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輝霞
摘要:未來圖書館是一個創客空間。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與共享,隨著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傳統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與共享模式已被打破,網絡信息資源成為當今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之重。
關鍵詞:圖書館網絡;館藏文獻;文獻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
中圖分類號:G25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9-0-02
資源,即資財的來源,主要是指自然資源,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文獻是作為一種社會信息的存貯和傳遞,是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圖書文獻資料則是人類歷史活動的記載,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也是社會發展智力資源的具體體現。現代文獻信息資源是文獻信息機構服務于社會的物質基礎,文獻是社會寶貴的智力資源,圖書館藏書是社會文獻資源的重要部分。文獻資源建設就是依據圖書館情報機構的服務任務與服務對象以及整個社會的文獻情報需求,是將分散無序的文獻,組織或有序的整體系統。網絡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化程度的具體體現,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一、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
文獻就其本質來說,就是將信息知識內容,以一定形式的符號,記載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通過一定的方式進行制作,最后以一定形式呈現出來的物質實體。我們必須重視對文獻資源的建設,文獻資源建設是一項時間性比較強的活動,它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因此,對于文獻資源建設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研究是文獻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高效優化的文獻資源體系,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知識情報需求。
信息互聯網的建設,為圖書館文獻資源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基礎上,拓展了網絡環境下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服務,建立相應的協作組織,以推進各地區文獻的優化配置,實現信息資源共建,提高高等教育和科研文獻保障水平,適應文獻類型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通過規劃、補充、登記、組織、協調,建立檢索網絡,吸收國內外有關藏書概念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來界定文獻資源建設,運用系統方法考察,將其視為由諸多環節組成的整體過程,研究整體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及其有序聯系,以及文獻資源建設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探索文獻資源建設的規律。
二、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共享
網絡信息資源與圖書館館藏資源,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無論從它的發展進度和發展規模來看,作為記錄和傳播科學知識的文獻,受到科學技術發展的巨大影響,在圖書館網絡自動化的發展過程中,對圖書館員進行計算機等的應用技術多方面的培訓尤為重要,擴大互借范圍、提高互借累率,隨著圖書館網絡書刊資源的發展,館藏圖書是整個社會文獻的一部分,是經過圖書館選擇收集,整理,保存作為讀者利用的那一部分文獻,它不僅包括傳統圖書,也包括雜志、報紙、圖片及科技報告、專利文獻、會議文獻、標準文獻、學位論文、產品樣本等特種文獻資料。
館藏文獻是圖書館的財富,便于組織保管檢索,進行一系列的加工處理,如在書刊上加蓋圖章,打印財產登記號,裝貼書袋、貼印書標、書號、配備各種目錄卡片。館藏文獻都要按一定的科學方法與技術規則進行加工,打上圖書館特有標記符號,成為整個藏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藏書體系不是雜亂無章,彼此孤立的混合體,現代文獻信息資源科類繁多,變化快,信息量大任何一個圖書館都難以滿足讀者多元化、動態化的需求。由于人力,物力以及技術上的局限性,現實館藏不能完全數字化,而網絡信息資源不能完全覆蓋印刷紙張型的文獻,匯集全球所有信息的虛擬信息資源。即可作為現有圖書館館藏的強大后盾和補充,現實館藏和虛擬館藏之間的差異或者二者互補。
三、圖書館館藏圖書的發展趨勢
文獻資源的建設的目標是要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書體系,藏書體系的特定功能,從宏觀上看,是滿足整個社會的文獻情報需求。重視藏書質量,控制藏書數量,提高藏書質量問題。因此,在圖書情報機構收集文獻,必須進行選擇,根據本館方針、任務和讀者對象的需求選擇那些具有科學文化價值,內容全面類型多樣,完整系統的藏書。
文獻建設的最終目的,是進行文獻建設的基本依據。圖書館的任務和讀者需求是圖書館規劃收藏發展,選擇收集、加工、組織和發展復選剔除藏書的依據。在新的信息網絡環境下,人們對于信息內容的需求逐漸擴大,不僅局限于傳統圖書館情報部門提供的專業信息范圍,更是使其多樣化和社會化。在對信息內容需求改變同時,人們對傳統的信息獲取途徑和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傳統的親自到圖書館情報文獻中心查閱資料的方式,已經開始被多數用戶摒棄。人們開始傾向于通過信息網絡體系獲取所需的信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文獻資源是資源共享系統為用戶提供服務基礎的前提,資源共建著眼于客觀條件為目標,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是一個需要多行業參與和協作系統工作,從系統的觀點出發,著重從整體與部分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關系、相互作用,提高服務效率,擴大服務范圍,節省用戶成本。
四、圖書館藏書的館際互借
相互開放網上資源。完善館際互借,拓展網絡環境下的館際互借。降低收費標準,實現互利互惠,實現網上資源共享館際互借。針對傳統的網絡著重于藏書采購協調、圖書館際互借、統一編目、使圖書館之間及各層次之間相互聯系。在現代網絡圖書館自動化替代了一部分功能,查詢或傳遞各館之間有關館際互借信息,健全和完善圖書網絡體系。
作為資源共享,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是資源共享的最佳途徑,是圖書館提供的一項常規服務,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服務,是實現資源共享的最佳方式,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促進館際互借服務向更高層發展。
五、提供高質量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
提高文獻資源服務質量,大力開辟情報市場,廣泛爭取用戶的信任和支持,不斷提高組織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完善情報系統,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提高情報系統服務的經濟效率。加強情報系統建設,更好地滿足社會對情報的多方面的需要,使文獻資源服務工作逐步走向專業化。
開發館藏資源,上網服務。利用網上資源開展服務,建立網絡信息資源庫,收集網上資源,定題跟蹤服務,選定學校重點研究課題為服務目標。利用現代情報服務手段加快文獻信息流通速度,擴大文獻信息范圍,提供新型的信息服務。
為了能更好地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在宏觀上制定全國文獻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的總體方案,在文獻信息資源共享的模式經歷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中,網絡經濟對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的分工協作上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圖書館館藏資源轉化為電子文獻,向用戶提供服務時,確保了文獻資源共享系統的有效運行。
總之,網絡對圖書管理 、服務模式、資源共建與共享、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等許多方面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傳統的信息與獲取方式將徹底改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分成了館藏資源和網上資源兩部分,實現資源共享,建立一個全新多功能方便的圖書館資源網,形成館藏類型的多樣化,逐步推進信息網絡建設,最終達到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共建與共享。
參考文獻:
[1]沈繼武,蕭希明,編著.文獻資源建設[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4.
[2]黃宗忠,編著.圖書館學導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