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圖書館 廣東深圳 518036)
摘 要:文章分析了體驗式家庭閱讀的特點和主要形式,對圖書館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實踐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并提出了圖書館開展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應當關注的幾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圖書館;家庭閱讀推廣;體驗式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7026
現代閱讀不再僅僅限于書本和文字,而是融合了繪畫、音樂、視頻、手工、游戲等多種元素,從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維度來體驗閱讀。體驗式閱讀通常需要借助于充滿體驗元素的閱讀材料、工具和空間,鼓勵參與合作,因此十分適合于家庭閱讀,受到了讀者的關注和歡迎,并逐漸成為家庭閱讀的重要方法。在此背景下,圖書館在家庭閱讀推廣中積極加入體驗元素,提升閱讀推廣活動的體驗性,并形成了頗具特色、形式多樣的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方式,值得思考和借鑒。
1 體驗式家庭閱讀的特點
體驗式閱讀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讀者主動參與,親歷探索,通過觀察、思考、合作、感悟,搜集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新知識的過程[1]。在家庭閱讀中采用體驗式閱讀方法,閱讀與體驗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1 參與性強
體驗式家庭閱讀除了閱讀靜態的文本之外,還提倡結合藝術、創作、游戲等動態體驗活動,親自閱讀、親身實踐、親心感受。在閱讀的過程中,采用體驗式閱讀方法的讀者,可以以家庭或小組的形式交流合作、共同探究,在討論、交流、促進的過程中激起閱讀興趣,培養讀者喜愛閱讀、學會閱讀的好習慣。
1.2 注重過程
與學校閱讀以學習知識為主不同,家庭閱讀的主題除了學習知識、精研專業之外,通常為體味人生、興趣愛好及滿足現實的需求。因此,體驗式家庭閱讀更為注重閱讀的過程,提倡在體驗的過程中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獲得精神愉悅,從而發展讀者的個性和認知。
1.3 體驗形式多樣化
體驗式家庭閱讀可以采用多樣化的體驗形式,并且這些體驗形式之間通常交織出現,可以相互轉化。如讀者在閱讀《紅樓夢》時,既可以選擇閱讀不同版本的《紅樓夢》,也可以欣賞有關《紅樓夢》的影視作品、戲曲作品,賞析其中的音樂、舞蹈、表演藝術,也可以作為“票友”親身體驗曲藝、角色扮演;可以閱讀“紅學”研究文獻和收看“百家講壇”類電視節目;甚至還可以制作《紅樓夢》中出現的美食等。體驗形式多樣化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內容內涵和情感的理解,提升閱讀記憶。
2 體驗式家庭閱讀的主要形式
體驗式閱讀提倡在閱讀的過程中用手去做、用耳朵去聽、用口去說、用眼去看、用身心去感受。家庭閱讀通常較具備體驗閱讀所需的環境、工具、氛圍,其主題較為多元,主要有:(1)手做:如動手做實驗、場景再現、手工制作、美食制作等;(2)觀察:如觀察動植物生長規律、動物形態等;(3)欣賞:如聽書、觀看表演/劇目/電影、欣賞音樂會/歌劇等;(4)表演:朗誦、講故事、角色扮演等;(5)游戲:與游戲書互動、閱讀競賽、詩歌贈答、對對子、你問我答等;(6)身心體驗:運動、文化行走等。
2.1 生活體驗類家庭閱讀
與生活有關的家庭閱讀主要采用以下形式進行體驗式閱讀:
(1)手工制作:通過閱讀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和方式,使初學者了解手工的主要形式和方法,使入門者提升制作水平和審美情趣;通過實踐提升動手能力和創作能力,體味自己動手的樂趣,豐富生活興趣,享受個性化的成果展示。
(2)園藝種植:通過閱讀解決體驗過程出現的問題,預見動植物未來發展形態;延伸對同類物種的認識;通過體驗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提升種植水平。
(3)美食DIY:通過閱讀掌握美食制作的要領和步驟;通過實踐提升操作水平。
(4)教育:通過閱讀掌握教育方法,針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選擇使用的教育方法并實踐使用;通過教育方式的實施增加對教育方法的體會和領悟。
(5)時尚美容:通過閱讀掌握流行趨勢,并根據自身和家庭成員的實際狀況進行實踐;通過實踐提升審美情趣。
(6)健康保?。和ㄟ^閱讀健康保健類圖書,讀者學習相關知識,獲得正確的指導,學會愛護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獲得戰勝疾病的希望;通過體驗保健手段,如針灸、按摩、體育運動等獲得獨到的保健效果,尋求身體和心靈的健康,加深對疾病和自身的了解和感悟。
2.2 文化體驗類家庭閱讀
