒園主題活動更能體現生活化,將主題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連,幼兒主題活動更加注重幼兒的體驗和感受。這就客服了以往傳統學科課程中學習內容割裂及重復的現象,主題活動以貼近兒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內容作為組織課程的主線來組織教育教學的活動。
(二)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各領域活動中
根據主題探究活動的特點,活動主題是在老師的預設下,由幼兒自己提出來的,是幼兒渴望要知道的。我們知道"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基礎和動力",因此幼兒會懷著各種疑問主動的去學習、去尋找答案、去了解有關祖國的各方面知識。例如:我們在進行《我們的祖國真大》這一主題探究活動時,幼兒觀看了地圖、圖片、錄像等資料之后,提出了各種問題:我國有哪些名勝古跡?你去過哪些地方?我們有多少個民族?少數民族有哪些愛好?京劇臉譜有哪些?等等。這些問題都牽動著幼兒的心,促使幼兒主動的去尋找答案,進行主動的探究活動。也是為整個愛國主題網絡的一個導火線,有拋磚引玉的作用。通過一系列連貫性的活動,激發幼兒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最后我們將收獲的成果在主題創設中進行展示。將主題教育滲透到環境中。
如社會領域主題《我們都是一家人》幼兒設計民族服飾,根據自己了解的民族文化以及美食,準備一份民族特產,對活動區域進行布置:特產品嘗區,如葡萄干、羊肉串等;表演區提供民族衣服、頭飾和音樂;美術《京劇臉譜》、《臉譜裝飾》、《我設計的民族服飾》等,在美工區提供臉譜、顏料,幼兒彩繪臉譜、設計民族服飾。
(三)優化教育環境,注重愛國主義教育的隱性滲透
由于幼兒關注的方面不同,因此幼兒的問題也方方面面。幼兒在進行小組交流和成果展示時,就會互相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擴展了幼兒對于祖國的了解,更能激發幼兒的愛國熱情。幼兒在主動的學習探究活動中知道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了解民族風俗,包括他們的美食、服裝、舞蹈與愛好,了解祖國的一些名勝古跡、并且說說自己去過的地方,將照片張貼在主題墻上。將自己了解的名勝古跡圖片張貼在建構區,并用積木搭建名勝古跡。在這過程中幼兒的知識名豐富了很多同時更激發了幼兒對祖國對家鄉的愛的情感她們由衷的贊嘆:“我們的祖國真美”!“我們的祖國真棒”!并說了很多祝福的話語,我們把孩子對祖國說的話張貼在“我想對祖國說的話”一欄,有的小朋友說“祖國,祖國,我愛你”“祖國像媽媽一樣溫暖”等話語,爸爸媽媽幫她們記錄在心形的卡紙上,有的還配了圖片。讓家長也參與其中,親子互動,家園共育,隱性滲透,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懷。
(四)利用社區資源,激發幼兒愛祖國的自豪感
對于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應從愛身邊的自然、社會環境做起。由于幼兒抽象思維差,知識經驗缺乏,因此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要從感知理解的、形象具體的事物做起,由近及遠地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如本月正逢重陽節,幼兒進社區敬老院送愛心活動,了解敬老院的意義。為老人表演節目,送禮物,激發幼兒的愛老人,愛祖國的情感。
(五)重視家長的作用,使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深化
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除了作為孩子活動和學習的主要地點的幼兒園環境以外,家庭環境也是幼兒園教育中必須考慮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幼兒園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必須積極組織引導家長參與,家長的理解是順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幼兒園可以使家長和幼兒共同結合,參與的幼兒園為此設立的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家長應配合幼兒園、開展一系列活動,并做好家庭愛國主義教育。和孩子一起觀看愛國主義影片,引導小朋友積極關注國家重大事件,如觀看抗戰70周年閱兵。在這些活動中,小朋友可以體驗到作為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萌發日后為祖國做貢獻的強烈愿望。如共同手工制作長城,加深幼兒對長城和祖國的熱愛;親子制作“我想對祖國說的話”桃心卡片;還可以讓家長帶孩子去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開擴孩子的視野,增長他們一定的知識和能力。通過這些活動使家長和孩子共同感受與體驗、參與與互動,不僅激發了幼兒的愛國情感,更使家長意識到幼兒階段愛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在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應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采用幼兒可接受的方式。把復雜的、抽象的事物轉化為簡單的、形象具體的東西,才能成為幼兒可接受的事物。愛國主義主題活動以幼兒為主角,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在幼兒主動學習中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精神,它具有比其它課程模式更具體、更深刻、意義更深遠、更符合現代教育思想。因此在主題活動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比其它教育模式具有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