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華++++朱曉剛
顏色級可以用儀器檢驗并量化,給人準確的各種詳細信息,有助于人們對顏色級更加深入理解和使用。感官檢驗作為檢驗顏色級的有效手段之一,方便快捷,適應環境性強,尤其是適應各種交易地點環境的不確定性。而棉花軋工質量分級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效檢驗儀器,只能靠感官檢驗,所以不論顏色級還是軋工質量感官檢驗,就必須要提高這種檢驗的準確性。雖然有實物標準作為統一的基準,感官檢驗的結果受外界因素影響相當大,本文探討影響其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準確性的相關建議。
人的因素
感官檢驗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檢驗手段,個人因素對樣品結果的判定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為提高檢驗的一致性,建議:在時間上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形式交流,尤其是棉花檢驗季節;在范圍上可以有全國性、區域性技術交流;在行業上可以采取跨行業,也可以同行業。總之應多加強技術交流,統一檢驗技術目光,可以有效避免因人所在地點、行業等產生的檢驗結果差異。
試驗環境條件因素
試驗環境的地面、墻壁、桌面的顏色、桌面周邊的光照度等對感官檢驗影響甚大,因此實驗室是否符合GB/T 13786標準要求,標準規定檢驗臺桌面及四周光照度為750lx(650lx~850lx),實際上在檢驗中700lx~800lx是最符合人眼要求的。在檢驗期間,建議每半月(特殊情況要隨時檢測)進行一次光照度檢測,確保光線符合要求。
儀器因素
儀器檢驗結果直接影響感官檢驗結果,因為通常情況我們對感官檢驗結果有異議時,會參照儀器檢驗結果,正常棉花這樣做收到效果較好,特殊棉花則有爭議,如有些企業將20%~30%的亮白棉加入到70%~80%黃棉中混合加工,如機檢結果多出現21、31和少量的12,但感官檢驗更傾向于12。因此建議:非正常棉花感官檢驗不能參考儀器檢驗的結果。
棉花回潮率因素
回潮率大的棉花,受擠壓時間較長,立即放置檢驗臺上檢驗,就容易出現顏色級偏低現象。另外如果樣品回潮率較大,樣品平衡前可能檢驗偏低,平衡后可能偏高,尤其是高反射率棉花,更明顯。一般情況下是平衡前的檢驗結果略低于平衡后的檢驗結果。因此建議:回潮率較大樣品,在檢驗前應把樣品平展開或提前放置再檢驗。
顏色級與軋工質量互為交叉影響因素
顏色級影響軋工質量,因為通常情況下顏色級為23、33、14、24的棉花軋工基本都會定為“差”,但由于雨水較多或霉變導致的少量棉花因品質好、色很差的棉花顏色級為14、23等各種低等級,軋工等級不一定都是“差”,這時顏色級就影響了判定軋工。因此要避免交叉影響,檢驗人員就要隨時比對實物標準,以實物標準為準繩,不能考慮標準以外因素。
樣品零散程度
樣品零零散散,沒有成塊狀或形成一個完整面,檢驗顏色級和軋工可能會容易偏低,尤其是軋工等級的判定。反之樣品塊狀很好,軋工可能檢驗偏高,因為樣品形狀給人整齊感,表面隨樣品整理時可能丟掉一些雜質。因此建議在檢驗時,零散樣品要平放整齊再檢驗,對于塊狀很好樣品要撕開里面查看來判定軋工和顏色級。
(作者單位:新疆巴州纖維檢驗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