文化閱讀是家庭閱讀的重要主題。文化體驗類家庭閱讀能極大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愛好者大開眼界,提升讀者的審美與文化生活品質,增強文化的輻射力和感染力,也是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共享閱讀的方式之一。筆者對文化體驗類家庭閱讀的主要內容和方式進行了總結(見表1),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內容和方式不都單一出現,極有可能相互交融。
3 圖書館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實踐
3.1 親子手工、繪本制作
親子手工是家庭閱讀的重要形式。圍繞閱讀的主題,親子手工用深入淺出、生動好玩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書本的力量,帶著孩子一起去體驗和品味成長,感受生活,感受人生。同時,親子感情在高質量的手工中加深,孩子的注意力、動手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多種能力在實踐中提升和增強。親子手工的主要形式有涂色、剪紙、折紙、編織、共制美食、拼布、積木拼搭、橡皮泥或粘土制作等。
近年來,圖書館在開展家庭閱讀推廣的過程中,逐漸將手工DIY等創意活動加入進來。最為常見的便是在圖書館舉辦的講故事活動中,穿插手工活動,如黏土制作、折紙、剪紙等。部分圖書館則舉辦專門的手工閱讀活動,如深圳圖書館舉辦親子創意美術課堂;上海少兒圖書館舉辦的繽紛手工樂園、樂高俱樂部活動;廈門市圖書館舉辦的巧手寶貝活動等。
手工繪本制作“是一種更深入的繪本閱讀體驗,一種全方位的繪本解讀”[2],繪本制作者運用文字、涂畫等手段,自行構思、設計并運用美術技巧進行創作,并最終形成圖文并茂、情節生動的繪本書籍。手工繪本的制作提升讀者的想象力、創造力、合作交往能力,促進手眼協調能力、觀察能力、感知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發展,讓孩子“學會動手,學會動腦”[3]。
手工繪本制作已經成為圖書館推廣家庭閱讀的重要方法之一,各地圖書館均有舉辦。如廣州圖書館大力推動繪本閱讀與制作,組織廣州市“青少年繪本制作大賽”與“廣東省幸福成長圖書繪本制作大賽”等活動;惠州少兒圖書館開展的手工繪本制作活動;蘇州獨墅湖圖書館舉辦的手工繪本制作活動等。這些活動鼓勵以孩子創作為主,家庭參與,讓孩子們在創作中學習,在動手中閱讀。
3.2 角色扮演、繪本劇表演
在家庭閱讀中,讀者在閱讀、理解作品的基礎上,通過動作、語言、道具等途徑,采用皮影戲、布袋戲、舞臺劇、音樂劇、手偶劇、戲劇甚至只是簡單的分角色朗讀,來再現或自創作品的主要情節。這種角色扮演式閱讀是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對作品的藝術再加工、深閱讀,融匯了文學、音樂、美術、舞蹈、建筑等多種藝術成分。
親子繪本劇是目前家庭角色扮演式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兒童在繪本劇的表演體驗中分享有趣的故事,帶領兒童從“情緒感受”進入“換位思考”的共鳴,最后進入“經驗轉換”的內在心靈引導[4]。除了“三葉草故事家族”的繪本劇大賽之外,國內外圖書館也積極借鑒繪本劇這一表現形式,促進親子共讀。如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舉辦的“書香福田”繪本劇嘉年華、太倉市圖書館舉辦的“繪本奇遇記”繪本劇大賽、寧波圖書館舉辦的讀書周經典繪本劇創意表演大賽、江陰市圖書館舉辦的“繪聲繪色·童心童夢”兒童繪本劇表演大賽等活動。這些活動通常由家長指導,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為加深家庭閱讀的深度,增強對閱讀和表演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提升閱讀的趣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藝術賞析和培訓
用藝術作品賞析、藝術培訓來推廣全民閱讀,成為拓展圖書館生存空間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過音樂會、舞臺劇、文藝匯演、電影展播等方式,圖書館吸引了一大批熱愛藝術的讀者,增進了讀者對圖書館的粘合度。如杭州圖書館音樂分館作為我國第一家以音樂為主題的圖書館,除了提供音樂原碟、樂器體驗、音響設備感受之外,還為讀者提供公益性質的藝術賞析、沙龍、講座、音樂會等活動,搭建起一個音樂欣賞、制作、交流及文獻閱讀的平臺;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成立“藝術空間”,提供藝術文獻借閱,定期開展藝術活動;深圳圖書館開展的“深圖藝苑”活動,常年定期開展音樂劇、音樂會、朗誦會、讀劇等閱讀推廣活動等。
通過藝術培訓,圖書館充分調動參與讀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讀者再學習、再閱讀的欲望,提升讀者的藝術素養、學識和圖書館利用率。這些培訓活動通常由專業館員或熱心義工擔當培訓教師,成為讀者交流藝術心得和閱讀心得的重要途徑。各地圖書館均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藝術培訓活動,如杭州圖書館“市民合唱團”“市民劇社”;深圳圖書館“銀發閱讀計劃”之老年人書畫、攝影培訓;各地圖書館開展的面向少兒讀者的藝術培訓活動等。
3.4 文化行走
