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曉蓓+劉力偉+柏瀟凱
摘要:在我國軍人職業化剛剛起步和軍隊審計作用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背景下,我軍審計職業化理論研究不完善、缺少實踐,仍處于非常不成熟的萌芽階段。本文從科學內涵、必要性、當前問題、美軍借鑒以及路徑建議五個方面對軍隊審計職業化進行了探索研究,有利于進一步豐富軍隊審計職業化理論,為軍隊審計職業化建設指明方向。
關鍵詞:軍隊審計;職業化
中圖分類號:E23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1
一、軍隊審計職業化的科學內涵
軍隊審計職業化,即軍隊審計人員以行使憲法賦予的審計監督權為專門職業,并具備與其職業相匹配的職業意識、職業技能、職業道德,享有確保其依法履行職責所需的職業地位和職業保障。
二、軍隊審計職業化的必要性
(一)軍隊審計職業化是提高軍隊審計隊伍素質的需要
人是社會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因素,決定著事業的興衰成敗。軍隊審計隊伍建設是推進軍隊審計事業發展的關鍵。軍隊審計職業化的目的在于打造一支素質高、業務精、作風優、能打硬仗的“審計鐵軍”,確保軍隊審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從而保障審計部門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實行軍隊審計職業化是提高軍隊審計隊伍素質的有效途徑。審計監督工作具有政策性、技術性和道德性的職業特點,在法律政策的熟知、專業技術的掌握和職業道德的具備等方面對審計人員有著較高層次的要求。
(二)軍隊審計職業化是提升軍隊審計工作質量的需要
由于我們審計專業知識的缺乏,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無重點、難下手、低效率的現象,致使軍隊審計工作質量不高,嚴重影響和制約著審計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三、軍隊審計職業化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職業準入制度
缺乏完善的職業準入制度,不利于保證軍隊審計工作的職業勝任。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內,我軍一直實行的是軍隊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制度,不存在專門的軍隊審計從業資格認證考試,更不用說以軍隊審計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為核心的相關職業準入制度。當前,軍隊審計職業資格認證尚處于論證階段,并未付諸實踐。不完善的職業準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軍隊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
(二)缺乏健全的繼續教育機制
缺乏健全的繼續教育機制,不利于提高軍隊審計人員的素質。當前,我軍審計人員培訓目標過于籠統,并未制定針對不同級別、程度的審計人員的階段性目標;培訓內容不夠完善,存在重復培訓、重點不突出、實用性不強的問題;培訓方式較為單一;培訓效果評估手段較不全面,僅以考試為主,缺少專門跟蹤評估制度。不健全的培訓機制無法滿足軍隊現代化建設快速推進背景下對軍隊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依照相關條例,美軍審計部門構建了嚴格的職務等級制度。以美陸軍審計局為例,其審計人員共劃分為8個等級,分別為一級審計員(見習)、二級審計員(見習)、三級審計員、四級審計員、審計師、高級審計師、審計項目經理、審計項目主管。職務晉升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從一級審計員到審計師屬于“順調”階段,審計人員只需按職責要求完成規定任務,一年后即可晉升一級,其福利待遇和工作權限相應調整;高級審計師到審計項目主管屬于“補缺”階段,該階段的崗位均屬于管理層位置,審計人員需根據職位空缺,按照對應的資質要求互相之間進行競爭,以獲得相應職務任命。此外,美軍審計部門對每個等級審計人員的職責要求都進行了詳細規定。
四、軍隊審計職業化路徑建議
(一)建立健全軍隊審計職業準入及退出制度
軍隊審計職業化首先是一個軍隊審計人員遴選機制的問題。軍隊審計工作者擔負著監督評價軍費使用是否具有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的重任,必然要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在軍隊建立類似于注冊會計師考試和司法考試的執業資格認證制度應是確定這一“門檻”的必然選擇。要進一步規范軍隊審計人員選任程序,統一軍隊審計人員選任標準,同時,通過建立退出和懲戒機制,對于發生不符合職業資格要求行為的軍隊審計人員,淘汰出軍隊審計隊伍,有利于在軍隊審計隊伍內部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保證軍隊審計人員的專業性。
(二)完善職業保障及激勵制度
其一,強化審計人員職業權力的保障,審計人員應當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監督權,排除機關、個人的干預,排除被審計單位和部門保護主義的干擾。其二,強化審計人員職業地位的保障,審計人員一經任用,除正常工作變動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各級審計部門特別是上級審計部門要堅決支持審計人員嚴格依法辦事,支持他們依法履行職責。其三,健全審計人員職業激勵機制,逐步提高審計人員的待遇,增強審計職業的吸引力,提升審計職業競爭力,也能從根源上防范審計人員的腐敗,做到以薪養廉。
(三)建立終身職業培訓制度
針對目前我國軍隊審計隊伍的現狀,當務之急是建立在職審計人員培訓機制,活化“存量”。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伴隨軍隊審計人員職業生命始終的審計培訓機制。在培訓目標方面,應該使審計業務執行部門高度參與培訓目標和計劃的編制,構建基于業務實踐的審計培訓體系;在培訓內容方面,應進一步完善審計人員培訓的規章制度,設置強制性的課程和對照審計人員自身職業規劃的自選課程;在培訓方式方面,應較多采用實地審計培訓方式,由培訓部門安排被培訓人員前往實際工作現場進行審計工作,在相應崗位工作的過程中穿插講授理論知識,使審計培訓和業務操作相輔相成;在培訓效果評估方面,應制定專門跟蹤評估制度,評估審計人員在培訓后進行審計工作的相關資料,以此來保證培訓應用于審計實踐的最終目的的實現。此外,我軍審計部門還應加強審計人員培訓管理,制定合理的審計培訓管理程序,建立培訓管理辦法,使培訓工作適應新時期我軍審計事業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中信.論審計職業化——從特派辦看審計發展趨勢[J].中國審計,2003(18).
[2]彭新林.審計職業化思考[J].中國審計,2004(12).
[3]王耕農.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審計的執行力和公信力[J].中國審計,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