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九色鹿
蒙古族藝術家GAMA兒時在內蒙古大草原上過著游牧生活,之后移居到德國工作,這些經歷對GAMA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德國,接觸到的西方藝術讓GAMA形成了獨特的視覺表現手法,他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他童年的記憶,還表現了腦海中的幻想。
《海市蜃樓》是GAMA以“九色鹿”為主題的作品展,把鹿變成了一個新的主角形象。從愛德溫·亨利·蘭塞爾爵士的“幽谷之王”到弗蘭茨·馬爾克的“林中小鹿”,藝術家們都通過鹿來表達不同的象征意義。
而GAMA的創作靈感源自于他的姑婆一一當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薩滿。GAMA曾多次親眼見到姑婆與靈界溝通,在從人界通向靈界的入口處遇見鹿。姑婆告訴他這些鹿守護著靈界,只有給了它們暗號后才能通過。每一頭鹿的巨大鹿角上有寶石般不同顏色的花紋,身上還會長蘑菇,顯示這些鹿身上不同的“氣”。
GAMA一直都強調作品本身的質感,將顏料堆積在不規則形狀的畫面邊緣,就好像會從畫布上掉下來一樣。以“海市蜃樓”作為此次展覽的標題,強調了他在作品中將文化與視覺相融合。他的作品中充滿令人詫異的視覺矛盾,都與海市蜃樓的景象有著種種相似之處。
極簡的詩意
日本設計師山中一宏善于從平凡的材料中發掘出極簡的詩意。正如他本人所言,設計師一直思考的是如何使用最少的素材表現最大的效果。
此次“可見×不可見:山中一宏設計展”,是這位風格獨特的設計師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將展出其設計生涯迄今最具代表性的14件作品,包括一件動態照明裝置《一千夜》,以及一件專為本次展覽設計的新作《便攜月亮》。
“我關注物體周圍的空間,而不是物體本身。于我而言,設計物體本身是無意義的,物體只是設計空間的工具。”物與物之間的空間表達成為他最重視的探索課題。在《倦湖》《如沐和風系列之長椅》《沐浴秋光》等多件家具設計中,他運用“塊面”和“線條”的空間元素以切割、擠壓、撕裂的方式強調立體的深度,為觀者營造一種視覺錯誤,賦予原本不可見的空間強烈的存在感。
山中一宏的跨學科創作挑戰了產品設計、照明設計和純藝術之間的界限。在他看來,不可見之物比起可見之物更有價值。通過他的設計物與物之間不可見的關系變得可見,觀者也由此對被隱藏的部分展開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