文化行走是游學的現代表現形式之一,以增長知識和提升境界為目的,著重追求生命體悟、人文情懷、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提高[5]。文化行走注重旅游資源的歷史、文化背景,推崇“參與、體驗、娛樂、主題”的理念,通常會將歷史、宗教、民俗文化等內容融合在一起,因此更為大眾喜聞樂見。
家庭成員共同進行文化行走,也是體驗式家庭閱讀的重要形式(見表2)。
圖書館開展文化行走活動,加深讀者對當地的風土人情的了解,提升文化審美和增強閱讀興趣。如湖南省圖書館自2008年始便開展“尋找城市記憶”活動,設定一個尋找歷史、觸摸城市文脈的環境,通過活動讓讀者喚起對城市的熱愛,并定期進行交流與活動;西安圖書館舉辦的“尋找城市記憶”老照片征集活動,讓讀者在歷史和回憶中了解過去,展望未來;深圳圖書館舉辦的“深圳記憶之旅”,讓讀者在圖書館員的陪同下,走進深圳的古村落體會深圳本土的風土人情等。
3.5 科普體驗
近幾年,自然教育在國內迅速流行起來,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通過旅行、攝影等方式,更為深入地了解大自然。圖書館界較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流行趨勢,并主動開展自然教育類培訓和觀察活動。如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推出的“親子觀鳥體驗班”;杭州圖書館開展的“松果公開課”活動;上海嘉定區圖書館開展的“植物知多少”寒假科普探秘活動[6];寧波市圖書館推出的“天一約讀”之“大山雀自然學堂”等。這些活動提倡家庭成員觀察自然界、身邊的動植物,從而了解大自然,引導和幫助家庭開展閱讀,如提供推薦書目,鼓勵自然攝影,交流讀書和觀察心得等。
圖書館還設置專門的科普互動體驗區,收集相關科普文獻和資料,通過小型游戲設備讓讀者親身體驗科技原理。如滄州市圖書館2014年成立的“科普互動體驗區”;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科普基地融合博物館、生物標本館、地質館、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場地等。
隨著“創客”這一“新名詞”“新人群”的流行,圖書館基于國外第三空間和國內創客活動的具體需求,創立了“創客空間”,讓讀者親身體驗科技的魅力。如2012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建設的“科技創新與創業平臺”,提供互動研討教室、學習共享空間和互動培訓教室等服務;2013年上海圖書館成立“創·新空間”,既提供傳統圖書館服務,也提供3D打印、多媒體展示及培訓活動;2015年長沙市圖書館建立“新三角創客空間”,面向市民及青少年舉辦創藝生活、小小創想家等創意活動[7];2016年深圳圖書館創設“創客空間”,引入創客文化服務體系包括3D打印、手工機床、機器人實訓等,并融合STEAM課程內容,為青少年讀者提供免費創客教育和服務等。
3.6 節慶習俗體驗
節慶習俗一般在特定時間舉辦、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群眾基礎,是當地、國家或民族歷史、經濟與文化的綜合體現。我國傳統的節慶習俗種類繁多,如春節貼對聯、清明掃墓、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等。而近年來流行的圣誕節狂歡、萬圣節討糖等活動亦逐漸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館保存、弘揚、傳播文化,在區域文化保護和發展、地方文獻、區域特色資源開放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應對讀者對節慶習俗活動的需求,近年來,各地圖書館均開展了相應活動。如傳統文化年活動(送對聯、猜燈謎、剪紙等);英語角或讀書會開展的圣誕節、萬圣節派對活動;以及少數民族聚居區圖書館開展的民族文化活動。這些活動都成為讀者及其家庭進行文化閱讀體驗的重要內容。
4 圖書館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的幾個關注點
4.1 創設充滿體驗元素的閱讀環境
閱讀時,讀者、讀物、環境相互作用,因此,促進體驗式家庭閱讀,應當提供充滿體驗元素的閱讀環境。
(1)提供多樣化、充分的閱讀材料。如主題圖片、墻飾布置、各種道具及教具、實物、碟片、書寫材料等。在最為直接的圖書的選擇上,選擇可讀性、可用性、體驗性兼具的讀物,如折疊發聲書、加入各種不同質感的材料(如皮、毛、布等)可供讀者觸摸的書、立體書、洞洞書、角色裝扮書、玩具圖書等。
(2)提供可供體驗的閱讀時間、場所和氛圍。體驗式閱讀比普通的閱讀需要更多的時間,既包括閱讀準備時間,也包括體驗的歷程、讀后的回味與總結,還有之后不斷的重復。而如表演、實驗、觀察等活動都需要特定場所或地點提供支持。同時,圖書館還應當提供寬松、自由、充滿體驗元素的閱讀氛圍,在體驗閱讀的過程中,參與人員之間提倡引導、支持、合作,鼓勵參與和創作、寬容失誤,尊重個性。
(3)有條件的圖書館,可設置專門的體驗閱讀空間。如各地圖書館在專門創設的玩具空間中,為親子手工閱讀活動提供素材、場地和氛圍;杭州圖書館的生活主題分館推出各種不同的生活體驗,開展插花、布藝胸花制作、陶藝DIY、紅繩編織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運動分館引入包括射箭、高爾夫等多項運動的體驗活動等。
4.2 以親子閱讀、少兒閱讀和老年人閱讀為切入點
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促進終身閱讀是圖書館的重要工作內容。圖書館的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應當以親子閱讀、少兒閱讀和老年人閱讀為切入點。
