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要:近年來,醫院使用的醫療器械種類不斷增加,醫療器械潛在的各種風險問題也隨之出現。臨床實踐發現,醫療器械在故障狀態下和正常狀態下均會產生一定的風險,所以,需要對醫療器械進行風險管理,以使醫療器械相關風險降至最低,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和醫院效益不受影響[1]。就當前而言,雖然療器械風險管理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有關研究與實踐比較少,也比較淺薄,有必要進行深度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風險管理;醫院醫療器械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01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的800件滅菌包醫療器械作為觀察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0件。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并不顯著(P>0.05),可進行對比。
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管理,按照消毒供應中心的傳統管理方法進行即可。研究組給予風險管理,具體包括如下內容:(1)強化人員培訓指導:定時將消毒供應中心的員工組織到一起,并就醫療器械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和培訓,幫助其全面了解和掌握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時促使其對正確處理醫療器械的流程加以掌握,對相關醫療器械的具體名稱、特性、用途及維護保養方法等進行學些了解,定時進行考核。(2)強化器械管理:對醫療器械的名稱、性能、生產公司、數量等進行仔細核對,并創建器械檔案,以便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器械追蹤提供信息支持。分類處理醫療器械,完成一類醫療器械知識的培訓指導后,安排專人負責清洗工作,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執行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落實專人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全程記錄好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等環節,確保其風險可以降低至最低范圍。(3)強化器械清理和滅菌包裝質量:就醫療器械的標準清洗處理流程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器械的結構組成,以便對器械進行準確拆洗,針對存在齒關節、咬合面等隱秘間隙的器械需要事先給予手工徹底清洗。在標準籃筐內單層攤放器械,然后進行機器清洗。器械在單層擺放狀態下進行消毒殺菌,有效擴大器械和消毒面的直接接觸面積。由同一清洗機裝載每套器械,裝包前需要對器械的數量以及器械是否配套等進行核對。采用專用籃筐進行滅菌包裝,標識內容必須符合詳細、清晰的要求。
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滅菌包濕包和信息標識不全情況,同時調查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包裝質量、清洗質量等臨床使用滿意度情況。
4.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統計涉及到的所有相關數據,滅菌包濕包、信息標識不全及護理滿意度情況使用百分率(%)加以表示,x2檢驗組間對比,將P<0.05看作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評定標準。
二、結果
研究組滅菌包濕包率、信息標識不全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其臨床使用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
三、討論
醫療器械的風險管理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醫院的經濟、社會效益,現代醫院在實際的臨床實踐中,需要對醫療器械的相關風險管理進行不斷完善,確保醫療器械管理的所有環節的安全有效性均可得到保障,盡可能將管理體制中的安全隱患排除,使醫療器械相關風險管理體制快速成熟和完善[2]。
就目前而言,風險管理已經在現代生產活動的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在消毒供應中心醫療器械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有利于顯著提高器械管理質量和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同時切實提高臨床醫護人員的滿意度情況[3]。通過風險管理,可對醫療器械潛在風險進行準確評估,及時采取控制和解決對策,確保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開展,進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降低差錯發生率,改善管理效果,降低感染風險[4]。
本次試驗結果如下,研究組滅菌包濕包率、信息標識不全率及臨床使用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明顯(P<0.05)。這充分說明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可有效預防風險,提高工作質量,保證患者生命健康,提升醫院形象和效益。
參考文獻:
[1]鄭駿,王吉鳴,吳韜,等.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5):365-367.
[2]胡友娥,黃自珍,樓麗瓊,等.風險管理在外來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4):126-128.
[3]王敬芳.探討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86-87.
[4]范大偉.風險管理在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0(5):8-9.
作者簡介:李 蓉(1985-),女,浙江余姚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醫用放射影像工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