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元濟高級中學 楊建國
簡析獨立文言文語段斷句方法
■海鹽元濟高級中學 楊建國
浙江省高考語文卷的文言文斷句題,分值一般為3分。相較過去幾年,2016年高考的斷句題以新形式呈現:需要點斷的句子不從考查的文言文中選取,而是單獨另選段落。

2016年高考語文浙江卷文言文斷句題
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選自賈誼《治安策》)
【參考答案】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評分標準】
這個語段有11處點斷,其中4處可斷可不斷,用//表示。斷對2—3處給1分,斷對4—5處給2分,斷對6處及以上給3分。在得分的基礎上,斷錯1處不扣分,斷錯2—3處扣1分,斷錯4—5處扣2分,斷錯6處及以上扣3分。//處斷或不斷,均不計分。
比較2015年高考語文浙江卷的斷句題:“先是/郡將欲樓居/材既具/侯命取以為閣/辟其門而重之/凡學之所宜有/無一不備”,2016年這種單獨語段的斷句題明顯段落更長,這是因為沒有了上下文的輔助閱讀,語段必須表示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才便于理解,篇幅自然較長。
篇幅長了,需要點斷的地方也就多了。過去我們常訓練的是如2015年這樣的3分在6處點斷,而2016年這道題算上可斷可不斷的,共有11處點斷。
相較前幾年的記敘性語句,這種單獨語段的斷句題選文更偏向于抒情議論類。因為這樣才能相對集中地表達某種感慨或某種看法,使閱讀的人能理解作者的情懷和思想。
由于沒有前后文可以參考,只能獨立揣摩語義,不少同學錯誤頻出,得分偏低。事實上,雖然考查形式變化了,但考查的知識點是不變的。對于這類獨立語段,點斷時依舊有章可循。
首先,斷句前要閱讀整段內容,對段落大意心中有數,分清文體,明確文體特征。抒情議論類的語段,往往有作者的見解蘊藏其中,體現作者對人事、對政事的看法;往往還會運用一定的論證方法,比如對比、比喻論證等。借助作者的情懷、思想及其表現方法可以協助斷句。
其次,找語句核心,一般是謂語。同學們一定要清楚,斷句考查的不是朗讀停頓,而是句子間的停頓,所以一定要分辨句子的主謂成分。正常情況下,主語可以承前省略,但謂語大多是存在的,所以從語法看,確定謂語可以幫我們分辨句子。
比如《治安策》這個語段中,開頭“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一句,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兩套主謂結構:“進言者+曰”與“天下+安治”,據此分為兩句。當然,因為后一句可以作“曰”的賓語,所以“曰”后可斷可不斷。
再比如不少同學斷錯的“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如果找準主謂結構,也能化難為易,輕松得分。
作者在這一句通過打比方,來講述現在的狀況。粗粗一讀,可以找到一個主語“火”,它的謂語是“燃”,所以可以先把“火未及燃”與前后斷開:“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后半句的句意也就明白了:……火沒有燒到,就說是安全的。
接著來看前半句,可以發現這整句話省略了動作的主語“人”,人的動作有“抱”“厝”“寢”,形成三個主謂結構:“(人)+ 抱+火”“(人)+厝+之 (指代火)+積薪之下”“(人)+寢+其上”。這樣就很容易理解前半句的意思了:人抱著火種放到積薪之下,然后睡在這上面。與后半句“火沒有燒到,就說是安全的”意思連貫通順。
在這里,為什么不將三個謂語所在的結構斷開如“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呢?“抱”與“厝”是一個連貫的動作,一氣呵成沒有停頓,所以“抱火”與“厝之”之間不用斷開。
另外,如果句子的主語較長,主謂間也可以斷開。比如“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方今之勢//何以異此”等。但這屬于可斷可不斷情況,不斷開也并不會扣分。
最后,古人講究句式的整齊、音律的和諧,以及對仗、對稱、排比和重疊等修辭格,充分注意這些修辭現象,會給斷句帶來很多便利。尤其是對仗句,往往是斷句的關鍵。比如《治安策》這個語段中,“已安已治”與下文的“安且治”形成對照,若將其從中間斷開,如“已安/已治”,肯定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