兒童時期是奠定閱讀習慣的基礎階段。由于兒童特有的身理和心理發展特點,親子共讀成為兒童閱讀的常態之一,也是家庭閱讀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親子共讀以書為媒介,以閱讀為紐帶,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親子共讀還能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家庭和諧、穩定發展;對父母閱讀寫作、對生活的體悟也有間接的提升作用。而少兒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迅速,其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在不同年齡段均有較大不同,其閱讀需求量大、種類多、興趣廣泛。圖書館以音樂、舞蹈、手工、藝術、科普等體驗方式,鼓勵、推動少兒讀者閱讀,并從少兒讀者影響、推動其家庭成員的閱讀。
老年人的閱讀喜好與一般的成年人并沒有多大不同,同時,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發展所處的階段,對健康養生、生活愛好、文化藝術等閱讀內容有更為普遍和深入的需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圖書館除了為老年人提供閱讀環境和資料外,還為其提供分享閱讀體驗、增長知識的機會,并以閱讀為紐帶為老年人提供與他人互動的方式[8]。同時,圖書館體驗式閱讀推廣也為老年人縮小數字鴻溝提供了便利。
4.3 重視文化閱讀體驗
閱讀推廣的內容是閱讀讀物、閱讀能力、閱讀興趣的結合[9]。在家庭閱讀中,文化體驗與文化閱讀相結合,能更好的啟迪心智,提升精神境界和文化修養。
在一般性閱讀推廣資源、環境和活動的基礎上,圖書館應當重視文化體驗類家庭閱讀推廣。如浙江省圖書館、山東圖書館、深圳圖書館等相繼開展的古籍修復室開放日和古籍保護體驗日活動,吸引了大批讀者現場觀看、動手參與古籍制作、碑拓等;各地圖書館開展的國學誦讀、詩文朗誦活動,讓讀者及其家庭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吟詠中;部分圖書館開展的茶藝、國畫、書法類培訓活動等。這些活動有益于激發讀者閱讀熱情,提升閱讀興趣,在日積月累和潛移默化中提升讀者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創造力。
5 結語
體驗式閱讀正逐漸成為家庭閱讀的重要方法。各地圖書館宜根據本館實際、讀者需求和推廣目標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適時推出主題明確、靈活多樣的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活動。值得注意的是,不論何種形式,此類活動開展的目的應當始終圍繞提升閱讀體驗、推廣全民閱讀、促進終身學習,而不應一味追求 “新”“奇”“怪”。社會上體驗閱讀潮流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圖書館既要增強敏銳性、及時對社會需求作出響應,又要注重體現圖書館服務的專業性和引導性,這是體驗式家庭閱讀推廣需關注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陳力勤.基于互動體驗的少兒圖書館功能設計——以蘇州第二圖書館少兒區功能設計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6):86-90.
[2] 方素珍.創意玩繪本[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
[3] 王蓉.手工繪本制作展區宣傳設計構思[J].圖書館建設,2013(5):11-13.
[4] 葉子.參加“三葉草首屆繪本劇交流論壇”歸來——放空重新裝滿[EB/OL].[2016-09-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
cf1d140102edas.html.
[5] 劉玉葉.中國傳統游學活動與現代教育[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51-54.
[6] 嘉定區圖書館. “植物知多少”開啟奇妙科普之旅[EB/OL].[2016-11-09].http://www.jdlib.com/jtdt/jtdt2016/jtdt_899.htm.
[7] 唐曉陽.中美圖書館創客空間建設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12):72-77.
[8] Luyt B,Chow Y H,Ng K P,et al. Public library reading clubs and Singapore's elderl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2011,61(3):205-210.
[9] 趙俊玲,郭臘梅,楊紹志.閱讀推廣:理念·方法·案例[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2-3.
作者簡介:倪連紅,女,深圳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