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月+李世界+祁蓉蓉
【摘要】模仿寫作,實現作文教學的“少教多學”。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要從海量閱讀中獲取有價值的寫作信息,并進行模仿應用。“模仿寫作”就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范文,并借助范文的示范作用,開始模仿寫作。通過模仿寫作,指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可以使學生快速構思,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搭起文章骨架,寫出能經得起推敲、眉目清楚、有理有據、文采飛揚、攝人心魄的規范議論文。模仿優秀文章的審題立意、材料的剪裁、精美的語言等等,可以不斷提升寫作過程中的思維水平,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作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模仿寫作 議論文寫作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07-01
葉圣陶先生說: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聯系。”學生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要從海量閱讀中獲取有價值的寫作技巧的信息,并模仿應用到寫作中。因此,我們要把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所說的“模仿寫作”就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范文,并借助范文的示范作用,幫助學生模仿寫作。如果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模仿范文進行寫作,進而寫出規范的文章,實現了寫作教學的“少教多學”。
與其由老師任務性的隨便布置一篇,學生閉門造車,任務性的胡亂編寫一篇,最后老師在痛苦無奈中批閱兩個班的一百好幾篇作文,還不如從模仿寫作開始——就拿議論文為例,老師精挑細選幾篇規范的議論文,然后一步步指導學生認識并分析其立意、結構、語言等,接著模仿范文自己寫作,持之以恒,不愁寫不出合乎要求的好文章!
其實許多文學家的習作,一開始都是模仿,諾貝爾文學獎莫言公開說,他的文章就是模仿了《百年孤獨》;去年北京市高考狀元孫婧妍說她學語文的經驗,重要的一條就是,對許多經典作品的各種優美的表達和寫作爛熟于心,不知不覺,模仿就變成創作了。林黛玉教小丫鬟寫詩,一開始也是說,你要把“老杜的幾百詩爛熟于胸,打好底子”。可見,大量的模仿,最后必然融會貫通,自然就學會了自由創作。
借鑒是為了更好地創新。在平時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通俗、易仿的規范議論文,從審題、立意、材料的剪裁、結構框架、語言運用等方面,來引導學生從范文中尋找和借鑒寫作方法,力求在短時間內掌握規范的議論文寫法。下面結合多年來在議論文寫作教學中的實踐經驗,以議論文結構訓練為例,說說“模仿寫作”的做法及效果: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語言、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沒有骨架,何談血肉?
寫作教學沒有捷徑,但一定有法可循。通過模仿寫作,指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議論文的結構模式,可以使學生快速構思,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搭起文章骨架,寫出能經得起推敲、眉目清楚、有理有據、文采飛揚、攝人心魄的規范議論文。尤其是在考場上,結構精巧的文章,定會受到老師的青睞。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閱讀、抄寫規范議論文,歸納標記所閱讀議論文的結構特點,理清文章結構,理清全文段落間的邏輯關系,認識什么是中心論點,什么是分論點等,然后再讓學生模仿范文的結構進行寫作訓練。
以議論文并列式結構訓練為例,在教學中,先指導學生認真閱讀分析并按要求抄寫了(每隔一周抄一篇)《金版教程 導學案語文必修5》教師用書p33-34《守望——擎起人生》,p90《改變擎起別樣的月亮》,p91《笑著活下去》及自己搜集的若干篇規范的議論文,并讓學生結合文章旁邊的批注,在原文中用紅筆標記點評中心論點、分論點、論據的選用等等, 然后,指導學生列出范文的論證結構,構建議論文結構的基本框架:
如《守望——擎起人生》一文,我們這樣歸納:
1.開篇運用排比修辭提出中心論點:守望,讓我們擎起皎潔的月亮。
2.論證部分使用了三個并列式分論點,且后面都有事實論據凝練有力。
A.守望尊嚴,使尊嚴之歌響徹古今。分論點1+事例論據+分析論證。
B.守望真情,使世界充滿愛的和諧。分論點2+事例論據+分析論證。
C.守望平淡,消除塵世的雜念。分論點3+事例論據+分析論證。
3.結尾部分回眸一笑,呼應開篇,強化中心論點。
在此基礎上,明確議論文并列結構的特點:
1.第一段:引論(提出問題):根據“材料”中心或題目,運用比喻、排比、設問等修辭,提出自己的論點(一般為肯定判斷句),100字以內。
2.第二三四段:本論(分析問題):一般由三個主體論證段組成,每段200—250字。
第二段:分論點1+事例論據+分析論證
第三段:分論點2+事例論據+分析論證
第四段:分論點3+事例論據+分析論證
3.第五六段:結論(解決問題):回應論點,聯系現實,總結全文,100字以內。
每閱讀抄寫一篇,便及時指導學生按范文按要求仿寫一個提綱,進而形成整篇文章。
最后,給出材料,讓學生根據前面所學,仿寫一個規范的議論文結構提綱。在擬寫提綱過程中,及時進行指導,讓學生學會開頭、結尾、過渡銜接與照應等的方法,接著再讓學生在仿寫提綱的基礎之上寫成文章。
經過近兩年的模仿訓練,大部分學生能寫出結構精巧、思路清晰、論證充分的議論文——
如,學生李潤心的習作《悅納不完美》:
中心論點:悅納不完美,體會真味人生。
分論點1:悅納自己的不完美,遇見更好的自己。
分論點2:悅納他人的不完美,使人際關系生花。
分論點3:悅納世界的不完美,世界也會對你溫暖相待。
末段強化:悅納不完美,使人生更完美。
再如,學生毛安琪的習作《逃離包圍圈》:
分論點1:逃離包圍圈,就要逃離他人的看法。事實論據:鄧亞萍。
分論點2:逃離包圍圈,就要逃離世俗。事實論據:陶淵明。
分論點3:逃離包圍圈,就要逃離思維定勢。事實論據:哥白尼。
當然,除了這種易于掌握的橫向并列式結構,還有正反對照的結構、縱向遞進的結構,都可以按此法訓練,只要持之以恒,定會事半功倍。
這樣做,至少可以讓寫作水平處在中下等、在考場上甚至在平時寫作時無法下筆的學生知道什么是合乎要求的、中規中矩的議論文,什么是一篇文章的中心論點,常用哪些方法提出;什么是并列結構的議論文,各分論點又如何擬寫;什么是遞進式議論文,什么是正反對照式議論文;各事實論據和各分論點如何有機結合,在事實論據后又如何進行針對性的分析論證;結尾部分如何進行面的拓展或假設論證或反面論證,如何強化中心論點,回眸一笑。
堅持模仿,久而久之,規范議論文的結構框架便在學生腦海中自然形成了,在寫作時,也便可運用自如了。這樣做,總不至于學生寫作時閉門造車、胡編亂寫;老師批閱時也就不會焦頭爛額、哭笑不得。
一篇文章如果沒有精巧的結構、精煉的語言、恰當的材料,是不會博得閱卷老師的青睞的。因此,模仿寫作至關重要。指導模仿議論文精巧的結構,指導學生通過海量閱讀,模仿優秀文章的審題立意、材料的剪裁、精美的語言等等,才能寫出規范的議論文。