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周志霞
視 點
調結構“產學研用”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黨委書記趙振輝
○ 文/本刊記者 周志霞
中國化工行業結構性改革需注重“產學研用”一體化,以此實現滾動發展。
2016年,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克服區內部分企業停工大檢修,商品量有所下滑的不利因素,全力做大自營業務量,實現自營銷售123萬噸,同比增長73%。
該公司自營銷量為何提升如此之大?化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需要如何實現?油價的持續浮動,會對化工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兩會”期間本刊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黨委書記趙振輝。
中國石油石化:趙書記您好!據我了解,2016年中石化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自營銷售達到123萬噸,同比增長73%,如此好的業績是如何做到的?
趙振輝:自營方面其實是被逼出來的。因為中國石化華中分公司成立的時候,多數為武漢以西和周邊的一些企業服務,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重慶,這些省市里中國石化的企業并不多,但這些年也沒有更多的發展,甚至還有一些是困難企業,產量銷量一直下降。為了增加市場占有率擴大銷量,公司就想到了自營。
公司自營主要靠的是國企信譽優勢。例如一個是想賣產品的公司,另一個是想買產品的公司,兩個公司有時并不能談得攏,因為相互不信任。而中國石化有信譽優勢,再利用信譽優勢做好服務。包括公司有強大的物流運輸網絡構成的平臺優勢、技術優勢、服務專家團隊,再加上公司對這個平臺了解,由此使得我們能夠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中國石油石化:除了利用這種信譽優勢做好服務,我們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趙振輝:在去年4月的時候,公司邀請兄弟單位自營專家來傳經送寶,學習自營工作先進經驗。公司還成立了自營工作領導小組,由公司領導掛帥,在分析市場、籌措資源、優化運作、提升效能、開展競賽、從嚴考核、規避風險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實施意見。比如在經營方面,公司會對市場進行判斷把握好銷售結構,另外也會推動新品的研發和銷售。公司還不斷加強自營業務的風險防控,將監管放在第一位,一手抓上游資源籌措,一手抓下游客戶開發,不斷擴大現有客戶需求,落實開拓市場機制,深入挖掘潛在客戶,優化客戶結構,提高資源消費能力。
中國石油石化:政府報告提出將穩中求進作為主基調,把供給側改革做為主線,我們都知道化工產品結構性過剩,低端產品多,高端產品又靠進口,貴公司在供給側改革是如何做的?
趙振輝:就像你說的,化工產品是結構性過剩,作為大多數低端的產品已經過剩了,但是做為高端的產品短缺靠進口,進口往往價格比較高,這也是中國化工市場面臨最大的矛盾。
今年是深化改革最重要的一年,怎么將供給側改革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兩會”期間也在進行討論,目前供給側改革的主要方式是“三去一降一補”,那么這種措施是不是供給側改革的全部?我們覺得肯定不行,因為目前矛盾太突出,這也是當下最重要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去年鋼鐵去產能6500萬噸,煤碳去產能2億多噸,市場確實有好轉。但用這一種措施還不夠,因為一旦這個行業有好轉,就會造成新的產能再增加,所以說結構性改革一定要調結構和創新。利用創新進行驅動,比如化工行業,再增加產品可以,但一定是創新高端產品,以前低端過剩的肯定不行,新出來的產品要更加適應市場,或更能引導市場消費。

中國石油石化:供給側改革落實到咱們公司,有什么創新的做法?
趙振輝:我們是銷售企業,按過去的理解,創新似乎和銷售企業關聯度不那么高,所以研究市場還不夠。目前觀念變了,還是要研究市場。由此,中國石化集團也特別強調“產學研用”一體化。具體來講,先了解市場信息,根據市場的反饋來調整生產什么樣的產品。對于高端產品通過市場的需求,公司將信息反饋給科研單位,科研單位進行研發,進行企業試生產,然后到市場推廣。近兩年,這方面公司非常重視,效果也逐步的顯現。比如聚希烴,這幾年變化就比較大,包括新品專用料的比例都在提升。
中國石油石化:當前油價起伏不定,目前超過50美元/桶,有預測到年底會升至70美元/桶,這樣的一個油價浮動會給化工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趙振輝:低油價對于石油作為原料的化工企業整體上是比較利好。例如煤化工,高油價會顯示出低成本的優勢,但現在油價降下來優勢就小了,所以石油化工相對比較好。
如果說油價年底升至70美元/桶,一定對化工行業有影響。因為去年油價平均50美元/桶,但因為化工市場的產品價格不一樣,化工市場的平均價格相當于70~80美元/桶的原油過去對應的產品價格,所以這樣利潤空間相對比較大。如果年底油價上行,普遍分析,化工產品的價格并不一定繼續上行,如果這樣擠壓的就是利潤空間,因為原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變化不大。
中國石油石化: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又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趙振輝:未來公司的發展核心還是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但由于區域特點會帶來一些矛盾,公司要結合區域特點,研究怎樣做大銷量是目前公司需要解決的。
另外,目前公司產品優勢、品牌優勢比較突出,但隨著市場的發展、規范,現有的優勢沒有那么明顯了,那么如何通過研判市場來引導消費,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公司要加大這方面的努力。比如,下一步無論是企業還是科研單位還是要大量儲備高端技術,未來的需求是什么方向要花大力氣去研究,然后進一步研發,這樣才能滾動的發展,因為原來整個行業這方面高端產品的研發方面是脫節的,未來企業如何創新升級,這方面可研究的文章比較多。
責任編輯:周志霞
znzhouzhix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